《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56|回复: 1

郑敏:金黄的稻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3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布 于 2022-1-3 22:46 编辑

金黄的稻束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宗昊2021年11月21日,罗伯特·伯莱去世,我主持了郑敏先生翻译的伯莱作品《圣诞驶车送双亲回家》。今日惊闻先生于上午7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诗同读要做一期纪念,向这位接连了东西方诗学的中国缪斯致敬。《金黄的稻束》是郑敏先生重要的一首现代诗作品,关于此诗,能够在网上找到的相关解读绝不会低于10万字。这首诗16行,光意象的使用就出现了多次,句子开阔,大开大合,隐约中也能找出先生哲人的品质。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的朋友厚生教授打电话给我,跟我聊到了他曾与郑敏先生通话100分钟,专门聊哲学。在他那里,我知道了郑敏先生在晚年很欢迎诗人朋友们到她家里去聊天。这首诗中,诗人将“稻束”与“疲倦的母亲”建立起联系,这本身就能带来深刻的联想,而“满月”、“暮色”、“远山”等名词为这疲倦的雕像增添了想象空间。这个伟大雕像则是郑敏先生想要颂赞的母亲,也自然是所有人的母亲。郑敏先生的低首沉思进入到历史中,可历史这条小河却没有羁绊住她的思想。结尾的“静默”,是这位坚韧的独立思考者的方法,给予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感谢文学评论家胡亮先生推荐,感谢叶橹、汪剑钊、育邦、庄晓明,周钰琪、谢健健、岳秀川、蔡岩峣、张厚生等评论家、诗人在百忙之中提供了他们对《金黄的稻束》的解读,他们的解读更为系统,更能为对现代主义诗歌仍然陌生的读者们提供阅读经验。诗人远行,诗歌永存!郑敏先生千古!(宗昊,1996年出生于江苏射阳。热爱诗歌的普通人,喜欢看星空。)


敏悟的诗心,哲思的能力
叶橹

郑敏此诗之所以成为她的经典之作,不仅是因为她有一颗敏悟的诗心,更得力于她哲思的大脑。据她自己说此诗的灵感源于在昆明一次黄昏时的漫步,因目睹一束束收割后的稻束而产生的联想。触景生情本是很普遍的诗思方式。郑敏的独特之处,是她从稻束而想到了“疲倦的母亲”。这种联想也可能同她女性的身份有关。但是具备哲思品质的她,从“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的诗的塑造中,极大地把一种宁静、寂寞而又博大的品格,注入了“金黄的稻束”中。从而使“稻束”成为屹立在中国诗坛的光辉意象。郑敏写过很多优秀的诗篇,但是人们在谈及她时,首先想到的依然是这“金黄的稻束”。稻束不仅具备了“低首沉思”的人性,更“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历史上很多诗人都因为一种意象而成为其诗的标志。有时候,这种现象好像来得偶然而轻易,其实它是同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紧密相关的。郑敏如果不是具备对外在事物的诗性体察,她不可能从这种极其普通的现象中发现诗,更不可能借此而生发出这种哲思。这就是诗人能够写出经典式诗作的根本条件,一方面须要具备敏悟的心灵,同时又具备哲思的能力。道理简单,做到却不容易。(叶橹,原名莫绍裘,著名学者、诗歌评论家,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著有《艾青诗歌欣赏》、《现代哲理诗》、《诗弦断续》、《诗美鉴赏》、《中国新诗阅读与鉴赏》、《季节感受》、《<漂木>十论》、《现代诗导读》等多部作品。)

祈祷“至高的灵魂”
汪剑钊
站在收割过的稻田里,诗人并没有如常人一般体味丰收的喜悦,她把目光投向了布满皱纹的母亲的脸,发现了内在的美丽,想到的是得到丰收的结果之前所付出的沉重的劳动,那孕育的痛苦。在金黄的稻束与疲倦的母亲之间,谁能不为颗粒饱满的稻束而向后者投以崇高的敬意。正如诗人所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但正是这些沉默、憔悴的母亲们,承担着世界那“伟大的疲倦”,就象背着十字架的耶稣一般,坚守“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信条,为后来者开辟通向天堂的大路。与之相比,历史也十分渺小,她们事实上就是在田野上沉思着的“思想”本身,这个思想将拷问每一个自私的灵魂。(汪剑钊,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著译《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诗歌的乌鸦时代》《比永远多一秒》《汪剑钊诗选》《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曼杰什坦姆诗全集》《茨维塔耶娃诗集》《记忆的声音——阿赫玛托娃诗选》等数十种。)


“思”与“诗”的完美结合
育邦
《金黄的稻束》写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60年之后,诗人郑敏回忆起她在写作《金黄的稻束》时的情形:“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举目看远处,只见微蓝色的远山,似远又似近地围绕着,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回忆40年代大学时的哲学课和文学课,它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哲学和文学,特别是诗,酿成的酒,它香气四溢,每当一个情景触动我的灵魂时,我就为这种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写起诗来,也许这就是诗神对我的召唤吧,日后阅历多了,思维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的诗神也由一个青春的女神变成一位沉思的智者,他递给我的不再是葡萄美酒,而是一种更浓烈的极香醇的白酒,我的诗有时有些不胜任,但生命是不会倒退的,正如江河,我只能向大海流去,永不返回。”(见2001年第6期《名作欣赏》)在这一经历漫长时光洗礼的回望中,诗人的话朴实无华,并无后来批评家加在“九叶诗派”身上所谓的玄学,但它却坦白了《金黄的稻束》形成的秘密,它的生活与思想的源流以及当时诗人在诗歌世界中的成长。由眼前所见的现实情景展开联想飞越尘世的藩篱,由物质的画面走向精神的沉淀,可以说就是《金黄的稻束》从构思到成篇的过程。这个过程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它没有复杂的隐喻,没有隐晦的玄学,短短十六行就完成了诗歌。说它复杂,它确定不移地呈现了一种生命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这种真实恰如卡洛斯.威廉斯说的那样:“不借助于任何神秘的力量,而是以一种实际的方式去理解,生活只有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才是真实的。”从标题到画面的形象构成,这首诗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著名油画——《拾穗者》。《拾穗者》表达出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散发出野草和土地的气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平凡。在画面上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也预示着生存的重压。这一隐含的寓意在《金黄的稻束》中就化为一种通过文字来负载的信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诗歌与绘画在这一意义上,它们获得了相当的效果,《金黄的稻束》与《拾穗者》一样,凝重质朴、简约深远,展示了人与大地和历史的澄明关系——亲密而又深远。生活中最为寻常或作为细琐的时刻都能成为创造的一个标识,在这个标识的引导下,艺术家通过练习他的所闻所见、所体验、所感动甚至所丢失的事物,使它们交融沉淀,给它们塑形,赋予它们以生命。在路上,诗人看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这时金黄的稻束依然属于沉睡的庸常事物,它经由诗人之手,提升了它与世界本质的联系,亦即是里尔克所言的“艺术家应该将事物从常规习俗的沉重而无意义的各种关系里,提升到其本质的巨大联系之中。”这些本质的联系正是诗人在作品需要展示的主旨——雕像,伟大的疲倦,静穆,历史,河流以及思想。可以说,《金黄的稻束》是“思”与“诗”的完美结合。作为技艺领域里的诗歌,也许微不足道,任何有志于诗歌写作并有相应天赋的人都会在此范畴内实现自给自足。通过阅读、模仿、练习,一名学徒会成功地掌握写诗的技艺。有了技艺并不能保证你能写出优秀的诗作来。但是没有技艺一定是无法完成的,假如诗人郑敏还没有完成技艺上的磨练,那么即便她有千言万语、满腔感怀又何从下笔呢?狄兰.托马斯说:“优良的技术总是在诗的构件中留有空隙,以便诗外的什么能够爬进来、溜进来、闪进来或闯进来。”因而我们总是需要储备好“优良的技术”,以期在某一刻实现诗。郑敏先生的那些记忆、经验、哲学、文学等一系列的储备在见到“金黄的稻束”的那一刻全部涌现了出来,那些独特的意象在那一特定的时刻全都闯了进来。显然,她更是在“优良的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诗。我们知道,里尔克与冯至是她拥有“优良技术”的导师,在西南联大时期,郑敏先生近深受冯至先生的熏陶,远受伟大德语诗人里尔克的深刻影响,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段对于她而言已不是阻碍。在诗人探寻生活发源的深处之时,金黄的稻束既给予了诗人以问题,也藏匿了暧昧的答案。诗人不急于解决问题,也不急于说出答案。因为这两个方面都不是诗歌直接要承担的任务,诗歌要承担的是一座似有非有的桥梁的作用,有时候更像一首漂浮在文字与本质湖面上的小舟,它肩负起摆渡作者表达与读者理解的重任。诗人轻逸而机智,并没有在字面意义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作“母亲”,或是直接比喻为“雕像”,而是闪跃与滑动,在“稻束”、“母亲”和“雕塑”之间建立起动态的感观,把读者带入到更为深入的沉思之地。它们透明无碍地并呈在我们的眼前,各自成峰,而又相映生辉。“金黄的稻束”成为“静默的雕像”。而伟大的疲倦、伟大的母亲、历史与生命又激发起我们对时间和生命的无尽遐思。但这些事实总有些晦暗不明,诗人郑敏深深知晓这一秘密,就像知晓我们自己生命中晦暗的秘密一样。她不徐不疾,《金黄的稻束》被轻轻地展开,如清风拂面,它展示而不说教,它深入而不冗长,它远行而不喧嚣。它自然形成,如山涧溪流,穿越意义和历史的丛林,携带着它那无可比拟的生命力一直走到今天。(育邦,1976年生。著有诗集《体内的战争》《忆故人》《伐桐》,小说集《再见,甲壳虫》《少年游》,文学随笔集《潜行者》《附庸风雅》《从乔伊斯到马尔克斯》等,诗歌入选《大学语文》《新华文摘》及《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度文学排行榜(诗歌类)等,曾获金陵文学奖(诗歌奖)、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扬子江诗学奖&#8226;诗歌奖、中国诗歌网“2019—2020 年度十佳诗人”等,为当代中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现居南京。)


读郑敏先生《金黄的稻束》
庄晓明
在我的心目中,郑敏先生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诗歌引导者,诗歌批评大师。她的创作形式与成就,与叶维廉先生相似,影响或过之。郑敏先生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她的去世,凸显了这一点。《金黄的稻束》是郑敏先生的早期名作之一,体现了她的诗学追求:艺术与思想的统一,达到一种美学的境界。诗篇的一开始,“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野”,呈现的是一幅常见的乡村秋收画面,但随后的“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在“金黄的稻束”与“疲倦的母亲”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使得画面突然不平凡起来,并将诗思引向纵深。“收获的满月”等数句,则将诗思又收回,回到具象,以油画般的笔触,继续描摹“金黄稻束”这一画面的背景,使之开阔,深远,苍茫,为下一个诗思更大的跳跃完成铺垫。当“没有一个雕像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等趋向抽象的诗句出现时,一切是显得那么自然。能从容地控制诗句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来回跳跃,并以此构成诗篇,非大家不能为。郑敏先生在她的创作的早期,就掌握了这样的笔力,技巧,实在令人惊奇。《金黄的稻束》第11句的“远远的一片”,第12句的“低首沉思”,既是诗思在抽象方向的发展,同时又是向着田野画面的收回,而从容地将视线引至“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里,诗人将“小河”喻为“历史”,而与之相比,“金黄的稻束”,人类母亲的象征,才是真正崇高的,因为她孕育了人类不朽的“思想”。诗篇的最后,诗人以对比构成的张力,不仅复将诗思由具象引向抽象的高度,也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一种空茫的境界。(庄晓明,1964年4月出生于江苏扬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会员。曾在各大刊物发表诗歌、评论、随笔、小说若干。已出版有诗集《晚风》《踏雪回家》《形与影》《汶川安魂曲》《天问的回声》《诗与思》,随笔集《时间的天窗》,寓言小说集《空中之网》,短篇小说集《寓言与迷宫》,诗学论集《后退的先锋》等10部。)

《金黄的稻束》中的镜头语言
周钰淇
我喜欢以电影导演的视角去为一首诗布局。读郑敏先生的《金黄的稻束》也是如此。整首诗的第一个镜头是:黄昏落日映照出一片金黄色的宁静稻田,稻束随着秋风缓缓摇曳。随后镜头内慢慢走入几位刚刚结束劳作的妇女,她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互相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结伴静静地走回家,她们“皱了的美丽的脸”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由此完成了整首诗的第一层诉说然后诗人通过一组远景,完成附属意象的铺陈:“满月”、“树巅”、“远山”使得整首诗的宁静的氛围更加饱满开阔。无论是构图、运镜还是色彩的搭配,都透露出独属于郑敏先生自己的电影美学:构图清爽干净带着诗人难以把握的分寸感,运镜流畅高级,色彩丰富相融,完成了整体氛围的搭建。有一个神奇的现象:这首诗是值得读到结尾之后返回去再次阅读开头的。在这首诗的第三部分,作者巧妙地利用“雕像”作为媒介使得“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和第一部分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形成对照;在这组对照中雕像=母亲,雕像的静默同时也是母亲的静默,当我们再一次返回去阅读:“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句诗的时候母亲无声而伟大的形象变得比之前更立体丰满。我们终会老去,也终会汇聚成历史的小河,而母爱和我们自身生命的厚度,却会在历史的洪荒里成为永恒中柔软美好的一部分。(周钰淇,1995年生,青年诗人、作家。著有短诗集《拼凑》、随笔故事集《愿你日后想起会被自己感动》。)

诗人自画的命运
谢健健
诗人在世时掌握所有作品解读的权力,一旦逝去,则由作品来完成她一生所有的解读。新年伊始,非常遗憾地获知郑敏老人离世的消息,作为九叶派那孤绝的一枚叶子,也在这个隆冬,落下了生命这棵永恒的大树。朋友们都在转发她的作品,有些从前零散读过,更多地尚未触及,她的作品,今后也将沉重地来到我们可怜贫乏的书单:纪念一个诗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她的诗歌。“金黄的稻束”有一种站立的姿态,有一种被收割之后的静默,在这首诗中,稻束与母亲,共同承担起了哺育的疲倦,前者指向粮食本身,后者作为前者的联想,赋予了稻束温情的女性形象。诗歌中的双重线索是粮食一代代地哺育人类,“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同样隐身于历史的书卷之后,与之共同成为镌刻为永恒的,是收获日、满月、高耸的树巅、远山暮色,如此多经久不变的事物,围绕着诗人的心边,令她赋予了一束稻谷那耀眼的金黄。“那伟大的疲倦”来自诗人收获日的慨叹,一种无可逃避的命运降临在诗人身上:低首沉思,在静默中被缪斯捉住,释放她所捕获的所见。而静默之后,诗人有着超出所见的笔力,“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完全是诗人独立的思想,由物到了“我”所思本身。她当时想到了什么?是幼年战乱的奔波,还是求学于西南联大时的见闻?看似游离于稻束本身的一句,使得这首诗向经典化的处理更进了一步,在收获、哺育、母亲这些母题面前,历史这不过是微小之物,值得我们读者停驻的是永恒的思想本身,“而你们,站在那儿,将作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回归到稻束本身,蕴含了诗人寄托其中的如此之多的奥秘,无论是稻束,还是这首诗本身,都在思想的天平上经得起一再称量。我将《金黄的稻束》视作诗人自画的命运,这种谶语式的写作令人流泪,在一种收获饱满的姿态中,万物因其绚烂之后的落幕,而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之物。诗人创作这首诗时正是二十多岁青春年少的年纪,她不会想到,自己会像她笔下金黄的稻束一般,仅仅是“站在那儿”,就“将作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她已赴身直面那永恒的虚无,那缠绕着诗人这一群体本身的厄运,祝先生在亡者的世界安息!(谢健健,流浪异乡的思考者。)


稻束里的黄金
岳秀川 郑敏出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然而通过这首诗,你浑然感觉不到汉语的年代性。一个世纪过去了,这首诗依然像一首新写的诗一样清新,犹如春之大地。由此可见,诗人虽然挣脱不了时间的束缚,但诗却可以挣脱无形的荆棘,只生活在诗歌里。这首诗,有很多可阐述的空间。比如我们的抒情传统,比如诗歌中诗意的层进,或者作者如何把稻穗引发的灵感火花,绽放成思想的光束,这其中的路径……这些都值得我们仔细去探究。 由于一束麦穗的触动,作者联想到母亲、满月以及远山,没有一个意象没有指向,没有一个词多余,哪怕是两个“静默”之间,作者也没有塞进无关紧要的冗赘。然而作者并不去阐释,诗尤其拒绝阐释。接着,在色彩的表层下,诗人联想到内在的繁衍的疲倦,联想到历史的澎湃不息。最终,当下笔成文,作者和我们一起发现,这麦穗走了那么远的路,最终不过是一个思想,一个幻像。那些联想消失了,现出了本质。诗歌不是单纯的技艺,诗歌也不钟情于思想,诗歌唯一的归宿,只能是文字。这首诗的背后,隐隐地,我看到一个更伟大的诗人在默默地微笑,他是里尔克。但里尔克又如何?因为这首诗,是最典型的中国诗歌,来自于我们古老抒情传统的浸润,它的作者是郑敏。这把稻束里有黄金,伟大的作品给人信心:那古老的象形文字,从来都没有失去它陶铸一切的力,它就低着头屹立在那里。(岳秀川,诗人。)


谁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读郑敏《金黄的稻束》
蔡岩峣
读《金黄的稻束》是让读者回到一个年轻的郑敏。这首诗发表于1943年,刊载于桂林《明日文艺》,时诗人23岁,战争的炮火还未停息。如诗人自己所言,这首诗写于“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当从郊外向西南联大的女生宿舍走去时,右手边一片金色的稻田突然闪入视野,于是,带有某种命定感的诗学原点由此诞生。这首诗的写作动机无疑是咏物。“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开头,但接下来,诗歌立刻向“母亲”原型跳跃。稻束意味着收获,但割下后“伫立”的这一场景,让诗人想到大地——作为母亲,“生产”后慈祥而疲倦的脸。因此,这“金黄的稻束”也就被抽象成一种形而上学的收获本身。经由这一急促的联想,诗意完成了由实化虚的过程。接下来的句子,“满月、树巅、远山、心边”,是以故意降低的节奏速率,使诗意的呈现慢下来,变得清晰而明确。“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这是整首诗里一个超越性的瞬间。在常识里,“雕像”是以人力企慕永恒的方式,但在“金黄的稻束”面前,那些“雕像”显得吵闹而虚浮,这低首沉思的稻束,却反而肩荷着伟大的疲倦。这种“疲倦”是一种存在意义上的完成。完成是事物终结时的完满,也是事物终结这一过程对应于无限存在的空缺。通过“稻束”实现的诗意在诗的结尾又一次被放大了,因为稻束连接了诗人此刻的思,通过“物”与“我”发生关联,稻束成为了人类思想的表征,而面对历史理性时,也确乎只有人类的思想,能够将其比照为一条蜷伏于脚边的小河。郑敏的诗受益于冯至,当然也受益于里尔克。在里尔克那里,“物”并非仅仅是物,“物”存在于与人的关系中,甚至也可以说,“物”就是这关系本身。正是因为“物”与人发生关联,所以人的经验才能经由“物”被还原,在一种万事万物的确定性被怀疑的危机面前,人的感知才能被承认。1943年,这首题名为《无题(之二)》的诗连同其他八首,被冯至推荐发表,彼时的郑敏在多大程度上理解里尔克的诗学观念,我们不得而知,因为那是属于一位年轻诗人的秘密。但风格的诞生,无疑正始于此。正如此后郑敏对里尔克的那首咏物名作的评价:“一些诗行中诗人的叹息之情几乎突破诗的客观结构,但终于仍未溢出和破坏咏物诗所特有的冷静、客观的特色。”这种冷静和玄想的诗学特征被压缩入了郑敏诗歌创作的原点。因此,我们可以说,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不是金黄的稻束,亦不是豹,而只能是两位诗人本身。(蔡岩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博士在读。曾发表小说、诗歌评论若干。作品见《广州文艺》《作品》等。)


最是诗心照明月
张厚生 诗是世界的花朵,她因为是诗人赤诚的热爱而芬香四溢,但她又是西西弗斯的石块,每一个诗人都是它的奴役者。我读九叶派诗人郑敏先生的《金黄的稻束》常所思的是——什么样的诗的光照彻到女诗人身上,而让她写下这么深沉灿烂的诗篇。像我常惊喜的《诗经·秦风·蒹葭》,为中国抒情文学史的明月之作。一九四四年的西南联大,虽然有冯至讲解的里尔克诗学研究,但如春风拂流水一样,诞生了《金黄的稻束》依然是奇迹,年轻的郑敏可能也未有后期的博大沉思与深广学养。真的诗歌永远是奇迹,像大地上一代代哲人生发出卓越的思来一样。奇迹是令人惊畏的,也是苍白现实的超越,一个时代孕育出奇异的诗与思将是无价的瑰宝。我们在同一个星球,彼此血脉相连,滚滚云层后的雷声震憾心灵。所谓尼采言谁终将点燃闪电?——大地上诗人写出的宝贵诗篇。让它/像野花一样/作为原野的必需,突然来临。阿米亥的诗表述了世上一切对突然来临的喜悦,如野花簇放。诗人郑敏还是联大哲学系的一名学生,巨大民族灾难的炮火硝烟压迫着含泪的土地。昆明郊外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镀金似的金黄稻穗微垂着,散开于黄昏大地。诗对于写诗者是一道闪电,诗的降临是秘密的歌声,好的诗人听到了她而热泪如盈。显得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的田野让诗人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举目看远处,只见微蓝色的远山,似远又似近地围绕着,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构成一幅对比的画图。稻束引发的沉思更是我们远眺的永久的一个思想。哲学和文学是郑敏学生时代的所爱,她后来言诗与哲学是近邻,我的灵魂就为这种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写起诗来,也许这就是诗神对我的召唤吧,日后阅历多了,思维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的诗神也由一个青春的女神变成一位沉思的智者,他递给我的不再是葡萄美酒,而是一种更浓烈的极香醇的白酒。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隐秘的,唯诗与思是光照彻出它。《金黄的稻束》散发出茁长野草与平和土地的气息,乡村的质朴平凡肩负了不凡的梦想,如养育者是孩子生生不息的希望寄托。诗篇画面上人类凝重的身躯也预示着历史的重压。这一隐含的寓意负载的信息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诗在这一意义上,获得了不凡的价值。凝重、流畅、质朴、深远,凸显了人与大地和历史的澄明关系一一亲密、深远、生死相依。这时金黄的稻束给诗人灵光,但诗人沉挚热爱这些事物却是郑敏先生一生一以贯之的品质。郑敏先生是一皎洁的明月。承蒙先生垂爱,我与先生哲学对话超过100小时,西川说先生是爱智者,爱智者寿。黄梵说先生是思者而披上了多情的诗的翅膀。诗提升了人与世界本质的联系,亦即是里尔克所言的“艺术家应该将事物从常规习俗的沉重而无意义的各种关系里,提升到其本质的巨大联系之中。”这些本质的联系正是冯至诗人他的学生郑敏一生展示的主旨一一雕像,伟大的疲倦,静穆,历史,河流以及思想。因此,《金黄的稻束》是“思”与“诗”的一次电石淬火的结合。郑敏先生辞世,多年来,我都不敢查阅她的消息,现终钟声般传来,我为此也更加平静深挚,一棵伟大的灵魂终被诗神缪斯召回,大地众生滚滚而去,诗人的钟声只为平凡众生敲响,而神圣将是诗人的永远挚爱,是明月光洁耀人。(张厚生,江苏盐城人,1968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诗人、学者、教授。曾系北京一所高校教师,校报主编、北京大学青年作家班辅导老师。作品多见《诗刊》《扬子江》《诗歌月刊》等。出版诗集《风》《大海与蝴蝶》等多部。致力于哲学与神学的研究。常居北京与盐城。)
(按收稿顺序编排)





 楼主| 发表于 2022-1-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育邦:。。。由眼前所见的现实情景展开联想飞越尘世的藩篱,由物质的画面走向精神的沉淀,可以说就是《金黄的稻束》从构思到成篇的过程。这个过程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它没有复杂的隐喻,没有隐晦的玄学,短短十六行就完成了诗歌。说它复杂,它确定不移地呈现了一种生命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