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74|回复: 4

血不曾冷 风孰与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血不曾冷 风孰与高
-------于谦祠瞻仰记
  
    在火红的七月的一天,我们来到了三台梦迹的一处颇具古色古香的祠院,这就是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谦祠。
    说起于谦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他那首“石灰吟”更是妇孺皆知,于谦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走进于谦祠,迎面而立是高3.2米的于谦塑像,安放在饰有朵朵浪花的基座上,于谦神情刚正坚毅,体现出他那“血不曾冷 风孰与高”的英雄气概。背面辅以徐向前元帅所书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作。上方悬挂乾隆皇帝所题“丹心抗节”的匾额。四周墙面为大型浮雕式壁画,刻画于谦对于明朝具有“再造之功”的两个主要事件“土木堡之变” 和“北京保卫战” 的有关场景。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
    明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刺部大举南侵,边关告急。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怂恿下,率五十万大军仓猝亲征。在河北土木堡被瓦刺骑兵四面包围,明军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皇帝被俘,朝野上下,一片慌乱,人心动摇,翰林侍讲徐埕扬言南迁京都,在此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大声抗言“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的正确主张得到皇太后及群臣的支持,升任于谦为兵部尚书,总督军务,积极备战。于谦同时本着“社稷为重君为轻” 的信念,拥立  王为新皇,以粉碎瓦刺挟持英宗犯边的阴谋。在瓦刺挟持英宗卷土重来,直逼京城之际,于谦不畏强敌,陈兵京城,激战九月,大败瓦刺军,使其溃退塞外,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使明朝转危为安。
    于谦清正廉洁,仕途中最忌官场应酬,每次返京上朝总是不带一物,人说你不送金银珠宝,送些土特产总不为过吧,于谦笑着写下了“手帕磨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以应答那些人。直到于谦受陷被抄家时,人们仍发现于谦“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
然而,1457年英宗发动了夺门之变,于谦又被以“莫须有”罪名,在北京惨遭冤杀。时年六十。逾年,归葬西湖三台山麓。就是今天的于谦祠所在地。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于谦的历史功绩和爱国主义豪情和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必将同秀丽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万古长青。

发表于 2006-4-2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不曾冷 风孰与高

问好,学写了。
   
      不知道问什么,我是最不会写游记的,尤其不会写人文景观的灯游记!
      
      于谦,我敬仰。
发表于 2006-4-2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不曾冷 风孰与高

楼主从于谦祠落笔,
重墨泼在了于谦生平的功绩与清廉的为官之风上
原来只对那首石灰吟熟悉,现在对于谦又多了一份敬重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不曾冷 风孰与高

谢谢楼上二位点评,写游记,我也是初次体验的.呵呵.
发表于 2006-4-2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不曾冷 风孰与高

问好虫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6 0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