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20|回复: 13

我们的房子(6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色色001 于 2018-6-28 18:44 编辑

文/阿色
◎距离

母亲找来砖块 
支起锅
用火柴点燃麦草
给我炒糖豆

黑烟袅袅  
火光闪亮
秋天的梧桐叶 
有虫咬的洞

糖粒儿实在太少了
母亲无奈 
洒上一些盐巴 

在这个院子里 
所有相像的东西
只有我们娘俩
隔着二十五年的距离

◎哀乐


从前的洺河滩   不使用哀乐   
响器伴奏   
听起来
同戏台上的没有两样

只剩下哭声和炮声   高亢  辽远
有时候在春天
有时候秋风萧瑟

这让旅居此地的燕子  杜鹃
来得凄切
去得也慌张

我们围炉而坐  喝水拉呱   
院子中间  
一棵光秃秃的榆树
挂满九月回家的玉米

提及葬礼的主角
父亲低叹    母亲的眼角湿润
蒙眼的小黑驴
拉动石磨

从前的洺河滩   路是泥路  
人是草人     
那些扶老携幼被迫迁徙的候鸟
飞着飞着   
便会抖落一串悦耳的嗓音

2018-6-22

◎从此山水


古老的街道
竖起几根木制的电线杆
女主人梳妆打扮
一张小木桌
摆着炒好的几个小菜

桌子不辨纹理
瓷盘印入青花
夜色酝酿出的灯光
接着窗外一层层寒气
穿过兵慌马乱的战争年代

他们就要重逢了
面孔对着面孔  
眼睛对着眼睛
桌上的菜肴   
容你尽情地描述

拨动一下时光的转针可好
草地 天空  闲适的牛羊
她靠着白腊树
扭过头   小声地对他说
要有两个孩子   一男一女

现在   让阿色的诗歌
满足他们的心愿
请出一对无家可归的兄妹
战战兢兢地敲响  
刚刚关闭的房门

2018-6-23

◎幻灯片

夏日  槐花一朵一朵飘落
树下的粪坑
红褐色水面  蚊虫飞舞

除了积肥的农夫
没人会喜欢光临这个地方
路过的少年发现
一些神秘的泡泡冒出  旋转

他的书包装满洁白的纸
纸上  
一只彩色的蝴蝶
一片碧绿的田野

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的洺河滩
由着日月爬完麻秆
爬树梢   
交换体内的黑夜和白天

至于后来的事情
不用我讲  
慢慢地你都会知晓

2018-6-24

◎ 黑三
     
黑三即三绺黑胡子
他的父亲
早年间     跟着戏班
辗转周边的乡镇县城
扮演老生的角色

那一年   洺河滩的冬天
只有一场
规模像样的雪
请去的媒婆   一次次摇头而归
算了     他把目光   
从鞋尖移到墙外的枣林

我不知道  
他有没有恨过自己的父亲
空气寒冷  
清晰   直面
雪花一点点变大   变沉

光秃秃的天空    光秃秃的枣树   
一些干枯的枝桠   
拼尽全力
坚持挺到夜深人静的时分

2018-6-24

◎我们的房子

打夯的  站在夯道里
砌墙的  踩在木板上
最顶层  
一片闲适的白云
他们
架梁 排檩  铺椽  编制苇箔

三间草泥砖木混合的新房子  
调动了村庄
所有的能工巧匠

灯影晃动  家燕进出
六十年风雨飘摇
建造它的乡亲   
一砖一木地离开

滚铁环的少年  再次观看槐花
月亮升起
夜晚如同荒冢一样安静

从未谋面的曾祖父
偷偷砍倒一棵杨树
留下的空地
月光  很快涌了过来

2018-6-28

发表于 2018-6-2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

母亲找来砖块 
支起锅
用火柴点燃麦草
给我炒糖豆

黑烟袅袅  
火光闪亮
秋天的梧桐叶 
有虫咬的洞

糖粒儿实在太少了
母亲无奈 
洒上一些盐巴 

在这个院子里 
所有相像的东西
只有我们娘俩
隔着二十五年的距离
==
糖粒儿是一种植物吗,为什么强调找砖块支起锅,灶房里不是现成的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哀乐


从前的洺河滩   不使用哀乐   
响器伴奏   
听起来
同戏台上的没有两样

只剩下哭声和炮声   高亢  辽远
有时候在春天
有时候秋风萧瑟

这让旅居此地的燕子  杜鹃
来得凄切
去得也慌张

我们围炉而坐  喝水拉呱   
院子中间  
一棵光秃秃的榆树
挂满九月回家的玉米

提及葬礼的主角
父亲低叹    母亲的眼角湿润
蒙眼的小黑驴
拉动石磨

从前的洺河滩   路是泥路  
人是草人     
那些扶老携幼被迫迁徙的候鸟
飞着飞着   
便会抖落一串悦耳的嗓音
=====
拉呱应该是唠嗑的意思吧,建议少使用方言。
强调“提起葬礼的主角”并未深入,这首只有氛围,缺点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山水


古老的街道
竖起几根木制的电线杆
女主人梳妆打扮
一张小木桌
摆着炒好的几个小菜

桌子不辨纹理
瓷盘印入青花
夜色酝酿出的灯光
接着窗外一层层寒气
穿过兵慌马乱的战争年代

他们就要重逢了
面孔对着面孔  
眼睛对着眼睛
桌上的菜肴   
容你尽情地描述

拨动一下时光的转针可好
草地 天空  闲适的牛羊
她靠着白腊树
扭过头   小声地对他说
要有两个孩子   一男一女

现在   让阿色的诗歌
满足他们的心愿
请出一对无家可归的兄妹
战战兢兢地敲响  
刚刚关闭的房门
===
这个有意思,可见战乱期间感情离散,留下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8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幻灯片

夏日  槐花一朵一朵飘落
树下的粪坑
红褐色水面  蚊虫飞舞

除了积肥的农夫
没人会喜欢光临这个地方
路过的少年发现
一些神秘的泡泡冒出  旋转

他的书包装满洁白的纸
纸上  
一只彩色的蝴蝶
一片碧绿的田野

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的洺河滩
由着日月爬完麻秆
爬树梢   
交换体内的黑夜和白天

至于后来的事情
不用我讲  
慢慢地你都会知晓

2018-6-24
=====
主题没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郎 发表于 2018-6-28 10:27
◎距离

母亲找来砖块 

糖粒儿,就是糖的颗粒儿,老师看不懂,说明这是方言。
灶房里现成的锅   一般都是大灶     是用来做一大家人的饭
找砖块支起锅
这说明   就连临时支一个小灶都是奢侈的

从前的乡下   咸菜都没得吃   奶奶在的时候,也就是用铁勺架在灶眼的火里,榨个葱花儿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房子

打夯的  站在夯道里
砌墙的  踩在木板上
最顶层  
一片闲适的白云
他们
架梁 排檩  铺椽  编制苇箔

三间草泥砖木混合的新房子  
调动了村庄
所有的能工巧匠

灯影晃动  家燕进出
六十年风雨飘摇
建造它的乡亲   
一砖一木地离开
---------------------------------
滚铁环的少年  再次观看槐花
月亮升起
夜晚如同荒冢一样安静

从未谋面的曾祖父
偷偷砍倒一棵杨树
留下的空地
月光  很快涌了过来

2018-6-28

=========
后部分不要也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的使用,只取字典收录的。
我的诗歌本来就属于一个小地方。
关于主题,老师说对了,根本没有主题。我也不喜欢主题凝固的诗歌。因为,那是被动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看语言有味道,在情绪笼罩之下,状态没的说。
时有杂质,与主题无关的东西。
个见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这首也只是一些光影和情绪。
我的诗歌,一般只提供这个。意义是文本的事儿。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郎 发表于 2018-6-28 10:53
总体看语言有味道,在情绪笼罩之下,状态没的说。
时有杂质,与主题无关的东西。
个见参考

老哥大胆批评无妨。

说句实话,我还真不喜欢主题先行的诗歌。主题,也就是真相,万物神秘,鲜有人知。阿色的诗歌,提供这样一块空地,它可能靠近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郎 发表于 2018-6-28 10:53
总体看语言有味道,在情绪笼罩之下,状态没的说。
时有杂质,与主题无关的东西。
个见参考

走遍网路,鲜有真诚的点评和交流,感谢老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郎 发表于 2018-6-28 10:52
◎我们的房子

打夯的  站在夯道里

不要后半部分,就成了“点式”诗歌,诗歌为一个点而整体布局  推进
显然,我没有这个点。
我只想表达,最初的样子。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渔郎 发表于 2018-6-28 10:52
◎我们的房子

打夯的  站在夯道里

     另外,我想提出的观念,诗歌还有“点式”与“复式”之分,“复式”往上就是”神性“创作了。“神性”创作,因为立意庞大,视角更广,为常人所不能逮。“点式”诗歌,简单说来,就是整体意思能落到一个点上,这个点,读完之后,读者一般
都能感受到。这和主题先行, 又不完全相同。比如以下两首诗。
      
          亲人
                  
                          作者:雷平阳

        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因为其它省

  我都不爱;我只爱云南的昭通市

  因为其它市我都不爱;我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

  因为其它乡我都不爱……

  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

  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

  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

  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

《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支流》——雷平阳。我更喜欢的还是后者。因为你无法从诗文,总结出诗歌的着落点。这是研发药品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一枚药丸。

再举两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更喜欢这种“云深不知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4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