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15|回复: 1

乡村文明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村文明的回忆
槟郎
·
土坯墙茅草屋,
被石头围墙保护着。
再外面是环村的长垄,
上面长满了刺藜荆棘。
四周是池塘溪沟和农田。
·
在我的故乡巢湖东乡,
二三百米高山之间,
更低的丘陵坡地,
分布着大小的村庄。
相隔着赖生存的乡野。
·
儿时的乡土中国,
每个乡村都是单细胞。
相对独立的小农经济体,
与乡野自成一片,
以宗族和农本为特征。
·
大部分村庄都是一姓,
少数两三姓或杂姓。
村庄的枢纽叫半汤镇。
再上面便是巢县城,
有环城河城墙和城门。
·
六零后我的东李村,
堡垒结构在逐渐变形。
刺垄被开发,石围拆毁,
新房舍已经突破规矩,
乱世自保不再必须。
·
元末状元李黼的后人,
从阜阳迁巢湖六百多年。
繁衍成数千人三个村,
分别叫东李西李和小李。
状元祠在东李村。
·
八个村组成力寺大队,
大队部也在东李村。
每个大队都有医疗室,
我父亲便是赤脚医生,
也兼跟母亲务农。
·
走出村庄靠读书,
大队小学,公社中学,
考上大学便是公家人。
从县城到都市,人渐老,
回首本是个乡巴佬。
2019-1-12

发表于 2019-1-1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8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