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诗人于坚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8/25 07:45am 第 2 次编辑]
也评说于坚
我对于坚了解不算太深,可能说不到点子上.
以前曾趁讨论于坚的诗,对于坚的某些观点说过不。今天仍认为那些并没有错。
于坚诗歌思想很活跃,且很能预测诗歌社会动向,他总想也总能在一些方面走在别人的前面。于是,在诗歌创新成为唯一,并震耳欲聋,别物难于听的社会条件下,于坚更是响了大雷。
于坚好多提法,不能说不对,而且有精彩之处。他的实验也不能说没有成就。他的毛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他成为先锋诗的一大领军人物,他的影响力也特别大。好的作用大,副作用也会是大的。所以我同师敢冒犯相当多数人的意愿,对他说不。他有些什么不呢?少说几项:
一、他的诗歌体裁创新,违背诗歌体裁创新的常规。
诗歌的体裁创新,一般都不是一步到位。李霞文章中说了那么多人的创新,都不是一步到位,重要诗体一般都是少则几十年多者几百年,它是一个渐进,积累不断成熟的过程。
它需要相配套的诗歌语言,有经验、高水平的作者,拿出一批高水平的作品,相继而来的还要有一批读者。
这种规律决定了,一步到位,就凭他一个人(当然,他有一批盲目的跟从者,不是诗人),很难一下子就设想周到,把这样一个难度较大的工程搞好。也就是说,他太少看了诗歌的体裁创新。
一步到位式的创新,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几率较少;方向选得很准的话,也需要后来者前赴后继。
二、他违背了诗歌语言的起码常规。
诗歌的语言是要诗歌化的,而不是非诗歌化。他光强调了诗歌语言的重要性,诸如他们的“诗歌到语言为止”等等的许多说词。但是,诗歌语言是要到诗歌化以后为止的,不是到不诗歌化为止。
就是因为他们搞了语言的反向发展,口水诗成了非诗最大的一块。
口水能不能写诗呢?能,要相当程度的诗歌化,不是纯口水。
不是吗?不要说于坚领军编的那本中国诗歌集,没有多少人说好的,就是他们的那几个名篇,又有多少人叫好的呢。
设想,他们的口水,如果是又能精炼、又能妙、又能机智、又有时代性、又能幽默、又能形象生动等式的口水,他的诗会没有人欢迎吗?他们的诗总体说就近于随地吐的口水,那怕是如胶似漆的恋人能一直喜欢吗?据观察,随地吐的口水,恐怕在人的动物朋友中,也只有一种是喜欢的。
我以为,他们的口水语言诗歌化的程度还太太不够了。
三、诗歌理论和诗歌实践中走极端。
于坚的不少观点初看是满好的啊。一结合到诗歌实践就是极端了。
他的诗歌实践中:只要创新,不要继承,近于否定原来的一切。创新,又搞要新就得新得震惊天下,与原来的诗歌彻底割断连系。最后让他们自己新得不是诗了。
他以大家的名义赞美与肯定《车过黄河》,从一个方面表现出他思想方法上的走极端性。
他走极端的事与例是很多的,让人觉得于坚好像知道的事不少,却常常是顾此失彼,不像一个有文化水平的文化人,像一个只曾经偶尔撞上了一首两首好诗的人。
四、于坚的诗歌。
于坚的诗歌主要可以分成:
他前期的本色诗(他自己好像认为是传统诗奴了)基本就是传统新诗为主要特点的诗,多数中国人是可以接受的。
他还没有忘乎所以的创新诗,也有一些好的。
他忘乎所以,只想创新惊人的那些诗,只能得到同类的认可,多数中国人不叫好。
他带动了诗歌创新运动。
中国的泛诗、非诗、垃圾诗成灾,他也是大功劳者。
此小贴文,同李霞文相反,只说了于坚的毛病,却又是相补的。并没有全部否定于坚之意。我自己以为,这种小贴文,李是不肯写的(也有可能写不出)。我以为,于坚老师所造成的副作用也不能少视,就写了此小文。我想文中虽然有不敬之词,于坚老师也不会怪吧。
如果谁还想了解俺更有说服力的诗歌语言分析,请看《诗歌语言就是要诗歌化,谁能抗拒与改变》一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