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80|回复: 5

绝望的哲学意义 —— 萨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0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永别的仪式
——这个世界毫无意义(让 保尔 萨特)

(1)、生平
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于1929年毕业于被称为“哲学家摇篮”的巴黎师范学院。1933至1934年间至柏林的法兰西研究所研究现象学,以后陆续发表四篇论文:《自我的超越》(1934年)、《想象》(1936年)、《情绪理论大纲》(1939年)和《影象论》(1940年)。二次大战爆发以后,他于1938年应征入伍,1940年被俘,在德国的战俘营里研读了海德格尔的著作。1941年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受到人们的欢迎,被称作“反对附敌的哲学宣言”。1945年创办了著名的《现代》杂志。在1946年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中,他又更具体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现实社会意义。战后他思想左转,信奉马克思主义,但不参加共产党,只做共产党的同路人。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与共产党分道扬镳,但仍坚持左派立场,反越战,反苏联侵略。1960年发表《辩证理性批判》,此外,还写了大量剧本和小说。1964年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不接受官方的任何荣誉”,“不愿意被改造成体制中人”。萨特反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但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他于1959年访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赞扬中国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是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他还多次在法国发表文章,赞扬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他支持学生运动。晚年写《福楼拜访》。萨特与他的同学、著名的女哲学家西蒙·波伏娃是终生情侣,但没有结婚,他生活简朴,独自住在巴黎拉丁区,常在咖啡馆与人聊天。他逝世时,巴黎五万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纪念这位象征时代精神的哲学家。
(2)

我看见他丑陋的脸蛋,被他的好朋友用独特的眼光筛选成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面孔的时候,那是1982年,也是,夏天。
往前把时光推向1971的某一天,萨特同养女和一个女友万达一起去度假,而波伏瓦和另一个朋友去意大利。他们分别的时候波伏瓦显得十分伤感,而萨特用他变形的脸推出了一个无法形容的微笑,他说:“那么这是永别的仪式了”。这句话终结了,他们漫长的超过一切肉欲和道德拘束的伴侣生活。萨特走了。但他回来的时候,人们误认为是褥疮的“炭疽”夺走了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世界的灵魂。这一切我是在1986年,波伏瓦的《永别的仪式》的汉译本的出版。当时,我对萨特没什么印象。也像其他人那样按照教科书的结构来阅读,萨特,然后说(当然是对自己)噢,存在先与本质。这就是他了。只是,当读到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油然对萨特产生好感。所以,从此每当艰难的时刻我都要读萨特,令人荡气回肠的传记,这个也只有波伏瓦才可以写的出来。这样的美和真实。以至于后来我每当见到关于萨特的书就买回来,而后又发现重复了,但是,抚摸着那些书(虽然里面很多都是阶级眼光来剥离的)我会得到片刻的安宁。
黑格尔的世界是数学的世界,读黑格尔我会很累,但是又不得不佩服这个老头子清晰的思维方式。哲学史讲演录是一部完美的书,只要有耐心,或者足够的智慧。但是,我头痛黑格尔也有我个人的原因。就像当年,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外语(日语)不及格,而面对日本聘请的一个和蔼的女老师面前我脱口而出:“小鬼子踢过我爷爷的屁股,我为什么要学?”。用这种幼稚可笑的玩笑使我们外语老师哑口无言。幸亏日本人好像也没怎么学会我们那种告密的本领。事情过去了。但是,当时我的这句使得我在校园里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明星。人们都从我身边走过,然后,说:“就是他”。然后男生会回头喊:“哥们,真绝!”而女生呢,更多的咯咯笑着走了。跟这个一样,我在毕业后到某校任教,第一堂课就是辩证法。自然引用黑格尔,而当时我由于紧张把 黑格尔 念成 黑格日。由此我被学生们奚落了好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不太喜欢黑格尔,就因为 尔 和 日的读音,我这人就这样。
因为用波伏瓦的眼睛,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超越女子不可作哲学的先验界定的人。
而她之后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所以,我也常常想,难道女子不习哲学有它的道理么,不得而知了。
读萨特,势必要读两个文章,一个是恢宏的“存在与虚无”,一个是著名但是薄薄的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在这个演讲里,萨特定义和界定乃至分离了自己与哲学界尤其是海德格尔、胡塞尔们。当时,听他的演讲的很多都是女性,而演讲完后,高跟鞋堆了一大堆,人们甚至哭泣。这个无不与萨特的人生有关。一个文学的哲学家。
就是在今天,回顾《存在与虚无》的时候,那个描写咖啡馆的场景,不知道,造就了多少文学派系,数不清了。包括布吕东们——未来主义的先锋。
我们在艰难的时候,读懂萨特,那样或许少一些烦忧呢。

二、存在者说

(1)、先说书
我的电脑桌子很小,立体式的,因为组合搭配的缘故,屏幕前面的狭小的台面上容不下许多东西。一盒烟(廉价的谢尔顿,还是从口岸走私进来的)一个我经常像灵魂一样凝视的水晶球。再就是三本书给我灵感的源泉,如果我有过灵感的话:一本是白话《金刚经》(附:心经),一本凯恩斯的《通论》和一本《存在与虚无》,其他书
这几年就搁在书架上,有的好几年都没再翻过,比如我现在抬头望上看去《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史记》、《资治通鉴》都高高的摆放在佛龛的下面。其他一些书随时用的资料书,文学书籍都在地毯上扔着。所以,我们如果有缘分,能见面的话,会大吃一惊,这是进了什么地方?!到处是纸,到处是随意丢下的纸条,上面记录了一些什么,我自己都忘了。所以,我的一个朋友有一次在酒桌上半开玩笑的说:你那是废纸收购站。我最喜欢的是看着水晶球发呆。或许我太迷恋于那种神秘的东西。看见水晶球就会想起那个著名的预言家。同时。联想起世界和自我。我过去没有这样的习惯,但是看了川端康成先生的《美的存在与发现》后他那种对美的独特眼光吸引了我。尤其是他描写的夏威夷的某酒店里,堆砌的玻璃杯子看到了整个日本文化的历史,尤其是文学的美。1993年在国防大学参加一个培训的时候在琉璃厂的一个地摊上发现的。很精致,没有任何杂质。我喜欢没有杂质的东西,包括人和物。
存在与虚无也是前门大街的商务印书馆读者服务部里买的。淡黄色的书皮上印刷了希腊的雕刻,很精美。陈宣良等翻译的三联1986年的版本。翻开书我就开始迷惑。因为在书的几乎每一个页面上我都写了很多错别的笨拙的词汇,或者用红蓝铅笔划了乱七八糟的杠杠。今天回头看来有些惭愧后也觉得骄傲。看来毕竟我读过了。因为过去读文学书籍一般来讲比较快(迷恋网络前),一部长篇小说从晚上6——7点开始读,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大概也就看完了,只是没有抓住精髓。就有如我自己没能抓住自我的精髓和人生的精髓,而滑溜在边缘地带。
但是,看《存在与虚无》我记得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这恐怕是准确的。我连阅读自己都没用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而这部书用了,却也越看越迷茫,越迷糊。书一共是809页,我喜欢带8的数字跟大家一样。809页的内容,三年的时间。这是我和这本书的缘分吧。所以,后来一位同事说他要读哲学的时候,我又拿出了调侃的面孔对他说:读哲学必须用三个步骤。一、哲学书不能从第一页开始读;二、哲学书不能一下子读完;三、热爱生命你就不要读哲学。
(2)、存在是虚无的么
一切都会开始,而且偶然的开始,然后,并非偶然的延续。其实法国人并不善于抽象思维、思辨能力,法国人都喜欢感性的东西,比如巴黎的美味佳肴,卢浮的馆藏珍品。绘画歌剧和浪漫的海滩以及文学。他们适合这个;而德国人则不同,他们的血管里就有先天的穷折腾自己的本领,他们善于抽象思维,而且翻开罗马以来的所有哲学名家无不与德国人相关联。他们严谨,受纪律,强悍而明确。
是萨特打破了这个(并非绝对)界限。他迷恋胡塞尔,海德格尔和中国的禅宗的一些学问,终于完成了《存在与虚无》在争论中有一次明确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幸福的人应该思考着。
翻开扉页,萨特依然用法国式的传统和浪漫题写了《献给————卡尔到尔》(海狸 castor,也就是波伏瓦的昵称)。欧洲人都有这样的传统,也就是每当一个艺术品诞生的时候,总要献给什么什么人,这大概是过去文人都要得到贵族的资助,而后,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开始的某种方式。
整个书分四卷:从导言到结论一共是12章的内容。分别为
导言。。。。。。。。。。。对存在的探索
一卷。。。。。。。。。。。虚无的问题
二卷。。。。。。。。。。。自为的存在
三卷。。。。。。。。。。。为他
四卷。。。。。。。。。。。拥有、作为和存在
这种结构从伯拉图以来是很少见到的,因为,人们越来越推崇逻辑的作用,所以,书不是在自己感悟的情况下写的,而是在画好图纸,找来一些泥瓦匠,按照设计模样盖出来的。因此,我极为赞同我国一位著名的建筑学家曾经说过的话:建筑不是房子。是的书不是词汇的结构的准确,而是内容的丰富。形式的美往往会对内容的丰满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就像一个老师讲课一样,他讲的怎么样?!人家问。我说讲的很好。但是让我说他讲的那些方面好的时候。我自己也答不出来。大概是这样。
这书的结构和韦伯的那本书类似,都是用简练的,意象化的词汇表示出来。这对一个西方人来讲,肯定在某个程度上接触东方文化。要不拖沓的拼音文字不会有这样的美。
萨特认为现象就是本质。书中贯穿了一个词汇即“自在的存在”或许在翻译上有差距,有些书不这么讲,但是意思是一致的。这本书试图说明一个问题:人的实在。通俗的说就是一个单独的,活着的人。他用意识,意会,自为存在,逃避自我,叛逆,否定,虚无,缺陷等词汇来延伸和诠释这个概念。只有单个的个体才是人性的流露者,体现者。而一般意义上的人,抽象的人是毫无意义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而是先自己的本质,你就要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体验来达到。
比如苦恼、晕眩(呵呵,这可不是QQ里讲的 晕)、恶心、羞耻、悔恨、病痛(例如非典)欲望、爱情、憎恨、敌视、别离,烦厌等特征来表现,并逐步完成自己。他也不厌其烦的一再重复这些名词。他说,人的现在是先在,未来是虚无的(我的理解)。也就是你是一个学生,你想成为诗人,但现在你作为学生的本质决定你的一切上述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在就可以体验作为诗人的那种存在状态。所以,人是自己界定的,单独的,孤独的,毫无用处的,多余的人(加谬巧妙的表现了这个在“多余人”里)。因此,他把存在(一元论的,在萨特那里几乎也许不能有二元论的思维,那是愚蠢的和可笑的,呵呵)放在三个语词环境里探讨。那就是:
1、存在存在
2、存在是自在的
3、存在是其所是。
萨特说:存在必须是自在的,也就是自己存在的,不依赖任何其他关系。比如我只能自在于自己的里面而不会跑到衔杯、碳酸、夏夜的自在一样。所以他说:“存在不是与自我的关系,它就是自我。。。因为存在充满了自我本身(呵,简直是诗歌呢)”而后毫无道理的,你不要问这样一种问题,那就是我来自何处?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只有自在(就是平常哲学家们解释萨特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认为自在就是客观存在。其实萨特说的自在是,失去意志的,能动性的,丧失自我的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所以,人们很容易用辩证唯物论套用,然后说:自在就是自然界。是物质世界。可是,萨特说的,自在包括意识本身。它脱离了控制或者丢失自己后,就像迷路在沙漠里的人,他会变成自在。
自在就是虚无的。因此,第一问题的后面紧跟着第二个命题:虚无了。
或许因为翻译的关系,人们常用一个词汇,那就是“考问”。这是存在与虚无的连接链,就如同超级连接一样。他连接了被问的和问话的关系。
通俗的说:一个小孩子问你许多问题,那么这当中既然有问话的就会有不知道的原因。我问你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本身是荒谬的,一个单个的人怎么可以问另一个单个的人:什么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萨特说:凡是问题都假设否定回答的可能。因此他说:问题面临三种否定:
1、回答可以是否定的。
2、既然有人在问,那么存在着“不知道”,从主体(比如疯子那样莽撞的简单)来讲他是不存在的。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不存在,不存在所以虚无。
3、既然有问,就必有回答。而回答总是被假设为真实的。所以,当我拿着《百年孤独》问夏夜:这是信息经济学么?那么我得到的答案必定是:这不是信息经济学,因为。。所以。这样的。这样的答案。
所以,存在与虚无开始还没关系以前,是毫无用处的,就像我拿着一本书准备问,但是我不知道问谁,谁在对面,谁是存在。所以我的存在和将来要出现的回答者之间必须有关联才可以。
就好像一座房屋倒塌了。那么这座房屋对老妖来讲是不存在了。但是萨特那个小老头却说:这只是现在倒塌的房屋代替了完好无损时的房屋。而这种代替必须用一个人的眼光来体现,比如,我看到了房屋的过去和现在,所以,我会说,倒塌的房屋不是过去的房屋,是废墟。但是,萨特却说:倒塌,都是一个目击者在描述,而这就是存在与虚无之间的联系。
再比如。我去惠州电视台去找衔杯,可是当时衔杯不在电视台里。
这种情况下回出现:要么我离开电视台找到衔杯,要么,就在电视台呆着,而衔杯找不到了。要么电视台否定杯子,要么杯子否定电视台,这就是存在与虚无。
这就是萨特理论的核心。
归纳一下,必须掌握三样东西。
1、自在(比如简单的,庸俗的理解为自然界)
2、虚无(被否定,主要是意识)
3、上述二者之间必须发生关系,那就是“考问”,无非是说,主动的,先入为主的思考。
所以,萨特认为:英雄是自己成为的英雄。懦夫是自己的懦夫。没有什么原因,也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通俗的说:你是英雄也不过是在当时当下(现在)是英雄,而过一个小时(也许是一秒)你就会成为狗熊。所以,人们所期望的、建立的、保持的,留恋的那些东西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萨特把存在分为两种:一是独立于意识的“自在的存在”,即物的存在;一是不能独立于“自在的存在”而须不断地缠住它的“自为的存在”,即人类意识的存在。萨特认为:意识本身空无内容,它只是一种“借用”的存在,即它只能通过一种虚无化行为从自在的存在中产生出来。萨特所谓的“虚无化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意识本身就是虚无,虚无的力量是一种否定性的力量;
二、没有意识的作用,一切物的存在都是死物,而人关于某物的意识就是从对物的存在的否定中产生出来的。
在萨特的存在论中,物的存在在没有与意识发生意向性关联之前完全是堕性的,可以视作某种多余的东西。然而,偏偏是这种“多余的东西”又为人类意识所依赖。人类意识必须借助于物而产生(萨特把它称之为“借用的存在”),意识一旦产生,物的存在即被否定。萨特的意思是说,人关于某物的意识与某物是不同的。萨特藉着他对两种不同存在的分析,进而认为:既然意识的存在是一种从虚无化行为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它包藏着一股否定性的力量,那么,它的存在本身当然并不可靠——对物的否定,也就是对意识本身的否定——这意味着,从否定性的行为中产生出来的人类意识本身没有存在的基础,最终只能返归虚无。由此,萨特关于存在的不幸意识已经暴露出来。
萨特认为,人类意识的存在是人存在的本质。这即是说,人是不同于物的,人唯有作为“意识”而存在方可称之为人。然而,人类意识本身却空无内容,因此,作为意识而存在的人必须不断地缠住某物以攥取存在,否则就是一片空白。人类意识的存在,即人关于某物的意识,是由“攥取”而得来的存在,它需要人在意识的意向性关联中予以维持,这意味着:人与物的关系一旦中断,就会即刻归于虚无。
萨特认为,人存在的中心就是虚无。
按照萨特的理解,人的命运是这样的:人每一次攥取存在的行动(即人通过意识的意向性关联与某物发生关系)最终还得归于虚无。这即是说,人在每一次存在(即意识的存在)之后注定要归于毁灭(即意识的存在在瞬间化归乌有)。
从以上对萨特之存在论的简略分析中可以看到,他的“虚无”观具有独特的内涵。表面上看,萨特所说的虚无与实存的死并无关联。然而,若对萨特的虚无观作进一步的探究,就会发现,萨特所说的虚无其实是与实存的死具有内在关联的——只是这种关联要到最后才会显露出来。
注意,这里所说的“最后”有两层意思:一、意识总是在瞬息之间发生与消亡,它与凝固的、确定的物的存在不同。藉此而言,意识既在发生的当下即已消亡,那么,人在每一次作为意识而存在的当下也就是潜在的死——这种“潜在的死”即虚无——它无疑要对人的存在构成威胁,它催逼人去行动,去缠住某物以攥取存在来填补存在(即人类意识的存在)的空虚。显然,人迫于虚无的威胁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必须不间断地进行,即人的存在唯有在无休止的反抗虚无的行动中予以维持。二、实存的死是人类意识的最终丧失。死,作为人类反抗虚无行动的终结,标志着“渴望存在”的人,其一生,必以失败而告终。
萨特在《我的自传——文字的诱惑》里说:“无神论乃是一项长期而残酷的事业:我认为我是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了。”萨特确是一个决不妥协的无神论者,但他对存在的残酷性的看法却与基督教毫无二致。虽然他这样说过:我们不能想死,不能等待它,也不能把自己武装起来对抗它。然而,通贯萨特一生的渴望,即对存在的渴望,实质上不就是对死亡的反抗么?——他不过是把死亡(即他所说的“虚无”)以及人对死亡的反抗(即反抗虚无)内在于人从出生到死的整个过程中而已。
萨特的思想有极阴暗的一面。他终生从未放弃过攻击宗教,但他的攻击却不能越出问题文化的范围。他的存在论依然充满问题意识。萨特与一些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不同,他要断除人与上帝的一切联系,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表面上看,萨特没有问题困扰。他认为:自在的存在在逻辑上和本体论上都先于自为的存在,而自在的存在是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的。由此,萨特否决了人对存在的终极原因的追寻。注意,他的否决是在问题文化的范围之内作出的,因此,它必然要产生严重后果。萨特很清楚这一点——但他“选择”(即不因存在没有其存在的理由而拒绝接受之)了存在,虽然存在本身充满问题。萨特对问题的否决只是使问题成为潜在的问题,问题的消极影响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实际上,萨特是愿意看到存在有其存在的理由的,但按照他对存在的理解,却实在找不到这样一个“理由”,为此,他唯有断然接受存在——尽管它极其残酷。若不,他怎么会对存在产生不可驱除的“荒谬”(萨特认为存在是荒谬的,他的这种看法就来自存在之无根由)之感?
问题意识在萨特的实存分析中随处可见,问题在他的思想核心里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影响。
萨特对问题的态度与基督教的态度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他无意于解决终极问题,因为他认为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的。试问这种不同从根本上说又有什么差别?
萨特把问题撇到一边。
由此,萨特把他对作为“问题存在”的人的关注转移到人“被给定的”实存境遇中。
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们虽然在对存在的看法上有许多互为歧义之处,却有一个共识:存在是被给定的。他们对那个“给定者”不再象传统那样予以热烈的关注,恰恰相反,他们关注的焦点是“被给定者”即人的命运。
萨特认为:人是被毫无理由地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发表于 2006-5-10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望的哲学意义 —— 萨特 

问好“阿莱妮 ”
   你总是能带来“有深度的问题”,让我思考啊!
发表于 2006-5-10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望的哲学意义 —— 萨特 

萨特,一代人的精神情人.他的哲学信念,关于存在的意义与生存的责任值得我们领会与学习.红!
问好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0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5-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望的哲学意义 —— 萨特 

这样的东西应该多带来啊/带来思考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望的哲学意义 —— 萨特 

我会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0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