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125|回复: 5

陕西寒山石:门外悟诗(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山石 于 2019-11-27 17:02 编辑

门外悟诗(1):诗之奇巧
文/寒山石



     所谓“奇”,乃思维之奇,即奇思。稀奇、罕见,以奇思妙想,言人之所未言。只有出奇不意,方可出奇制胜。如果落入俗套,则不足为奇。所以,新奇是诗歌的灵魂。文章最忌随人后。写诗,就要忌陈腐、忌陈词滥调、忌拾人牙慧、忌炒人剩饭。好诗总以其新奇、乃至神奇,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惊奇。不能引发惊奇,多半不是好诗。但出奇,是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奇与奇妙,不是令人不知所云的离奇与奇怪。
    所谓“巧”,乃表达之巧,即技巧或技法、技能。技巧就是基本方法的灵巧运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诗歌说到底就是语言的艺术,是精炼含蓄的艺术语言与文学样式,体现的是诗人操纵语言的能力和实力。诗人只有对日常语言加以“重组”、“改造”乃至“破坏”,如艾略特所讲“扭断语法的脖子”,才能使日常语言成为诗的语言。诗的语言就要讲究一个“巧”字,精巧、奇巧、灵巧,巧夺天工而浑然不见痕迹。其与天赋有关,更来自长期创作实践的勤学苦练,正所谓熟能生巧。技巧是内在个性与才情的体现,不是玩小聪明。要适巧,不可弄巧成拙。
    当然,创意之奇、表达之巧,都要以生活为根基。生活、创意、技巧是诗歌乃至一切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需的三个条件。生活积淀是创意之源泉,创意或灵感不过是生活积累的瞬间生成。创意奇妙是表达之关键,没有创意,就没有价值。表达巧妙是实现创意之基本路径,没有巧妙的表达,必然了无诗意。
                                                                       2016年9月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山石 于 2019-11-27 17:04 编辑

门外悟诗(2):诗之平淡
文/寒山石


    “文章之境,莫佳于平淡。”平淡乃诗之至高境界,夺人魂魄、流传千古的诗句,几乎莫不芙蓉出水、语出平淡。故清人薛雪《一瓢诗话》云:“古人作诗,到平淡处,今人吟绎不尽,是陶熔气质,消尽渣滓,纯是清真蕴藉,造峰极顶事也。”好一个“造峰极顶”,卓然而在,当无可比肩。
    平淡之“平”,不是平易。有道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同样,“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惟其难,自不易,更难工。也不是平常。所谓平淡,是“一见平平,渐看渐佳”,如品香茗,初品似乎无味,饮过唇齿留香,朴素真淳,韵味悠长,“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是为平淡之中蕴藏深味,或曰“无味之味,乃为至味”。更不是平庸。当于平淡之中见神奇之美,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洗尽铅华,“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炉火纯青,令人拍案。
   平淡之“淡”,不是寡淡。应于朴实中见华丽,平淡中见纤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也不是浅淡。诗断不可浮泛浅显、了无诗意,如当下一些人随便凑几句、敲个回车键分行便称之为诗。这是扯淡,不是平淡。所谓“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若无高旷胸次、高远志向、高洁心灵、高妙心法,恐难“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而得此佳境。更不是黯淡。当于简淡、素淡、雅淡中光彩四射、粲然夺目,故其“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古人讲,“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绚丽中来,落其华芳,然后可早平淡之境”,超越浓烈,回归本真。追求平淡、臻于平淡是一个“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过程,是浓后之淡,是返璞归真。如陆放翁所言:“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苏轼亦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从纤浓抵朴素,由绚烂达平淡,既为创作走向成熟之必然规律,亦为检验境界提升与否之重要标尺。
   当然,“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从美学角度看,“错采镂金”与“芙蓉出水”、“华丽繁复”与“平淡素净”两种美感矛盾统一,各有千秋,且“相济有功”。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窃以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乃诗之至高之境、至崇之美。

                        2019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山石 于 2019-11-27 17:07 编辑


门外悟诗(3):诗之创作
文/寒山石


    对于诗爱者而言,如何写诗?这似乎是一个博大精深、探究难尽的永恒话题。虽见仁见智,然万物归宗,总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遵循的。笔者以为,写诗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做到三关四真”。
    “一个核心”就是“诗中有我”。“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随园诗话》中云:“为人,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自恃很用之病多;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诗是诗人主体生命的独特抒写和艺术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诗人用热血和灵魂点燃的精神火炬,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深刻体验、浓烈情感和丰沛思想,展现着自我的诗歌智性、诗情才意和鲜明风格。毕竟,诗是诗人用自己生命、人格和才情、学养孕育的孩子,带着自己情感的血、灵魂的肉、精神的骨,是鲜活的“这一个”。所以,无论是王国维所言“有我之境”或“无我之境”,都“我在其中”,蕴含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我则生,无我则死。有我,才有个性;没有了个性,就没有了生命。因此,清人张问陶有言:“诗中无我不如删,万卷堆床亦等闲。”
    “三关”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有我”不是“唯我”,“个性”不是“个体”。一方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切艺术包括诗的生命都在于个性的蓬勃张扬;但另一方面,个性离不开共性,离开了共性就无所谓打动人心的共鸣。换言之,共性的激流因个性的自由飞扬而波澜壮阔,个性的浪花只有融入共性的江河才能得以永生。所以,必须在对自然万物的神往好奇中激发思绪、在对社会万象的洞幽察微中触动灵魂、在对人生体悟的浓缩积淀中唤醒情感,把时代的精神图谱和外在的浪涛拍岸,化为内心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诗意律动,在见证与担当、享受与发现、历练与体悟的同时,以精炼精美的精品力作璀璨诗歌的星空。决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囿于个体的狭小天地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偏狭地去抒写谁也看不懂的个体情感,远离大众、脱离大众,也失去大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经典古训,也是诗人的使命担当,更是创作之本。诗人必须既有丰盈的才情气质和精湛的艺术素养,又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厚重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济世情怀,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大众的理性观照有机统一。只有实现个体创作私密性与受众需求公共性、可沟通性的并举,做到小我与大我的灵魂架通、交相共融,才能创作出个性与共性浑然一体的上乘之作。
   “四真”即有“真情实感、真积力久、真知灼见、真才实学”。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说诗必须是客观现实与个体心灵击撞迸发的火花,是从自己的胸中流淌到笔端的,“一切诗语皆情语”,不能无病呻吟。不能感动自己,就不能感动读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因诗而显高贵,诗因情方能流传。所谓“真积力久”,就是说要下真功夫、持久地日积月累,“一分神来,九分汗下”。没有恒心、毅力,不经过千锤百炼,不经过一个洗尽铅华、精益求精的过程,幻想“一经创作,万人传唱”,那是千方夜谭。所谓“真知灼见”,就是说要“意必己出”“意新语工”,以独特的语言、风格抒发出自己独到的情感和思想。所谓“真才实学”,就是要力戒浮躁、力戒浮名,夯实创作功底,练就真本事。耐得寂寞,自有芳华。只可惜不少人置身于这个热闹的世界,虚掷才华,浪得虚名。惟有在寂寞中前行,才能攀上风光无限的诗峰。
   概言之,“诗中有我”则自成卓然独立的一道风景,做到“三关”就拥有激发创作的活水源头,力求“四真”则可锻就潇洒自如的灵动笔锋。
                                 2019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山石 于 2019-11-27 17:09 编辑


门外悟诗(4):诗之达诂
陕西/寒山石


    “诗无达诂”之论流传已久且广矣,似成定论。然笔者以为不可一概而论。诗作者断不能以之为由罔顾读者、故弄玄虚,当力求由内及外,引爆共鸣,使读者能够“达诂”;诗读者断不能以之为由断章取义、臆想曲解,当力求由外及内,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在多样化的路径探秘中实现“达诂”。诗人之由内及外,是为了叩出生命的回响;读者之由外及内,是为了再造精神的寓所。
     从创作的角度讲,尽管诗歌自身具有的含蓄美和由此带来的无限丰富性和模糊性,为诗歌创作与文本解读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但诗人个体创作的精确性、指向性无疑是鲜明的,诗人传递的信息应当是以尽可能实现“达诂”为目标的。个中的道理很简单,创作不是个人自我言说的私密,而是让读者看的,是从自我的心灵出发,以诗歌为舟驶达读者之心海,激发共鸣,用一颗心感染更多的心,而不能因似懂非懂或不知所云搁浅于作者和读者之间,更不能困于自我陶醉的港湾没有启航,在形单影只中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无疑,诗歌创作应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直白为含蓄,但诗之含蓄不是艰涩、隐晦不是隐秘、内敛不是内藏。好诗是直达读者心灵的,是诗人点燃的火炬,以照亮和引领读者的旅程。遗憾的是,在这个随便敲个回车键就以为是诗歌的网络时代,写诗的人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打动人心的诗作却少之又少,这正是缘于诗人拒绝了读者,导致读者离开了诗人。那些自以为是、自鸣得意的诗人在自身与读者之间自扎篱笆、自掘鸿沟,陷入云遮雾罩的艰涩泥沼,以故作高深且自诩为标新立异的“人为阻隔”,造成实现“达诂”的最大障碍。在此,需要正告那些总认为读者鉴赏水平差而高高在上的所谓“曲高和寡论”者,诗之优劣的评判权在读者手中,而不在作者的自我感觉良好,更不是找几个所谓的专家名人来有意吹捧。吹尽黄沙始到金。真正流传的精品都是读者“拣”出来的,不是专家名人“捧”出来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别想用一堆垃圾糊弄眼睛雪亮的大众。
    从欣赏的角度讲,一般而言,因读者个体学识、素养、经历、领悟、喜好等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差异性,带来解读的多样性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而决定了“诗无达诂”现象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正所谓“笔下未必有,读之未必无”。正基于此,“诗无达诂”是一切艺术包括诗歌鉴赏的重要美学原则之一。这一美学原则强调的核心是对文本的解读不是唯一的,更不能机械呆板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泥于字面,死于句下。诗之创作,妙在“可言、不可言之间”;诗之鉴赏,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清人沈德潜说得好:“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合也。况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一方面,要“入乎其内”,识其本真、得其精髓,求得“意味自出”,做到“达诂”。如若不能“达诂”,那就需要不断提高个体的诗学修养和鉴赏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出乎其外”,卓然而立、独享其乐,求得“各有会心”,实现“无达诂”。因为诗歌鉴赏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而是一个融入生命体验实现再创造的过程,读者在鉴赏中以文本为基石再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看到了文本中未必写到的、而他却能够领悟到的一切,从而挖掘、拓展、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和意蕴,在“达诂”中实现了“诗无达诂”的丰富多彩。但不能以“诗无达诂”即解读的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为由,随意、任意解读或肢解,生拉硬扯、无中生有,捕风系影、主观臆想。因此,“入乎其内”,方可于确定性的“可解”中求得精准“正解”;“出乎其外”,方可于多样性的“不可解”中则获取独到“见解”。
   诗歌是诗人与读者之间灵魂架构与互通的桥梁。从一定意义上讲,好诗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创作,既要“我手写我心”,更要以一颗心去打动另一颗心,寻觅自己的精神知音;鉴赏,既要以一颗心去发现另一颗心,更要“我眼找我心”,融入主体的生命观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诗人个性化创作与读者多样化鉴赏二者之间的高度切合。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活力与生命力之所在。

                                                      2019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诗 旧诗都适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