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49|回复: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文 / 晓禅  
  
                  ——梅山诗歌印象  

  
  

   一、引言
  “诗歌才是你真正的恋人”,我这样来评价梅山对诗歌的钟情。他是个勤于思考、感觉敏锐的人,他很善于捕捉灵感,瞬间成诗,自然流动、真切感人。他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美”,俯拾皆是,只是被粗心的人忽略了,而他,可以发现沙砾里的珠贝,他是个默默耕耘的人,默默地写诗,默默地做人,从不虚饰,从不奢求,这些人格魅力反映到诗作里,体现出一种质朴、静默、适时适度的文风。
  二、纵和横的比较
  1、纵的深化
  梅山初期的诗歌,都比较朴素、浅白,重在感情的抒写与叙述,如一条流动的小溪,清澈见底,雅洁可喜。
  你翻开我的相册/看见我那张站在夕阳下河边的相片/不忍释手,嘴里呢喃着:/"那时你怎么不会认识我呀/要这,夕阳下有一对身影,夕阳也不孤单"/.眼底似乎有一分愦憾./那么请你别走!”
  (见作品《今夜不放你走》)
  一种隐秘的心事和缓缓的诉说,让人想到徐志摩笔下的夕阳和金柳,没有修饰,没有技巧,只是爱怜的陈述。
  可以看出,他早期的诗重在感情的外化,读此类诗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梅山本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娓娓真情,有一种能够让人会心一笑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梅山近来的诗风渐趋成熟,无论是技巧的用运、意象的选用,还是作者、作品、读者三要素的关系,都处理的较到位,读者通过诗作既可感知,又不至于一览无余,空间的尺度把握得很好。
  远方,或者更远的地方/一双眼,纯如黑夜的眼眸/遗失了什么/一滴雨切入眼角/一双手掰碎诗的经纬/今夜无月,月邃于暗湖
  (作品《今夜无月》三)
  这个春天/你在三月的墙外踱步/把青嫩的思潮爬满四月的门外/而我却用灰色的诗句
  荡起缠绵的风/寻找唯一的缺口/挤出记忆束起的瓶颈/疼痛,跌落于黎明前/草尖上的诉说
  (作品《三月之末》片段)
  菊花是这个季节唯一的奢侈/用记忆刷新岁月的痕迹/点点滴滴,沾满秋的衣襟/天凉了,那些冷血的精灵
  (作品《菊花》片段)
  “纯如黑夜的眼睛”是恋人的眼睛,是一种包容世界的,无所不在的诱惑,“遗失了什么”是一份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没必要去深究,而深深的痛楚使作者眼里的物象也染上了悲哀的色彩,无力主宰的命运只好在文字里抒写,而今夜无月……
  所有的悲痛不是直接的表达,而是借助身边的事物,把感情处理的淡而有味。细细体会才有感悟。
  “疼痛,跌落于黎明前草尖上的诉说”调动了感觉、视觉、听觉,把一种心痛隐在文字背后,很有震撼力。
  正如王国维所说的艺术创作的三境界:发现、孕育和成熟。菊花的记忆是冰冷的、不可琢磨的,在这首诗里,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表层的一种东西,发现和孕育的过程已成竹在胸,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成熟者的思维,文字纵深层次的求索。
  2、横的泛化
  泛化是说梅山的诗作都以“情感”为基调。
  抒写个人感情之作,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大分量,他的作品常以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入诗,仿佛两个人的直接对话,或柔曼如歌曲,或热烈若飞瀑,这些描写心境的诗作多宽泛而多义,朦胧中又有可解处。
  答应我,让你的名字镶进我的诗集/我会让这个词汇永远充满生机/在春天的早晨,在冬季的雪夜
  (作品《答应我》片段)
  青梅挂枝,我执长笺/可否打落?/你低首含羞
  (作品《竹马青梅》片段)
  两首诗两种心态,前一首热情似火,后一首柔情似水。两副面孔如此生动,特别是第二首,确是不可多得的佳句,读后口角噙香,爱不释手。把一对年轻男女热烈的爱情,打发得淋漓尽致,回味绵长。
  但是,如果把诗中的“你”理解为某个具体的人,我认为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公允的,他的某些诗或许是因人而作,但众多的“你”的叠合,应该是一种广义的“爱”的对象,我们可以把“你”理解为大地、母亲、亲人、爱人、朋友,或者某一事物,
  诱惑深入/在梦中游泳的你/隐隐绰绰,若即若离/我呼唤不出美丽的名字
  (作品《黑夜.梦》片段)
  秋来了,星星一夜间撒下无数的泪滴/没有人认真倾听过你的心语/你却真诚地聆听着秋的落寞与风的孤独
  (作品《菊》片段)
  “你”如梦境般若即若离,诱“我”深入,既看不到,又抓不着,那么“你”到底是什么呢?应该是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理想中的东西,无奈,“我”只好呼唤你的名字,阻力重重,美是模糊的,遥远的,“我”甚至不能呼唤出“你”的名字了。
  《菊》中的“你”同样不是指实际上的某种东西,而是一种纯洁、高尚事物的泛化,“秋”是一种独特的心境,可虚可实,是寂寞冷清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星星”的一切行为被蒙上了悲伤的色彩,同时也给诗定下了哀愁的调子。
  诗人的爱是广博的,不是针对一人一物的,同时,他也是多情善感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诗人最起码的素质),他非常珍惜所有的第一次感受而力求捕获它入诗,在方形的文字阵营中,让所闻所触、所感所睹的一切,沉淀于心灵一角,化为涓涓流水,呈现于读者面前。
  三、本真的定位
  我始终相信,诗的意境里,常见有诗人自己的身影,物我交融,诗心自见,犹如人持镜自照,镜台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梅山从不解释自己的诗,他认为:对于诗,一切解释都是多余。他更注重的是真实的感觉,诗味的隽永。
  换一个姿势,第二种很写意
  (见作品《周渔的火车》)
  岁月的巷尾/我捡拾一些记忆的精髓/收藏进簟,压签封蜡./我的珍藏日益丰硕/我的窖存愈阵愈醇
  (见作品《岁月如歌》)
  正是想象的启示,哲理的暗示,才会有情绪的感染力。“换一个姿势,第二种很写意”不止是周渔在换,也许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要求新鲜的、适合于自己的东西。
  对待记忆与未来,今天与过去,怎样辨证地对待,是《岁月如歌》的主题,同时,这不正是人生的主题吗?!
  很多时候,梅山在做真正的自己,在众多的潮流与文风泛滥的今天,一个诗人能成为自己,是值得欣慰的。梅山的诗作应该定位为“本真”,是因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着生活本身,生活的感受,反映自己的心态,反映身边的一草一木,以一颗爱心为动力,感染着每个人。
  艺术是一种创造出来的美,有虚假的成分在内,但情感是真实的,其区别就在于,你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还是通过取舍、提炼、加工,以另一种形式记录下来。使原有的真实不再是真实,而成为一种能动的、主观的艺术真实。
  梅修长摇曳的身体/婀娜,朦胧,富于想象/融入其中,我的眼眸朦胧流动/有一点什么掉进旁边的小溪/那里,她清纯的影子一荡一荡
  ——(作品《梅林月色》)
  抽空的思维被时间出卖/莲的梦希望多一种颜色/偶而,可以听见一阵清风的吟咏/冥冥中祈祷万千
  ——(作品《莲语》)
  在这里,梅和莲已不是一种植物本身了,而是物化了的、寄托作者情思的一种象征,事物本身的特征是表象的,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作者化物为思的匠心。
  四、感情的寄托与外射
  纵观梅山的诗你会发现他的一些喜好。
  诗是意象的契合,意象如同砖石,通过其张力,既读者的想象空间而粘合在一起,构成了诗这座大厦。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移情作用是外射作用的一种,外射作用就是把在我的知觉和情感外射到物的身上去,使它们变为在物的。”
  梅今日你在何方/依恋着你的傲世风骨/喜欢你身行的灿烂潇洒/冰冷中剪辑春天的色彩
  ——(作品《梅》)
  莲的心事/于清浊间沉浮跌宕/莲把记忆结成丝网织进骨髓/莲把希冀涂成绿色举向苍穹
  ——(作品《莲的心事》)
  梅之坚韧,莲之高洁,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格,同时,诗人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外射都这些物身上,给“莲”和“梅”以及其他物象以新的“生命”,使它们变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这种创造的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审美心理的外射过程。诗人在具体的形象里,表情达意,挥洒自如,种种情思,般般风貌,时空交叠出诗的意境。
  五、寄语梅山
  梅山的创作道路是艰辛的、孤独的,但他的创作态度是坦诚的、严肃的,他是个自信的人,敢爱敢恨,他自始至终都在歌颂爱,选择诗歌这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一种情韵,或婉约无限,或激情澎湃,在朴素的文字风格里,不乏个性的张扬,呐喊与垂泪的至真至纯,使他有时是个慷慨的伟丈夫,有时又如同一个羞怯的孩子。他的灵魂是赤裸于读者面前的,在时间与生命的流程中,他思考不懈,创作不止,有一种万物皆动,唯我不动的信心与洒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诗被王国维借喻,表达了诗歌的一种拓宽的境地,有所感乃能有所思,执着的信念,不悔的追求,诗歌之于梅山,是理想的化身,圣洁的花朵,是皇冠上的宝石。
  相信梅山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优秀的诗作奉献给读者,我与朋友们期待着。
  另外,梅山的很多诗作是有感而发后一气呵成,不加修饰的,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仅供梅山先生参考。
  有时候,第一感觉的未必就是合适的、正确的,诗应该是一种时间、空间、心境、情感的积淀的东西,这应该属于诗歌艺术性的一个范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主体情绪的瞬间喷射,可能更符合当时特定的心境,但是随着事过境迁,这种瞬间的感触其艺术生命力会大打折扣。古人向有“推敲”“锤炼”之说。所谓“一字妥帖,全篇生色”,由于有了这些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我们才能读到多姿多彩、精巧别致的诗篇。也只有这样的诗作,才更有持久的生命力。
  最后,愿给梅山先生以深深的祝福!并与先生共勉之。
  (作者简介:梅山,又称梅山子,本名周莲,湖南郴州市人,聚焦网站站长,市作协会员。自一九九八年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在网络与其它刊物发表诗作近二千首。)

发表于 2005-3-20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拜读,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5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