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官亲民 于 2018-10-17 14:50 编辑
尚冷春王时发岑, 花开逸俊现黄林。 迎春为友能葩放, 才请东风先垫金。
注: 迎春花,别名迎春、串串金、黄素馨、金腰带、金梅、小黄花、迎春柳等,木犀科落叶灌木花卉,直立或匍匐,高0.3-5米;枝条细长,呈拱形下垂生长,长可达2m以上;侧枝健壮,四棱形,绿色。三出复叶对生,长2—3cm,小叶卵状椭圆形,先端锐尖或钝,具短尖头,表面光滑,全缘,有叶柄;花单生于叶腋间,稀生于小枝顶端,花冠黄色,径2-2.5cm,花冠管长0.8-2cm,宽3-6mm,向上渐扩大;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锐尖或圆钝;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2室。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花期正月至三月,可持续五十天之久。《本草纲目·迎春花》「集解」时珍曰:处处人家栽插之,丛生,高者二三尺,方茎浓叶。叶如初生小椒叶而无齿,面青背淡。对节生小枝,一枝三叶。正月初开小花,状如瑞香,花黄色,不结实。迎春花供观赏;花、叶、根都能入药,能消肿解毒,治肿痛恶疮,跌打损伤;花能解热利尿,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迎春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大多生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坡灌丛中,北京可露地栽培;在华北地区和河南鄢陵县附近地域均可露地越冬。迎春花的栽培历史已历千年;明·王世懋《学圃杂疏·花疏》中曾记曰:“迎春花虽草木,最先点缀春色,亦不可废。”《本草纲目》、《滇志》、《植物学大辞典》、《贵州民间药物》、《广群芳谱》、《汝南圃史》、《花镜》等典籍也对迎春花有记载。吟咏迎春的诗历代都有优秀之作:唐·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宋·刘敞《迎春花》: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宋·韩琦《迎春花》: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迎春花原产中国北方,自生于高山灌丛或岩石缝中,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均有广泛分布,其它省(区)亦广泛栽培;河南鄢陵全县均有栽培生产;山东、北京、天津、安徽等地都有使用迎春作为花坛观赏灌木的案例,江苏沭阳更是迎春的首选产地。中国的迎春花从十九世纪传入欧洲后,很多国家都有种植,他们对迎春花凌寒绽放的特性很是欣赏,赋予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认为是美好和幸福的象征。在德国迎春花被称为“钥匙花”。现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冬末春初之时,花神召集百花,商议当此冰雪还未融化,北风还在呼呼的吹着,一切都瑟缩在寒冷的梦中之时,谁愿踏着刺骨的冰雪到人间去,向人们预告春天呢?百花默不作声,唯有一个小姑娘毅然站出来说道:“让我去,好吗?”她穿着鹅黄色的裙子,娇羞而自信。花神深为感动,同意了她的请求,并送给她一个美丽的名字---迎春。迎春花就这样不畏严寒,只身前往,第一个来到人间,预告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将希望和美好的祝愿播撒人间。相传战国时期,吴国灭了越国,越王勾践为复国,选派了越国美女西施到吴王宫中卧底。经过数年卧薪尝胆,艰苦奋斗,越国终于灭了吴国。西施大功告成后与其少女时的恋人,越国大夫范蠡春游太湖。当时正值迎春花盛开时节,范蠡折下迎春花的一条长枝,围在西施腰间,西施高兴地喊道:“真像条金腰带啊!”从此,迎春花就有了“金腰带”的雅称。金腰带是古代官职的标志。迎春花虽然没有梅花那样位列花谱首位的荣耀,但是它早在梅花烂漫盛开之前就已经悄悄地开得朵朵金黄,缀满枝条了。春临大地,真正最先绽放的是迎春花,故人们称赞它为“初春使者”,是生命、希望和活力的象征。迎春花也有“东风第一枝”的美誉。一串串金黄色的小花,在早春料峭的寒风中如璀璨的金星一般缀满枝头,非常可爱;一朵朵盛开的迎春花也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喇叭,在为迎接春天的到来演奏欢快的乐曲。迎春花对于中国冬季漫长的北方地区,装点冬春之景意义很大,所以在园林绿化中宜配置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房屋周围栽植,可供早春观花。迎春花、梅花、水仙、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虽不及梅花的疏影横斜,兰花的幽香清雅,却是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能随遇而安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更使人敬重的,它还是一种极有意义的花,百草在它的名唤下苏醒,百花在它的催促下开放。迎春花花语是相爱到永远。河南省鹤壁和福建省三明两市人民选迎春花为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