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64|回复: 4

打开另一扇窗口看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9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开另一扇窗口看诗歌
为什么相对古典诗歌,新诗缺少魅力?是白话文这种语言造成的吗?是现代汉语缺少魅力不宜于写诗,诗歌是过时的体裁吗?
象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象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象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些都是生活叙事,说得明白如话,,这“日常经验 写作”中国早就有啦,在古典诗里韵味十足,而一天可以写十几首诗的现代“日常经验派”为什么作品却总象白开水似的?
象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象叶绍翁的《游小园不值》:
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些既是日常叙事,又寓意深远,是中国的象征诗,但读得上口,看得明白又回味无穷,千古咏唱。而文法别扭的现代象征诗看了让人头痛。现代诗不别别扭扭就成白开水啦。这是为什么?
裴多菲那首名诗《自由、爱情》有多种译本,但为什么很多诗歌选本选得都是殷夫用古典体译的呢?
为什么像新诗闯将郭沫若,鲁迅后来都改用古体写诗。朱自清,九叶派诗人辛笛晚年也改写诗词?
古典杰作的现代译诗大都很生硬,干巴巴的,为什么会成这样?——内容不变,诗味全失,只有在古典格律中诗才有诗味吗?诗味是什么?只有在诗词的格律里汉语诗歌才能做到用最佳词汇进行最佳的排列吗?新诗不行吗?—————
一)改译李白《静夜思》:

怎么?这床前怎么也铺上了一层白霜?
不,不是,是明月洒下银色的月光!
明月啊,我一抬头看见你熟悉亲切的面容,
低下头,我想念我温暖难回的故乡!

二)改译杜牧诗《清明》
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春暖花香的清明时分
离家的旅人在路上,细雨牵来千丝的苦闷
酒家在哪?附近有酒家吗?请问——
没有,牧童遥指着远方,酒家在那杏花村

三)改译李商隐诗《夜雨寄北》
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我和你是一样的心焦
雨不停,巴山的秋雨己涨满临窗的池塘
想念你,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西窗温暖的烛光?
我想念的人啊,什么时候才能对着西窗明亮的烛光
我才能跟你讲跟你诉说
西风萧萧雨涨秋池这巴山中想念着你的凄暗的夜晚!
四)改译张继《枫桥夜泊》
鸟夜啼。月落下,满天飞霜,
树上的鸟被惊醒。
闪灼的渔火,朦胧的江枫,
对着夜半难眠的眼晴。
低沉的钟声,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
一声声敲打客船中愁绪满怀的心。
五)改译韦应物《滁州西涧 》
涧边的青草独自默默地开着自已的花
深丛的黄鹂独自闷闷地唱着自已的歌
带雨的春潮傍晚里更加迅猛起来
没人,渡口的船也只有独自闲横在岸边
六)改译叶绍翁《游小园不值》:
是你不在?是你懒着去把门打开?
还是怕我的脚印踩坏你园里幽静的苍苔?
门总关着,满园的春色怎么能被关住?
看!一枝红杏!勇敢的红杏终于伸出墙来!
七)译裴多菲诗《自由、爱情》
1)殷夫译诗
生命诚可贵 , 爱情价更高 ;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2)我的直译(原诗六行)
自由 爱情
除了这 还有什么值得我倾心?                           
为了你 爱情                        
   我可以舍弃生命                        
自由啊为了你
我更情愿将我最宝贵的爱情牺牲
3)我的改译
自由 爱情 除了这两颗星星
这世上 还有什么还值得我倾心?
为了你 爱情
我不惜舍弃我年轻的生命
为了你的盛开 我祖国春天的自由之花啊
我情愿我更情愿将我最宝贵的爱情牺牲
这是我在2001年3月参加新旧诗论战中,为回答对新诗责难而作的一组译诗,也是在一时激愤之作。现再作修改。
我热爱新诗,也爱古典诗,格律体诗言简意赅有很强概括力,宜于铭言题记类题材,我更爱古典中的辞赋和词曲,因为这更适合抒情。诗主要还是用来抒情的,新诗的没落跟抒情诗的没落有很大关系,全世界都这样。
古典格律诗杰作的风格,是格调优雅笔墨经济寓意深远,这已达极致。诗明白如话,不需翻译。
我用改译,用这些素材,我用一种吸收词曲之长的现代抒情体写。
我的论点是现代汉语的优点更善描绘。形象的生动性,语气的生动性,现代汉语诗歌也可以很好地表现生活抒发情感,特别宜于抒情。我主张风格的多样化,体式的多样化。
我抒情的风格则是重彩浓墨辗转反侧让情感抒发一泻无余。
我以为如果无情无调没意没彩那只是说白话不是写诗。
附:我的改译诗有几首曾附在前几天论短诗的帖上,受到一些爱诗朋友的喜欢,“打开另一扇窗子”,是第三条道路文学网上收到一个帖上的评语,谢谢理解
我撰文目的是提倡建立多样化的诗歌体式。
下面我推荐两个回贴
一)贴个旧作,再读《夜雨寄北》。仅供楼主参考。

再读《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
花开花谢,春去春回
一句古典的问让现代汉语失语
――巴山夜雨涨秋池
风吹向我的远方是记忆
雨落在我的目光里是泪
你住在我的秋天像个梦
――何当共剪西窗烛
家门只是一朵小小的烛花
今晚有个小小的愿望
悄悄随摇曳的光线萦回西窗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的素手凉凉的
我的话语暖暖的
正如这首献诗温暖那个夜晚
                2003.9.20
本贴由小写汉语于2005-6-2 18:30:44在〖旅程论坛〗发表.
我以为有意思。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古典的问让现代汉语失语,这句特有意思。
二)关于写短诗,呱呱在〖旅程论坛〗回帖上推荐.阿伦茨的诗,这里摘要附上
阿伦茨(1925-1974)是荷兰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位怪杰。他在诗歌形式上,也独异于其它同时代诗人。他采用极简瘦的诗体,每一句简短得不能再简短,好似句子断裂,但却加重了每一个词的分量。
 

  “我……”


五十岁
我不是
一个好人
我没有
妻室
没有后代
我过多地
自渎
因此
我玷污了
面包
面包
沾上我的
恶臭
不管我走到哪儿
我就把痛苦
带到哪儿
也许
我明天来
找您
提着斧头
但是
请不要惊恐
因为我
是上帝

  “我有……”

我有
房子.
我的
这所房子
是我的生活:
我做了什么
我是什么。
我不
请人
来我的房子。
我知道
谁来喝咖啡
谁就上吊。

  


   “夜里……”

夜里
我捏碎了一只虱子:
  喀。
不光传进
我的耳朵
或我这间房屋。
在地球
每一处
有人烟的地方
嘴巴都说:
  喀。
喀,喀。
妈的,
扬‧阿伦茨捏碎了
一只虱子的脊骨。

  “从……”


没有
一个人
拥有地球的
一粒尘土。
“他能……”

他能
每天睡
二十四小时。
是的
他能
每天睡
二十四小时。
没有哪个看守
能叫醒他。
没有哪个护士
能叫醒他。
他能
每天睡
二十四小时。
他享有
死亡的特权。

  “甚至……”

甚至
一只
抚摩的手
也会
伤害我。

   “你……”

你,
躺在床上。

一条绳索
套着你的脖子。
生活多美好。
面包很新鲜。

向一位友善的
女士致意。

在家里酌饮咖啡。

吃着果子面包。

翻阅报纸。
生活多美好。

上床睡觉

一条绳子
套着你的脖子。
三)阿伦茨的诗多以死亡为题,最后自杀。诗别具一格,下面我推荐几首我喜欢的有中国古典风格的美国意象派爱.洛厄尔的短诗:
1)环境
凝在枫叶上
露珠闪闪发红
在莲花上
它却象泪珠般苍白晶莹
2)秋雾
是一只睛蜒还是一片枫叶
轻轻地落在水面?
3)中年
仿佛是黑冰
它被一个无知的溜冰者
划满不可解的旋涡纹
这就是我的心磨钝了的表面
4)下雪
雪花在我周围耳语,
我的木屐
在背后雪地上留下印迹。
但不会有人沿这条路
寻找我的足迹,
等到寺钟再鸣时,
足迹将被盖没无遗。
我最喜欢最后一首,试作改泽:
雪地上的印迹
雪花在我周围耳语
我的木屐
我背后雪地上留下它孤单的印迹
唉!谁会沿着这条路?
谁来寻找我的脚印?
寺钟再鸣时
足迹被盖没无遗 难道还有别样?
这样写,突出一个探索者先行者的悲哀。
形式上坚持中国诗不跨行的蒙太奇风格,形成动画式有力的弹跳。
希望“诗歌报论坛”和“中国诗歌学会论坛”把我的帖子别扔到理论专栏。我写诗,找诗人朋友谈诗,不找理论家。由于理论脱离实践,象“诗生活论坛”凡夫俗子回贴所说的那样——“哲学是一种借口”。过去是神权、王权的婢女,现在好像是门派的婢女。由于流派纷争缺少客观的科学的理论探讨,公正独立的评论,诗歌在社会上失语了,网上诗人自唱自吟,也很少人看贴回贴。我希望诗歌论坛能活跃讨沦,活跃评论,让探索者不感到孤单、悲哀诗歌才有希望。
希望一些论坛不要抱流派成见,不搞让生命力退化的近亲繁殖,论坛主持人应提倡活跃流派间的学术交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打开另一扇窗口看诗歌吧,朋友们。
发表于 2005-6-9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另一扇窗口看诗歌

喜欢
不管怎么样
我支持你
我也喜欢古典诗歌
但是新诗的很多意象用的远不及古诗中凝练
喜欢那种气魄
问好先生
发表于 2005-6-9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另一扇窗口看诗歌

请诗家,把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精典的现代诗,译成古体格律诗?
发表于 2005-6-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另一扇窗口看诗歌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6>诗歌大厅</a>转移过来的!
发表于 2005-6-10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另一扇窗口看诗歌

这个角度说,也没什么不对。不过,大势已去,新诗到今天走回头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另外,你的“翻译”翻译旧诗的做法很好,可以继续,多弄些。记得以前书店里有这样的书,是个教授出的,印象中翻得很迂腐。比你差远了。你也能出这样的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1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