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86|回复: 0

王之涣鹳雀楼诗名不副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8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之涣鹳雀楼诗名不副实


                        夏超


  唐代诗人王之涣以七绝《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世人所知。在所有描写鹳雀楼的诗歌中,这首诗名气最大。许多人是因为阅读这首诗而知道鹳雀楼的。可是,在仔细研读了这首诗以后,我却发现,这首让鹳雀楼广为人知的诗歌,其中毛病多多,与它拥有的盛大名声严重不符合。
  第一,形式主义。因为《登鹳雀楼》入选小学课本,所以我读到这首诗的时间非常早。除了小学,以后几十年时间里面,又在不同的书上读到过这首诗。可是,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面,我一直搞不明白“欲穷千里目”一句的意思。一直到知道倒装这种写作技巧以后,才搞明白。按照正常的表达方法,这句话应该写作“欲目穷千里”,王之涣为了让它与后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偶,把“目”字调到句子末尾。这样一来,对仗倒是工整了,可是,句子也变得难读懂了。我想,被这句话难住的读者,肯定不止我一个。王之涣及其《登鹳雀楼》诗,是形式主义的反面教材。
  第二,无海谈海。“入”字与“海”字的常用搭配是入海口。一般只有在江河入海口处,才会用到入海一词。鹳雀楼在山西省,离大海数千公里。王之涣在离大海数千公里的地方写黄河入海,显然不通。至少不是高明的写法。
  第三,取景不当。王之涣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要表达这个意思,应该选取近处景物。像望日、观河这样的远景,别说楼上楼下看到的没有区别,山顶山脚看到的,也差不了多少。王之涣选取的景物不恰当,造成了第四个错误。
  第四,情景分离。阅读宋词的时候,不难发现,许多词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词人抒情是有感而发。王之涣的鹳雀楼诗一二句写的景,和三四句抒的情之间没有联系的结果,是诗句没有融合成一个整体。这首诗不像是一个包子,像是两个烧饼。
  第五,文理不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古今人们当做名句四处传抄。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两句诗根本经不住推敲。我一较真,它就露出了破绽。道理明摆着:人上一层楼以后,别说看千里不行,一里也可能不行。在某些有障碍物的地方,上楼以后看十米都不能够。前句用具体的数字不通,句子中必须表达“要想看更远”之意思,才可以和后一句接起来。我在学习这首诗,老师给我们讲解这两句的时候,把它们翻译为: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需要再上一层楼。我想,这两句诗成为名言,是人们如此解读它们的缘故。我的问题是:这个意思是诗句中包含的吗?显然不是。原诗句并没有看更远的意思。这两句诗成为哲理诗,是人们把上述意思赋予它们的结果。
  第六,辞不达意。王之涣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我认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是表达这个意思的恰当诗句。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在楼上楼下看到的景色差不了多少。再说,人们攀登鹳雀楼的目的,不是为了看得更远。要是为了看远方,人们不会去登楼,只会去爬山。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坚定认为:王之涣的鹳雀楼诗流传千年,赢得广大读者的交口称赞,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人们之所以会犯下错误,是因为它穿着一件漂亮的外衣。人们被它华丽的外表欺骗了。一般来说,绝句是不要求对仗的。但是,这首诗的一二句和三四句,均采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并且对仗极其工整。古今读者因为被其外表迷惑,所以在喜爱之余,纷纷给予它崇高的评价。
  王之涣生前,一定为他写出这样一首佳作而洋洋得意过。我想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千余年后,会有人把他自己以为得意的诗篇批得一文不值。如果王之涣泉下有知,我想对他说一句话:“遇上我夏超,是您老人家的不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3 1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