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29|回复: 4

徐江与伊沙之间是怎样相互吹捧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8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沙说,你该认识徐江。对于钟爱伊沙的人来说,既然伊沙这样说了我想我们就应该追问自己对徐江的了解是否仔细,尽管我们很多人都认识徐江,在伊沙的名声已经快要盖过徐江的时候,我想伊沙这样说是合乎时宜的。
如果你认为伊沙想拉徐江一把,那么你就太世俗化了!既然时代选择了伊沙和徐江要做我们时代鸣声最为清脆的知更鸟,而不是伊沙和谁或者徐江和谁(或许在其他人的眼中是某某和某某,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那么我们就要思量他们之间的友谊为何如此坚贞。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何他们的名字经常的连在一起,感谢友谊不可避免的帮了忙。我们讨论任何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总会提及另外一个或者是一拨人。这是一种艺术批评上的比较学,他们之间的相互选择让批评界和史论工作者省下不少麻烦事。这些事情对于我们真正喜欢诗歌或者消费他们文字的人来说,我已经把话扯远了。或许对我们来说,我们最主要的是想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和心情下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加油站。
我想他们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是可以得到大家的普遍的认同的。在我听到很多人谈到徐江的名字为什么总是排在伊沙的后边,或者说伊沙经常获奖而徐江经常与此无缘。他们很快就有了答案,而我想,是有些东西在遮蔽着我们的视线。或许你不是一个太敏感的人,那么我们可以回味一下,比如《车过黄河》和《猪泪》比如《唐》和《花火集》,在很多年前某位老兄对徐江会走向伊沙的担忧徐江早就说那是多虑了。最近我看到了《被迫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的伊沙以及招呼《爱钱的朋友请举手》的徐江。他们的区别在于:一位诗人坚信到处都是他的“祖国”,另一位则是从不愿意把“兄弟”拉下。
我是在《胖子伊沙》以及《认识徐江》里边,找到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秘密的通道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喜欢思索的人选择消费我们时代的文字的开端(在决定卖一本书的时候,我们总会先看“前言”和“后序”)。伊沙说:你该认识另外一位招呼《爱钱的朋友请举手》的徐江。而徐江在谈论伊沙的时候他却说:“我们这一代诗人就是这样,在至爱的人的疑虑乃至为尊敬者的诘难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他们俩人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风。
我已经读到了诸多的读者对伊沙的评价,比如于坚、唐欣和侯马。我总是认可他们的解读。而在我读完他们的评价之后,我最想读的是徐江。徐江似乎更加难以言说。记得第一次翻阅此书,我是选择感兴趣的题材开始在认真阅读完几篇之后,因为被迫关灯而申请的最后几分钟里,我读完整本书的每篇文章的最后的一段。对着书目,你可以发现,徐江的最后一段,很多的篇章都是以一句话收尾,我认为我发现徐江的秘密了,给人感觉突兀或者说是有点多余的结尾,事实上那是最靠近地面的那一级台阶。我的一位朋友,她的评价我认为一语中的,她说徐江像波特莱尔,因为一种事情而有所思,而因为这种思又进入另一种思。(她可能读了3篇波特莱尔的文章,读了徐江的5篇,当然我对波特莱尔有更多的看法)这种简单的归纳,让我们初始的对徐江有所把握。从这一点上说,徐江给了你思路和方向,我认为伊沙更多的是只给出事实。事实上他们提出(也许可用指出)在时尚的名义下,怎样生活和怎样去选择生活所面临的熟视无睹和规矩性情,徐江有着一个相对恒长的状态。
相对于伊沙的《被迫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整体印象而言,伊沙给人的感觉是针对某人或事事进行局部的放大,而徐江的构图原则更多的是将整棵树描绘进来,并将观者植入风景。徐江是让人在无从选择中给予让人触觉上的感知。在看似仅仅涉及到自己个人与私事中,事实上实现了人身的置换(他比伊沙显得隐秘)。他让人从普遍中进入个体,而伊沙是从个体的场景切入实现了普遍的印象。伊沙的文章或许拥有更多的读者,他痛快淋漓总是让那么一些人爱恨交加。伊沙的文本可以说是一种追求没有障碍的阅读文本,诸多读者都能从伊沙所谈论别人的识别能力里边获得某种快感。而徐江的文本需要相对耐心的读者,或者说更强调心情,徐江总是把事情带回“家”中。(这里我们可以谈到伊沙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写作,注意在场的感觉)如果需要更加明显的提示,退一步说,在徐江的文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徐江本人的爱恨交加。我们可以作出一个联想,如果说伊沙对徐江产生了影响,那么我理解到的就是相互鼓励(应该有一个更确切的词,我还没有想好,或许可以直接问徐江)。
我们对于伊沙,认为他是一位水手式或者说是牧师式的话语者并不存在争议,相比于徐江,他是一位更加容易言说清楚的诗人。直接一点的说是说徐江比较复杂一些。比如说我们对于塞尚或者凡高都比较容易认识,但是我们对于杜尚或者李希特,就从来没有人说清楚过。我不是说徐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是说,徐江他所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他的呼吸接近一个普通人的心律,主题和表达的情绪显得比较暧昧(这不是一个贬义词),营造的是一个整体的状态和氛围,如果您叫他选择能代表他所要达到的意境绝对不是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比如他最近写的杂事诗,还有花火集。徐江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为别人画了一个名为“新世代”的圈,并不见得他就真想呆在圈内。他属于这一个群体,如果您想用另外一个名义命名这个时代,少了他总会觉得不妥。这是徐江。
不管怎样,徐江与伊沙作为这个时代的“在场者”,他们的经历以及敏锐的视觉,他们的碟碟不休,却是道出了“历史”(或者说“生活”)的变化与动荡。杰弗雷·什·哈特曼在另一个语境里说出这么一句话:“我们喜欢消费我们的文学。我们喜欢把批评看做加油站,这个加油站使读者为了他们更重要的事务而被点燃,更新他们并使他们加快脚步。”这一句话给予了我作为一个虚诚的读者对他们俩文字的忠贞不渝。

发表于 2005-5-14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江与伊沙之间是怎样相互吹捧的

不过说实话,老兄,这俩人,是挡在30岁写作者前面和后面的一根标枪。前面的人欣喜若狂,后面的人摇头叹息。
 楼主| 发表于 2005-5-16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江与伊沙之间是怎样相互吹捧的

我觉得还是喧嚣了一点点,对于诗人来说,写作是个人和内心的事情,内心总会向谁靠,某个时期可能都不一样。把他们作为一个例子就好。他们的状态挺好,方式可以借鉴。
    一篇评论文章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引起大家对一个问题的学术意义上的关注。比如,对于伊沙,我有过对伊沙会流于阿谀读者而变得玩弄绝望与痛苦忧虑。问题提出来,能否解决是一回事。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也是提醒他们和大家注意了。
发表于 2005-5-1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江与伊沙之间是怎样相互吹捧的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鱼儿在 2005/05/17 07:15pm 第 1 次编辑]

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写诗的,后者比前者要名气大一些,都办过刊物,其中伊沙的三篇作品我更记的住一些。
我和老徐没打过交道,和伊沙通过一次电话,是因为有人在诗歌报论坛注册他的名字发他的作品,我看不象是他本人,于是跟他电话沟通,一查证,果然是冒充他的。
伊沙早年是个好同志,最近比较喜欢骂人。
不过无数次听人说,网下他是个不错的人。
发表于 2005-5-17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江与伊沙之间是怎样相互吹捧的

且看且听
网兜捉鱼
水漏了一地
到底是有鱼没鱼?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5 2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