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微型诗的八大特征
寒山石
随着微型诗创作的日渐繁荣,微型诗理论建设已是迫在眉睫。自今年元月笔者“误闯”微型诗坛以来,阅读了大量的微型诗作,深为微型诗这一有着“惜墨如金的精炼诗句、独辟蹊径的精巧构思、赏心悦目的精美意境、领异标新的精妙智慧、浑若天成的精湛技巧”(1)的诗体所震撼,遂心向往之,阅读微型诗,习练微型诗,赏析微型诗,探索微型诗。通过几个月来的思考,并吸纳论坛同人的真知灼见,笔者以为微型诗有以下八大突出特征:
一、微型诗体式的独立性
微型诗是一种独立完整的诗歌文本。
第一,从微型诗的发展看,微型诗古已有之。在我国古代,就产生过三句以内的微型诗佳作。有记载的一首最古老的诗,据称是皇帝时代歌谣的《弹歌》,就是一首微型诗,“断竹,断竹,飞土,逐肉”,全篇只有八个字,却写出了狩猎的全过程。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再如刺秦义士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只两句,便成就了一个真正的诗人。这些诗篇幅虽小,但气魄宏大,千古传诵。
第二,微型诗是从小诗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诗体。“微型诗,是八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新诗中的一个新品种。它原属于小诗范畴,‘五四’时代新诗初起时,人们也曾习称它为小诗。”(2)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新诗大辞典》“小诗”条是这么说的:“诗歌的一种,指十分短小的抒情诗,往往多则七、八行,少则二、三行,甚至一行,采取以小见大,以一驭万的办法,表现浓缩的思想感情。‘五四’前后,刘大白、刘半农、康白情、宗白华、冰心、俞平伯等不少诗人创作小诗,掀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小诗运动。泰戈尔的《飞鸟集》是小诗的典范,冰心早年的《繁星》、《春水》也是很有影响的小诗集。”洛夫更是在其《洛夫小诗选》的序言文章《小诗之辩》中直言:“我认为小诗才是第一义的诗”,“中国古典诗从诗经发展到近体诗的五七言绝律,都是小诗的规格……所以,如说中国诗的传统乃是小诗传统也未尝不可”。并将现代小诗命名为“现代绝句”。新时期以来,小诗创作日趋繁荣,产生了不少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韩瀚的《重量》、顾城的《一代人》。雁翼、孔孚等诗人都出版过小诗专集。微型诗从小诗中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新新诗的体式,提升新诗的美学特质。正如微型诗的倡导者穆仁先生所说:“微型诗从小诗中分离出来,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研究由粗放到精细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新诗的创作、研究是有利的。”(3)
第三,微型诗是一种独立的诗体。微型诗是一种自由诗。以诗歌长短来划分,诗歌可以划分为剧诗、长诗、中长诗、短诗、小诗和微型诗,如同小说可以划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一样。因此, “微型诗,不是长诗的压缩,而是一种独立完整的诗歌文本,短中隐长,小里现大。就象大观园中的一个亭子,靠自己独特的结构和造型来吸引游人的眼睛,这亭子,一旦失去自身的整体感、糸统性,折解出来的一砖一瓦,就算再漂亮,再精致,也吊不起读者的美学胃口”,(4)“微型诗是相对于长诗而言的,也是诗歌家族里的成员,她和长诗平等地坐在同一条长凳上,只是个头有大小而已”(5)。“微型诗是一种独立的体式,只不过长诗的诗眼如同夜空的明月,在辽阔中闪亮;而微型诗的诗眼则是眼中的瞳仁,玲珑晶亮的闪光。”(6)微型诗是“诗歌王国的微雕艺术”,“你赞美挺立于崖边高耸入云的青松,案头不是也摆放着绿意盎然的文竹?微型诗便是你案头的一丛文竹,一个精美的微雕”。(7)
二、微型诗本质的诗意性
微型诗的内容是诗。这意味着:
第一,诗的对象是微型诗的对象。“诗的对象是微型诗的对象。大到天地人文、宇宙星空,小到花鸟虫鱼、内心独白,都可以情动于衷,发而歌之。”(8)
第二,诗的要素是微型诗的要素。华心在《微型诗的体式》中提到,沙鸥先生将一首好诗概括为七个要素,即“立意深,构思巧,形象美,感情真,意境浓,语言新,手法奇。”其实一首诗具备其中二、三就是好诗了。“主要是情浓,志远,味美。”(9)“总体来说,一个是句(包括辞藻和意境)。一个是意。一个是气韵(也即旋律和节奏)。只要一方非凡卓绝,那就算得一首好的微型诗。如果再加上了风趣幽默(与意结合成意趣)和摇曳生姿的态(和韵结合成风韵)以及暗含的社会讽喻或人生哲理那就成为一首几乎“五脏俱全”的小诗了。堪称为之“绝品”。(10)
第三,诗的特征是微型诗的特征。微型诗同样必须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内在的音乐美等等。
第四,诗的功能是微型诗的功能。它同样应具有审美、认识、教育三大功能。
第五,微型诗是“意趣”和“理趣”的和谐与统一。要善于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哲理蕴涵于具象及其关系之中。所表达的哲理应该具有人文深度。表现哲理的关键是自然,不说教!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目标受众在联想或想象中感觉到诗歌深含的哲理意味,同样需要通感的顺畅。可以说,哲理是发梢上的那一缕阳光。在哲理的发型里,意象往往也只是配角,意境则是发型的背景,想象力是黑夜里的明灯,通感是开关,开了明灯,在想象力的照明下感受哲理,可惜这样的诗作不多。
第六,微型诗同样应当体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微型诗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体式,除了在尺幅之间展现博大的诗意之外,对形式进行必要的探索也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对画幅进行精美的装裱,可以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11)
三、微型诗结构的精短性
第一,关于微型诗的行数。限定微型诗的行数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区分小诗和微型诗。对小诗体式的规定,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周作人先生给小诗写个这样的定义,“现今流行的一至四行的新诗”(“现今”指第一个小诗的发展高潮,即20世纪20年代)。另据有关资料介绍,邹建军先生对新诗体式的划分比较系统,认为“四行以内的诗为微型诗,五行至十行为小诗,十一行至三十行为短诗,三十行以上为长诗”;台湾的张朗先生将小诗规定在十二行以内;诗人们还就现代小诗的规格提出各种议案:罗青主张以古典律诗行数的双倍即16行为极限;张默主张以10行为限;洛夫认为12行较妥;白灵则提出小诗规格与行数无关而与字数有关,提议以100字为字限。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文艺创作知识辞典》“小诗”条说“诗歌的一种,多则七八行,少则一二行,一般三四行。” 所以把微型诗限定为“凡是具有除题目外一至三行的形式的诗都是微型诗(题目是微型诗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微型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严格区分小诗与微型诗,同时,郭密林认为:“古体诗的五言、七言绝句是四行,为当时最短诗体,而类似微型诗的日本俳句和地方戏剧中的三句半,又不包含一行、二行诗,故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种,应与上述的绝句、俳句和三句半区别开来。”(12)
第二,微型诗的基本行数是两行。穆仁指出:“在微型诗的三种句式中,最基本的句式是二行式。一行、三行只是二行的加减、浓缩与延伸。” 并说:“一行式堪称微型诗的高峰。”(13)
第三,微型诗的标题是构成诗的重要内容。由于微型诗限定在三行以内,标题的恰如其分比起长诗、短诗和小诗更为重要。北岛的一字诗《生活》:“网”。如果去掉标题,就什么也不是了;孔孚的《大漠落日》:“圆/寂”去掉诗题也是不能想象的;姚益强的《贪婪》:“医生从停尸房出来/发现自己丢失了钱包”,刻画“棺材里也伸出手来”的“贪婪”,可谓出神入化,但如果去掉标题,则诗味淡然。
第四,关于行与句的关系。一行诗是一句诗,但一句诗不一定就是一行。这也是新诗体式的一个普遍特征。
第五,限制行数是否限制诗内在的本质要求。有人担心:把微型诗定为一、二、三行,是否限得太死,会成为一种新的枷锁?我以为这担心大可不必。因为长诗、短诗、小诗、微型诗只是便于研究探讨的划分,其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存在;更无写微型诗者不准写小诗、短诗以至长诗的清规戒律,尽可根据题材内容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潇洒发挥不必作茧自缚,哪有什么枷锁?
第六,辨证地看待微型诗的形式限制。“微型诗歌的形式是自身的一个优点同时又是一个局限所在。优点是:训练提升诗人的语言素质与对生活的整合能力,可以抒写生活中一瞬间的情节和情绪。缺点是:三行,是不是可以完成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抒写。”(14)所以,“长诗有长诗的风采,微诗有微诗的妙处,当长则长,当短则短;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切不可刻意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忽视内在的本质。”(15)削足适履,因噎废食,是不足取的。所以《网络微型诗》在封面题到:“诗最小,心最疯狂!/ 在《微型诗》的小小舞台 /一群戴着脚镣跳舞的诗疯子在方寸天地间狂诗疯歌 /诗出人间最精美的乐章……”,形象而贴切!
第七,在限制的范围内寻求自由。要写好微型诗,难就难在它的短和小,在二三句话内,诗人想象的空间,语词组合的空间,技巧应用的空间,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写微型诗,就象戴着枷锁跳舞,负重走钢丝,要成功,务必胆大心细,技艺圆熟,必须抓住最精炼的材料,借助最精当的意象,调动最精妙的灵思,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
四、微型诗语言的简约性
第一,这是由微型诗的体式决定的。微型诗辞约意丰,言简意赅,是一种简约的艺术,一种用最凝练的文字构筑的最精巧的诗体。所以,甲也谈到:“微型诗受自身所限,不仅要去芜杂,更要屏弃铺陈。凝练,凝练,还是凝练。虽未必字字珠玑,但只有多一字嫌长,少一字嫌短者方为上品。”(16)
第二,“微型诗的炼意、炼句、炼字则是合三为一,同时进行。”“炼字、炼句、炼意均不可少,但首要的在炼意,炼意纯粹、才能做到小而精。”(17)。“微型诗是撒落在生活里的珍珠,需要有心人把她捡起来,擦去尘垢,串成耀眼的项链。”(18)
第三,要直奔主题。“微型诗歌没有领读者进入诗者内心世界的过程,突然而至,戛然而止的思维与表达,只能由读者去‘于无声处听惊雷’了。”(19)。写微型诗往往起笔就是落笔,务必直捣黄龙,不可能象长诗那样纵横铺陈,波澜起伏。
第四,要精雕细刻。古人云:“诗以意为主,又须篇中炼句,句中炼言,及得二耳,以气韵清高深妙者绝,以格力雅健者胜。”“写微型诗靠的是捕作,写成则需要锤炼。捕作微型诗靠灵感,锤炼微型诗靠技巧;捕作是意在笔先的灵动,锤炼是落笔之后的雕饰。捕作的是原始的,自然可能是粗糙的;而锤炼是一个淘金的过程,必须打磨掉所有的沙粒,留下金子般最纯最美的诗句。”(20)“微型诗不是诗的边角余料,而是诗中的精品。像雕刻一样,微雕难度更大。需精雕细刻。”“微型诗是矿石里的黄金或宝玉,需要发现,更需要冶炼或打磨。”(21)
五、微型诗内涵的丰富性
山水于领袖顾盼,情愫于方寸卓然。微型诗景不盈尺而游目无穷,必须短中隐长,小里现大。所以:
第一,要空灵,拓展无限空间。“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世界’。微型诗就是撬动思维世界的一个支点,能够为读者撬开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空间。”(22)微型诗必须借助语言的魅力和意象的创造,形成内在的张力,激发人的思维,方能拓展开广阔的场景。艾青的《无题·三十八》:“写诗的人从海鸥身上找灵感/海鸥却忙于从浪花里找鱼”,诗人的精神追求与海鸥的物质欲望迥然不同,纵使今天读来,也会引发人们对精神与物质悖离的诸多感慨。
第二,要含蓄,充满内在意蕴。非演释诠释,非铺陈描述,而是妙语连珠,语近意邈,兴味无穷。如刘德鑫《井冈山》:“一根火柴/点燃/天安门的宫灯”,寥寥十几个字,却蕴涵着一部艰苦卓绝的革命史。
第三,要有神,做到一目传神。有神韵,方有诗韵。如塞风的《赠诗神》:“黄河、长江/我两行混浊的眼泪……”,诗人哭的诚然是自己的不幸,但又何尝不是无数个同命运者的不幸,又何尝不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大不幸?而这样的不幸,除了黄河、长江——我们中华民族最亲爱的两条母亲河——一般的浑浊的两行长泪,又如何才能够给以最贴切的表达?
第四,要有力,做到一字千钧。“微型诗是一粒子弹,穿梭过诗那幽深漫长的隧道。比起长诗的重型炸弹,虽然小,但却能穿透时空的厚壁。”(23)麦芒的《雾》:“你能永远遮住一切吗?”(1979年第10期《诗刊》),在那个刚刚走出阴影的时代,这看似平淡的一句,却以其内在的力量震人魂魄。
第五,要浓缩,务求以一驭万。微型诗诗微,但景不微,情不微,微型诗滴水藏海,粒沙见金,于方寸之间,融古通今;在尺幅之内,抒写大千,可谓微言大义,充满着激情与感染,给人以发现的喜悦和美的回味。“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写微型诗,正是从一粒沙中发现一个浩瀚的世界,从一朵花中寻找一个美轮美奂的天堂。“一首好的微型诗就是一个美的取镜框。”(24) 例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只有黑夜,眼睛,光明三个意象,可谓单纯而鲜明,但就是这几个单纯而鲜明的意象却表现出“文革”一代年轻人的心灵历程,于细微中展现出无尽的博大。
六、微型诗焦点的明确性
微型诗精短的体式决定了它必须有十分鲜明的焦点,才能璀璨地闪光。有论者指出,微型诗,就是一首诗歌的“诗眼”,即一首诗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它是这首诗的核心部分。虽然笔者对这种观点并不赞同,但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微型诗焦点集中、明确的显著特征。所以,写微型诗必须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第一,抓拍亮点。“微型诗如同一个小小的取景框,诗人如同一个摄影师,需要以睿智的目光激情地抓拍,摄下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瞬间。”(25) 象冰心的[春水·三十三] :“墙角的小花/当你孤芳自赏时/世界就小了”,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却彰显出诗意的哲理。宗白华的《系住》:“那含羞伏案时回眸的一瞬/永远地系住了我横流四海的放心”,就是巧妙地抓住了“含羞伏案时回眸的一瞬”这个瞬间,把激荡人心的情怀写得荡气回肠。
第二,突破盲点。善于发现人们认识上的盲点,也就是未曾察觉或者不易察觉的事物,写人之所未写,道人之所未道。如孔孚的《渤海印象》:“雾散去/风划一个舢板/上边站着太阳”,就是一个奇妙的构想;再以台湾诗人亚弦的《晒书》为例:“一条美丽的银蠹鱼/从水经注里缓缓游出”,把书虫比喻为银蠹鱼,并用水经注把书本和书虫的关系连结起来,说明晒书时书虫爬出书本,变得非常形象化而生动。
第三,选准切点。一个好的切入点是决定任何作品成败的关键,对于微型诗更是如此。当然,这取决于作者自身的灵气、素养和智慧。譬如,同样是写太阳,诗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作了独特的发现:“一个硕大的蛋黄/从海的口中喷出/在浪尖上跳荡”(吴战林《观日出》);“在渭水里泳动/雄性的潮/越过新岸”(赵发魁《渭河太阳》), “雨天,/太阳在哪儿?/躲在乌云家里。”(胡鹏南《太阳》);“喝了一滴酒/醉倒在群山”(蒋人初《夕阳》);“累了/躺入海中———乘晾”(伊凡《仲夏落日》);而孔孚的《大漠落日》:“圆/寂”,则把太阳写得出神入化了。
第四,猛击一点。“写长诗如同长跑,须讲求气韵,稳健自如;写微型诗如同拳击,须拼尽气力,猛击一点”,(26)抓住最闪光的一点,尽情地泼洒智慧的亮光,以最简洁的笔法勾画出最壮阔的场景,以最精当的布局营造出最优美的意境。张天授的《小桔灯》:“九十九岁的冰心奶奶走了/她是提着那女孩做的小桔灯上路的/孩子们的心中永远亮着小桔灯的故事”,正是抓住冰心的名作《小桔灯》这个关键点着力用笔,:王尔碑的《墓碑》:“葬你/于心之一隅/我就是你的墓碑了”,也是抓住“墓碑”这个形象,以奇巧的构思取得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七、微型诗表现的奇异性
第一,瞬时。“可以说,微型诗是撕破长空的一道闪电,是裂石惊天、瞬间炸响的一声霹雳。微型诗正是一种瞬间的艺术,是瞬间迸发的最灿烂的火花,是瞬间展现的最卓越的才华。” (27)写微型诗靠的是顿悟,是灵感,是秀韵天成,而不是“挤牙膏”。
第二,新奇。“任何一首诗都要有它‘耳目一新’的功能,微型诗也不例外。新颖是微型诗的最基本特征。”(28) 如郭沫若的《白云》:“白云呀!你是不是解渴的凌冰/我怎得把你吞下喉去/解解我火一样的焦心?”就是将“白云” 新颖地喻作 “解渴的凌冰”;冯异的《饥饿》:“八亿人民,十年中/只吃了/八个样板戏”,简洁明快,推陈出新,写出了十年浩劫时期的文化专制和民众的精神饥渴。
第三,灵巧。奇思妙想,轻盈灵活,以独具慧眼的笔法使人为之耳目一新。如黄士如的《狼和小羊》:“狼搂着小羊说/别怕 就吻一次”。可谓惊心动魄事,惺惺温柔语,虚伪残暴,对比强烈,令人一见难忘。
第四,美妙。意境优美,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陶冶和享受。刘半农的《母亲》“黄昏时孩子们倦了睡着了/后院月光下,静静的水声/是母亲替他们在洗衣裳”,用月光如瀑、水声静静的意境,烘托出母亲的辛劳;臧克家的《会合》:“晚潮从海上来了/明月从天上来了/人从红楼上来了”,晚潮、大海、明月、长空、身影、红楼,好一副色彩绚烂的意境;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夕阳回去/双翅一翻,把夕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鸟儿驮着夕阳”“双翅一翻”、“芦苇妆成红颜了”,是一首优美的微型诗。
第五,自然。“诗意不是形容出来的,它是由诗歌语言本身的张力散发出来的光芒,它来自生活,来自诗人灵动的思想和独特的发现。”(29)“微型诗是不经意间‘捡’来的,而不是苦思冥想‘写’出来的;或者说,是情不自禁“喷”出来的,而不是搔头弄耳“挤”出来的。”(30)所以,写微型诗,要“跟着灵感走,陪伴快乐行,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温柔,心轻体舒,就象风一样自由”。(31) 朱自清的《除夜》:“除夜的两枝摇摇的白烛光里/我眼睁睁瞅着/一九二一年轻轻地踅过去了”,余薇野的《速成》:“栽几株美人蕉就是美人了/养几盆君子兰就是君子了/读几首普希金就是普希金了”,都可谓自然明快的佳作。
八、微型诗主体的广泛性
表现为:
第一,作者主体的广泛性。微型诗是一种“平民诗歌”,是一种大众可以广泛参与的诗歌。因为,文字的源头来自于口语,口语最初升华出原始诗歌的胚胎,因为它便于记忆并使人产生联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吟唱艺术,从而诞生了诗歌。而最初的诗歌也就是一至二行,甚至就是原始人那一声嘹亮的号子。所以,你虽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你可能在不经意间,萌生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奇思妙想,说不定那就是一首微型诗。
第二,读者主体的广泛性。微诗之“微”,在于形式上的轻、薄、短、小,枕下案头,随手可翻。面对当代社会的快节奏,“微型诗因为短小精悍,而填补了现代人机械的空隙,成为忙碌生活的‘精神桑那’;因为构思精巧,而刺激了现代人麻木的神经,成为奢华生活的‘文化舞蹈’;因为充满智慧,而丰满了现代人贫血的思想,成为焦灼生活的‘灵魂体操。微型诗,现代人一块香喷喷的思想蛋糕、一块风味独特的精神面包;微型诗,现代人一包甜滋滋的心理佐料、一坛韵味十足的生活米酒;微型诗,现代人一碗热乎乎的智慧面条、一顿回味无穷的文化小吃。” (32)
第三,发展主体的广泛性。“微型诗就如急行军,能在诗歌的荒原路上走的更远更快;微型诗就像短匕首,能极大限度的刺激人们对诗歌感觉的麻木,吸引更多的人来感受诗歌的美丽。”(33)我想,微型诗的路一定会愈来愈广阔,微型诗未来的创作者和阅读者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2005-4-23初稿
2005-5-9改定
注释:
(1)(25)(27)寒山石:诗歌王国的微雕艺术
(2)(3)(13)(17)穆仁:小论微型诗 引自穆仁编著《微型诗话》
(4)(31)赖杨刚:打蛇打七寸(微型诗创作秘笈)
(5)(18)(24)吴警兵:诗说微型诗 见《网络微型诗》(创刊号)
(6)(7)(15)(20)(22)(26)(30)寒山石:一粒沙中见世界
(8)(9)华心:微型诗的体式 见《中国微型诗》(创刊号)
(10)(33)落乔:关于微型诗的对话
(11)寒山石:形式的探索与诗意的表达
(12)郭密林:关于“网络微型诗” 见《网络微型诗》(创刊号)
(14)李行:对诗题的命名和诠释 见《网络微型诗》(创刊号)
(16)(19)甲也:微型诗贵含蓄
(21)向天啸:微型诗随感
(23)寒山石:穿透时空的一粒子弹 见《中国微型诗》(第2期)
(28)周木:周木的微型诗观 见《网络微型诗》(创刊号)
(29)吴警兵:关于“三行诗”的三句话
(32)寒山石:变革时代的精神快餐 见《中国微型诗》(第2期)
(以上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中国微型诗》和《网络微型诗》网)
邮箱:clm660523@sohu.c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