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身后眼前 于 2019-7-8 22:20 编辑  
 
    前言:“画面诗”不知道是否创造,或者生造概念。个人一贯对“诗中有画”的中国诗歌传统十分喜爱,并且,认为是中国特有,西方文学中缺失,或者特征不明显的诗歌形式之一。古典诗歌姑且不论,就中国新诗百年来说,名家中,我认为最好的“画面诗”是已故诗人李小雨女士发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里的一首短诗《夜》——                           
 
鸟在棕榈叶下闪着眼 
梦中,不安地抖动翅膀,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地,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十片绿色的月光 
一百片绿色的月光, 
在这样的夜晚, 
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 
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 
绿的家乡…… 
 
      窃观中国当代诗坛,目前看似冷静,实际创作从来没有停止,进步也是在潜滋暗长中。仅我所目力所及,就有不少地方超越前人的地方。即以本篇涉及的“画面诗”而论,整体就达到了新诗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成熟的程度。兹撷取部分作品,附评论,愿与同好分享。并期待你的批评。 
 
     2019.6.6。 
-------------------------------------------------------------------------------------------------------------- 
目录 
 
一,陈敬良----《向晚的河流》 
二,胡弦——《下游》 
三,抚湖一柳-----《钢琴师》 
四,小雪人----《冬眠者》 
五,黎落----《老人斑》 
六,茂华——《五月三日,在翠柳庄茶楼》 
七,空也静——《窗花》 
八,涛博哥哥——《摇曳的灯光》 
九,湖心亭-----《月是故乡明》 
十,身后眼前-----《雾里看花》 
 
-------------------------------------------------------------------------------------------------------------------------------------------------------正文--------- 
《向晚的河流》 
文//陈敬良 
 
月光降落的处女地 
专供星子布棋。母亲高过云层的视线 
流向黄昏 
 
长河。大地未剪断的脐带 
流进夜 
 
魂归来 
 
     身后眼前点评:月光下的处女地,母亲,以及晚霞映照下的河流,流进黄昏,流进夜。这一切有如生命之本,之魂。生命如此瑰丽,向晚的河流如此瑰丽。瑰丽的画面,结合瑰丽的人生,人类,以及天地万物,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映照,交融于一体。这气魄,这神思,能不令人叹服耶。 
      愿得某一日,与诗人一样,面对晚霞,面对晚霞映照下的神秘与美丽河流,感受一下这时光,神思驰骋,或人生一大快事乎。 
--------------------------------------------------------------------------------------- 
《下游》 
文//胡弦 
 
江水平静,宽阔, 
不愿跟随我们一起回忆,也不愿 
激发任何想象。 
 
它在落日下远去, 
像另有一个需要奔赴的故乡 
 
     身后眼前点评:江水不像诗人,诗人也要看在什么时候。当诗人心境平静,江水的流动与远去也就是从容,舒缓,不急不躁的。终于,江水一去不复返,诗人却在遐想,这远去的江水除去大海之外,究竟还去了那里呢?——哦,或许,江水也正像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有故乡的。它原来是去探访故乡——即使不是其第一故乡,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乡吧。 
      江水如此令人牵挂,这一切也都源于一个画面。一个驾驭在下游天际与时间上的画面。 
----------------------------------------------------------------------------------------------------- 
《钢琴师》 
文//抚湖一柳 
 
把身影弹成一道海岸 
倾斜,黑色的风 
 
白鸟。一只只 
一群群,十指放飞的 
 
就没打算,再把它们,捉回来 
 
      身后眼前点评:钢琴架子的弧形像海岸,加上黑白分明的两色,这是其两个典型特征。黑色变成风,白色成白鸟,这当然是诗人的直觉,感官与想象。问题在于,这样的白色鸟,一只只,一群群来自,放飞于指头,受钢琴师(或者“钢琴家”?)的控制。 
       钢琴是古老的西洋乐种,千百年来,可曾有诗人将其写得如此富有灵气,而又画面感十足吗? 
---------------------------------------------------------------- 
《冬眠者》 
文//小雪人 
 
冰是沉睡的水。冬日清晨 
尘埃在百叶窗下,半空悬浮。 
落下来时 
窗外的梧桐树正裸露着 
躯体上的伤疤,一只一只睁开眼睛 
 
     身后眼前点评:“冰是沉睡的水”,这意象看似平常,不奇特但也不平庸。其它,“尘埃在百叶窗下,半空悬浮”以及“窗外的梧桐树正裸露着/躯体上的伤疤,一只一只睁开眼睛"等,细节无疑都是准确与精致的。                     
       整体看,此诗也就是呈现几个具体细节,营造一个意境,似乎无“深意”。也看不出诗人要表达什么“深意”。但是,贯穿全诗的淡定,精致,唯美,不能不说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对于诗歌,有时未必非得有深意,有时一种唯美与精致本身便足够。这,或许,也正是其给予我们的启示。 
---------------------------------------------------------------- 
《老年斑》 
文//黎落 
 
暗光停在脸上。褐色的汁液 
渗透表皮。蝴蝶 
破空,时间的印记不请自来 
身体割裂成无数个水域 
我和你,各自泽岛而居 
 
暗夜里的这一小块黑,从镜面探身 
它想点燃我,想给我意料之外的亲人 
 
    身后眼前点评:诗人黎落,近来处在人生的创作喷发期,创作了不少优秀诗歌。这首诗歌优点并不突出,除开“身体割裂成无数个水域/我和你,各自泽岛而居”这一意象较为新颖外,其它一般般。 
-------------------------------------------------------------- 
《五月三日,在翠柳庄茶楼》 
文//茂华 
 
那条俏皮的碎花裙 
是从吊脚楼走出来的 
一绺厚脸皮的风,横穿过道 
掀开女孩的裙角 
 
她提着瓦壶,清水里泡着半爿月亮 
多余的光从壶口溢出 
在墙上涂鸦 
 
柳枝摇晃。弄影。造姿。给女孩 
一场虚张声势的爱情 
 
    身后眼前点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有著名短篇小说《礼拜二,午时三刻》。看此诗标题就给我带来遐想。姑且不谈小说。但是,这首小诗有个非常具体的标题,就很不错,是我所喜欢的。正文“厚脸皮的风,横穿过道/掀开女孩的裙角","多余的光从壶口溢出",“弄影......虚张声势的爱情".等三个意象也是活泼,生动,画面感很突出的。 
------------------------------------------------------------------------------------------- 
《窗花》 
文//空也静 
 
女人用一把剪刀 
从纸里叫出那只鸟 
扇动着翅膀 
轻轻落在窗花上 
不停喊着一个人的名字 
男人不回 
它就不肯飞走 
 
      身后眼前点评:剪纸不是剪,是”叫“,因为图案是一只鸟。而窗花也是鸟的图案。于是,剪纸与窗花交织,一起动——”它就不肯飞“。此时,即使作为画面诗而论,也是独特的,其画面的动感似乎已经超出一般画面诗的范畴,是一首技巧非常高超的小诗。 
----------------------------------------------------------------------------------- 
《摇曳的灯光》 
文//涛博哥哥 
 
母亲在屋里点燃一根蜡烛 
灯光把父亲映射到墙上 
年轻的父亲看着日渐衰老的母亲 
像是在雪地中欣赏梅花 
那一年,父亲五十五 
母亲四十三 
 
    身后眼前点评:聚焦一张遗照。照片上的父亲肯定比母亲年轻。而今母亲已经衰老。一切在不言中。时间与空间,就这样被一个普通的画面凝固了。这一夜,这一根蜡烛,这一副并没有在诗中直接写出,却确实历历在目的父亲的照片组成的一个画面,信息量相当地大。 
-------------------------------------------------------------------------------------- 
《月是故乡明》 
文/湖心亭 
 
 
在异乡的夜里行走 
总会被来路不明的玻璃 
扎伤脚 
 
流出的血   蜿蜒 
直达老屋捧起的 
第一声啼哭 
 
    身后眼前点评:玻璃并非玻璃,即月光。这月光又似玻璃,时时刺痛着异乡人的夜行。终于,被刺痛的胸腔在流血,直到血液流到了老屋,流进了故乡童年,流进了我们婴儿时期的小嘴里。这故乡情不可谓不深。而故乡月亦不可谓不明,其无时不在地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这人生无关得意与失意,光明或者灰暗。 
----------------------------------------------------------------------------------------------------- 
《雾里看花》 
文//身后眼前 
 
我从来不认为 
雾中的花有什么好看的 
当雾霾笼罩了一切 
你我也都成了废气的一部分 
雾中花也就等同于镜中花 
镜中花也等同于水中月 
又当镜子与一阔平静的水面 
一同破碎,里面的花与月便呈现 
一片狰狞。而此刻 
有一朵花却远在 
天之外 
在银河里面,荡漾开来 
 
      身后眼前点评:此诗有一个奇特画面——“一朵花”“在银河里面,荡漾开来”。除此之外,呈现的画面感并不明显,细节也不够多。其更多的也许只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浪漫主义情怀,姑且凑合罢了。 
 
 
2019.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