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小杨柳

每日一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13日
说说尼采,尼采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之一,记得我在上高中三年级的时候,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泰戈尔的散文诗全集,一本是北大教授陈鼓应先生写的关于尼采和庄子的比较。这两本书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特别是后者,让我对尼采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他的大声呼喊“上帝死了”,他的重新对价值的评估,他的权利意志、超人哲学,以及他的精神三重变,都无形中影响着我,改变着我。我喜欢尼采更多的是喜欢他身上的一种叛逆精神和战斗的勇气。可惜那本书现在已经丢失了,不然将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书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14日
先简单的说尼采的一生,他出身在宗教背景的家庭,但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上大学之后就主张无神论,后来成为彻底的无神论者。他的身体不好,看起来苍白而虚弱,但是思考的非茶馆内深刻,看人目光如刀,似乎要看透人的心。尼采可以说是天才,二十五岁尚未拿到博士学位时,已被聘请为文学教授,然而他的哲学背景却使他同时遭受哲学界和文学界的排挤,在加上本身口才不好,个性又相当愤世疾俗,导致他的教学生涯并不成功。所以他狂妄的说:我的作品是给200年之后的人看的。他说了,也做到了,还没有等到200年他的思想就影响了全球,所以他是伟大的,也是我唯一的一个景仰的人类社会中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15日
“上帝死了”是尼采最著名的格言,这句话的用意是批判基督宗教,而有着“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含义。当时的西方文化不能离开基督而存在,上帝原本是道德的基础,但是人们奉行道德却成了虚伪,这也是人性之表现,所以尼采站出来打倒上帝,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上帝是存在的,那上帝就应该是有生命的。他看不惯这种打着上帝的名号的虚伪和浮夸,所以就宣称“上帝死了”。他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经过了深刻的反省后的结果,我们知道,如果没有信仰就无所谓背叛,由此可知,宗教本身就未能使信徒免于人性的弱点,因而遭至批判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16日
尼采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权利意志”,这里的权利不是政治的权利,而是一种广义的权利,这是很容易让人误会的。在他看来,宇宙里任何生命,只要存在,就会表现自己本身的生命力,而权利意志所指的就是这种生命力的扩张状态。这种哲学思想放在人身上,就演变成“超人”。尼采认为,人类只是桥梁,一边是动物,一边是超人,而人的生命应该从动物这一边做到超人那一边,这种思想也正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吻合。他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超人,就是拿破轮和歌德的结合体。拿破轮是在有形的世界获得的成就,而歌德则是代表的精神方面,在无形的世界的精神表现,这两者的结合就是“超人”。
发表于 2005-5-2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呵,来读日记,跟着学习。
辛苦的杨柳,下次一定不要空的太久,补起来费劲。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17日
“精神三重变”是尼采的又一哲学思想。在我看来他是在给人定义。精神三变是指:从骆驼变成狮子,从狮子变成婴儿。骆驼是沙漠之洲,是忍耐负重的象征,而狮子是战斗的象征。当人有了这两种精神之后就变成婴儿。婴儿是人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在人有了忍耐负重的精神和战斗的精神之后才能称之为人。这就是我所说的给人定义。我每次读到这三重变的时候就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驱使我鼓励我,忍耐和战斗也是人的最初的最本真的东西。这就是尼采的伟大之处,他把人定义了。在我看来,很多哲学家都在讲人的存在问题,但是还没有那个哲学家讲什么是人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18日
现在再来说说我喜欢的另一个哲学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是的国哲学家,他的一生虽然有参加纳粹的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但是他的思想却是影响深远。《存在与时间》是受到研读和讨论的当代经典。他虽然否认与法国哲学家萨特属于同一阵营,但是大家都将他们归为“存在主义”的名下。海德格尔所关心的是“存在”本身,他所说的是人的特性在于对“时间”的意识,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变过程中,觉察了时间一去不返,人也可能浑噩的度日子,这时立即认识了自我选择的迫切性,人若真诚地面对自己,就会面临存在的关键,就是存在是一个人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存在莫不关心,陷入讲废话和摸临两可的处境,活着就像在应付别人,好象自己永远不必真诚面对自己似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19日
海德格尔最著名的是“此在”论。即“存在者在此”,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在此时此地的当下是开放的,让人有机会作出选择。由于时间的流变,并且最后必须对死亡的空无性,人生可能沦于幻灭,因此人的生命出现忧虑之感。面对空无,人不能逃避,必须采取里窗。“此有”一旦选择自己,就因而属于自己,也就成为真正的生命,可以形成开放的管道,让“存在”展现。海德格尔说:“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当人面对死亡时,实在没有理由再虚伪了。
发表于 2005-5-29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走近哲学可以让我们清醒
超人,精神三重变,人生三绝望
沉思中......
发表于 2005-5-29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人生就是感悟。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20日
再来说说我喜欢的另一个哲学家:萨特。萨特在当代思想家中,以无神论作为号召,他反对宗教反对信仰,公开宣称上帝已经死亡。他的宣称是对尼采提出的“上帝死了”进行深入解说。萨特的目标是要克服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论思想,还要避免走上唯心论的窄路。在他看来,一切现村与既成的事物,都是“在己”,意思就是“在那里”,急偶存又无目的可言,这些东西若想获得意义,则必须依赖“意识”。那么意识是什么呢?意识就是“为己”,意识是自由的,萨特说“人被判决为自由的”。自由带来责任,也因而产生焦虑,因为生命是意识的不断活动,永远也无法确定。由此,萨特的悲观倾向则由此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21日
现在我来说说“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就是在运作“存在”这个动作时,我们尚未成为“自己”。我们必须先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才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一个人选择自己的可能性,最后才使自己得到所选择的内容,每个人都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选择,选择之后才会得到结果。由此可知道,一个人的本质是在选择之后得到的结果,如果没有先作选择,永远不会有后来的那个结果,“存在先于本质”表达了人类独特的特色,由于描绘的生动,所以,人们一提到存在主义就会想到这句话。它也显现出个人抉择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做抉择,就根本没有本质可言,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别人安排的,他只是接受。一旦接受成了习惯,本质就是虚浮的,因为这等于这个人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也就是从来不曾认真地考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5月22日
“存在先于本质”非常生动的表现出人的自由以及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特色。但是他同时又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意识的空无化”。上帝死了就等于要让人变成上帝,变成绝对的主宰,拥有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然而人的意识基本上有一个特色:意识的目的是要达到意识的内容的。萨特善于把人平常心中非常微妙的细致的变化,包括怀疑、失望、难过、兴奋、期待这些感受,加以夸张、放大描写,当人们看到这些描述的时候会觉得很有趣味,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受到过现象学的启发,希望通过描写的方式使一样东西真相呈现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实在是不想在写了,太累了。
发表于 2005-5-29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记

非常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 20: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