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333|回复: 10

[其他] 聊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20-9-3 11:34 编辑

学诗多年,我经常想,我拿什么来抒情。为此,我去爬山,露宿山顶,我去旅行哪怕只是短途,我在阳台种花,逛植物园,搜看与花有关的书和诗,去认识陌生人,给上了年纪的人拍照,去看夏天阴郁的海,去岛礁上看银河……可是做完这一切,仍然感觉心里空空荡荡的。
是我经历太少么?还是我空洞太大,杯水车薪?

(零)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读旧诗想找一首眼生的好诗太难,因为每个诗人都不知道被人扒了多少回。有个疑问是李商隐为什么不玩词?是李商隐太守旧不接受新潮流,还是词本身有什么让他看不上眼的?对于词,也许有些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就像让玩古典的人接受新诗一样。读一首六言诗,王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六言诗是个非常奇怪的存在,发端非常早,在《诗经》已可见六言的影子。《鸱鸮》里有“迨天之未阴雨”句。先秦《雨无正》中也能看到六言句,“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魏风》,“行役夙夜无寐”,“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等等。
汉之前,诗主要以四言为主,汉后,五言兴起,至南北朝六言诗也有人写了,如张衡的《定情歌》。

《定情歌》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

《定情歌》每句有一个语气助词“兮”,这是从骚体借来的。
诗之外,还有赋,赋兴盛于汉,汉末兴起四六骈文,骈文在南北朝风靡一时,到唐代成了公文,有说李商隐是四六文高手,但没有作品流传。

《归田赋》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六言在汉赋里大行其道,在诗中却明显呈现先天不足。李白也尝试过六言诗写作。

《春景》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

《夏景》
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

《秋景》
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平林。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

《冬景》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六言诗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很重要一个原因,六言句太软了,没有力,诗需要阳刚之气,需要健美,需要力。六言给人感觉是软啦吧唧的。另外在朗读效果上,六言与五七言相差太远,六言句的节奏是2/2/2的节奏,呆板没有变化,稍微变化就有脱节感。
六言在诗不行,融入词里又如鱼得水。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六言至李煜,味道完全变了,可以说脱胎换骨。词能够兴旺起来,和六言的咸鱼翻身有很大的关系。唐诗宋词,宋词实际上是杂言诗,杂言中起顶梁柱作用的是六言句,换句话说,写好六言,是写好词的关键,因为五七言很难摆脱诗的影子,只有六言是新地带。
李商隐为什么不玩词,和六言的理解运用有关吗?看看杜牧的六言诗。

《山行》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隔汉江寄子安
——鱼玄机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六言诗,整的稍微巴适点的是刘长卿这首《谪仙怨》。

《谪仙怨》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最有名的大概是这首,李冶的《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六言诗在唐朝流行不起来有其内在因素,给人第一感觉是不好发力。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古典诗歌发展到七言律诗,再也无路可行了。为什么七律是终点?因为能把七律写好的诗人凤毛麟角。
七律起源于南北朝,初唐时期定型,至杜甫臻于至善,七律与杜甫,相当于同义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人能望其项背。
唐诗中有个特别的诗歌称谓,格律诗,格律诗包括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格律诗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字数,行数,平仄,对仗,押韵,规则等于难度,李白有个名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有诗在上头。”  李白登黄鹤楼,看了崔颖的七律《黄鹤楼》只写了这两句,便知难而退了。
杜甫爱律诗近乎痴迷,《秋兴八首》,一连八首写下来如行云流水,同一时间写的《登高》,有人为七律之冠。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主要从他的七律体现出来。杜甫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后期学他的人很多,成功的只有一个,李商隐。
学杜甫难在哪里?难在词彩沉郁和节奏顿挫。看《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读罢扑面而来的衰颓之气,《秋兴八首》就像一片阴郁的巫山,诗与森森秋气和老杜凄凉的心境合为一体,令人百读不厌。
李商隐并不单纯追求杜甫的沉郁顿挫,他更看重律诗的美,诗的美。杜甫被人称为老杜,不是因为年龄岁数,而是杜甫的诗老道成熟。李商隐四十五岁去世,人不老,可他的性格老,李商隐三百多首诗都是不开心的诗。
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李商隐追求的是,人可以不开心,诗非美不可。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在韵味上,李商隐远超杜甫。从技艺上很难比较他们的七律孰优孰劣,只能说,杜诗如苍松寒柏,李商隐则花飞花谢美得让人走心。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要发生碰撞,需要机缘,需要媒介,比如李商隐,他活在一千多年前,人早已消失了,但他的诗还在流传,他的灵魂还在不断与阅读他的诗的人发生碰撞,诗就是媒介。
碰撞,有轻有重,相邻的两片树叶碰撞,是摩挲。一座山与另一座山碰撞,会引发地震。如果火星与地球互相碰撞,结果是一起灰飞烟灭,那或许是另一新星诞生的开始。
花粉与花粉碰撞会产生果实,正负电子互相碰撞会产生雷电,思想与思想互相碰撞会产生新的思想,灵魂与灵魂互相碰撞,一切物质都会变得没有重量。
古汉语非常美妙,它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词语与词语能随机产生碰撞,擦出火花,引发雷电。
万物守旧即死,生命在于碰撞。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晚唐诗人,是唐诗与宋词转型期最重要的一个诗人。庭筠,艺名,他有一个更美的名字,温飞卿,还有一个更丑的,温八叉。
晚唐有几个大诗人,他们组成几个称号,“小李杜”,“温李”,“温韦”,他们分别是李商隐,杜牧,韦庄,温庭筠。唐诗经历初唐,盛唐,中唐,中唐中兴,但后劲不足,大唐和唐诗一起走向衰落,实际上唐诗并未真正衰落,它走向了词。诗坛从此多了一个称谓,词人。温庭筠,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
花间词,得名于五代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花间派鼻祖为什么会落到温庭筠上?道理很简单,温庭筠不仅精通诗,还精通音律。换句话说,花间词是诗与音乐的结合体,李白提倡诗歌要走乐府路线,也是因为诗与音乐的关系,诗与音乐碰撞出的火花。看汉乐府从乐府走向民间之后催生了什么,《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纯正的诗歌,南北朝之后,进入隋朝,诗歌逐渐演变成单一的诗,其中的代表是谢灵运,进入唐朝,诗与歌分分合合,诗虽然达到了它的顶峰,随着整个大唐风雨飘摇,诗却再难以为继,实际上,温庭筠所做的,不过是重回诗歌老路,如乐府诗路子。意外的是诗歌走进了红楼花间。
温庭筠的性格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桀骜不驯。温庭筠人称温八叉,八叉,八次拱手之意,温庭筠一次拱手写一韵,八叉手八韵成,温庭筠不仅写诗快,还喜欢讽刺权贵,屡试不第,屡试不爽,又不思悔改,因此潦倒终生。
大气候不行,个人格局必然变小,来看一头扎入温柔乡里的温八叉创作的诗词,与李商隐的诗句对比一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

温庭钧与李商隐年纪差不多,上下岁数,李商隐的诗,写得好的基本都倾向于花间风格,李商隐的诗偏重心情,情绪,温庭钧在这方面走得更远,香粉味更浓丽。如果说李商隐是专情的,温庭钧则是泛情的,这让他们有不同的取舍,李商隐更执着于内心的挣扎,温庭钧迷恋那些看得见闻得着的东西。二者本质的区别是,一个是写来消愁的,一个是写来博美人一笑的。
写法最明显在修辞上,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明比暗喻,明喻暗比,温庭钧用一连串的修辞完成两句,这在李商隐的诗句里是看不到的。李商隐是负担重重的写法,拼实力,而温庭钧则卸掉了所有负担,肆意而为。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的诗是心与心的碰撞。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钧的词是无数画面的碰撞。在诗歌写作上,这是新的一页。




无聊又读温八叉。
“小山重叠金明灭”,这大概是温庭筠能写出来的最好空间。再加上“鬓云欲度香腮雪”,这是最好的女子形态,还有最好的情态描写,“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以及“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这一句非原创,崔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在前。其实《菩萨蛮》味道最好的是结尾,“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因为这里有憧憬,有你侬我侬。
温庭筠写了很多《菩萨蛮》,这首是最好的,然后再也写不出更好的了。对此,韦庄也一筹莫展,只能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是想象,“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也是想象,想象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真假莫辨。韦庄的《菩萨蛮》另开局面。
熟稔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温庭筠,太熟了,对诗词写作来说是灾难,诗和词都需要新事物,新感觉,这个新实际上就是陌生,陌生才有冲击力。
大诗人与小诗人的差别在一个总是游刃有余,一个总是捉襟见肘,要实现游刃有余,不在于读多少书记多少词,不在于你在某个领域浸润多久,而是要走出去再回头看,当一个人面对新冲击,回顾过往才会在文字表达上游刃有余。
看李杜吧,李白自赐金放还之后,杜甫自长安返回奉先之后,人生与诗歌就像开挂了,各种新旧思想碰撞再也停不下来。李煜如此,苏东坡李清照也都一样。
李煜后期的词不需要像温庭筠那样着意去组织词藻,提笔便有。实际上李煜也不需要词藻,他整个人的情感都汽化了,所有字词都是热词,每个字都是滚烫的,这是一种极好的创作状态。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破阵子
——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诗词及文学作品,展望未来的非常少,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未来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属于未知事,而未知的事情都无法把握?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未来属于虚幻,而诗人最惧怕虚幻。
实际上,是人都惧怕自己无法把握的情形。子非鱼在解释人为什么害怕死亡时说,因为死亡属于未知。
普遍人不具有把握未来的能力,过去已然消逝,把握更无从谈起,如果当下也无法把握,人就会陷入绝望之中,诗词除了缅怀过往,就是对当下的无望了。
李煜的诗属于二流水准,词却超一流,这样的诗人很多,如李清照,柳永,秦观,诗与词之间到底隔着一层什么东西让他们无法左右贯通呢?我们能想到的第一种可能是诗达到的海拔太高了,高山仰止,而词是一块新大陆,有许多未曾开垦的地方。
看一下诗的历史吧,约三四千年前,人们熟练掌握了文字,可以用文字来写作,写作内容包括风雅颂,风是国风,即国民风俗,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是歌颂唱贵族阶层的诗歌,小雅则属于中低层。颂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的诗歌。实际上诗歌从一开始就囊括了天地人三个大领域。
从诗歌活力来说,风是最具活力的,因为它和广大的人民相关,和生活生产相关,和风俗风貌相关,风必然成为诗的主流叙述,最重要的是,风与人的七情六欲紧密相连。
《诗经》之后,出现楚辞离骚,楚辞离骚是《诗经》四言诗之外的一种新诗体,它的特别之处不在于特别的句式,而在于屈原,《诗经》是许多无名氏的作品,楚辞离骚却等同于一个人名,屈原,而后来的宋玉,刘向则被淹没无闻。而屈原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写风这样的小诗,只写大诗。楚辞的贡献主要在于将《诗经》四言体发展成为七言(实际为六言),诗在往更细腻的方向演变。
从《诗经》到楚辞,之后是五言古诗崛起,五言诗兴盛于汉魏,《论语-阳货》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至东晋陶渊明,有了隐逸诗。此后诗歌的功用变得更广泛,可以游玩,可以唱和,悼亡,可以赠别,可以干谒,等等,诗至唐朝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能。
中国诗歌发展很有意思,比如词,词不是诗,楚辞也一样不是诗,但词和楚辞,包括骈文,都是诗的魂魄。本质上,只有诗和诗歌的不同,诗歌是诗与音乐的结合体,诗与音乐无关。因此,词应该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起源早于隋唐,白居易有《花非花》,李白有《忆秦蛾》。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词有别于诗最基本的特征是词没有起承转合,或者有,因为句式不统一不是那么明显,因此词看起来更扁平,更富装饰性。其次是立意不像诗那么明显,可以泛化为某种情绪。因此,此消彼长,词的画面感,歌咏性则更加强。那么所有这些因素是阻碍诗与词融合的原因吗?
列举几个大宋诗人吧,王安石,苏东坡,陆游,他们的诗和词都很好,能把诗和词都写好的大有人在,所以,李煜和李清照的问题仅仅只是有所偏好,又或者是他们把词当诗来经营而已。
文学艺术是一门回顾历史的艺术,人一旦回头往事,必然哀愁多于喜乐,屈原和李杜,李煜李清照等都是无法把握当下的人,因此他们的诗词几近凄厉,而像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则属于能够把握当下的一类,他们的诗词更显平和。

2020/08/19/HT


发表于 2020-9-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摸摸索索,发现还能爬上来。
问好花大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新读,大环境差异赋予作品与读者之间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这些个老夫子们要是爬起来,估计会和您老人家理论一番,总的来说,也算是他们的知音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古诗新解,以一个当代人的角度解读,又是别有一番情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漠孤旅 发表于 2020-9-3 10:03
摸摸索索,发现还能爬上来。
问好花大爷!!!

大漠君好,出来晒一下太阳,以免发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想说的太多,知道的也太多。不急,慢慢来,一篇篇揉碎了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漠孤旅 发表于 2020-9-3 10:07
古诗新读,大环境差异赋予作品与读者之间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这些个老夫子们要是爬起来,估计会和您老人家理 ...

读着玩吧,还有很多字不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墨指含香 发表于 2020-9-3 10:17
洋洋洒洒。古诗新解,以一个当代人的角度解读,又是别有一番情境了

说真的,阅读,更多是好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丫头 发表于 2020-9-3 10:21
洋洋洒洒。想说的太多,知道的也太多。不急,慢慢来,一篇篇揉碎了整。

挂一漏万,越读越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聊聊新诗
比如大盆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 发表于 2020-9-3 14:54
你可以聊聊新诗
比如大盆子的

到你们聊了,完了我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