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飞狐子在 2006/04/01 07:46am 第 3 次编辑]
《感受生活》
文/飞狐子
中年以后才对文学产生兴趣,所以算不得作家,充其量算个读者,至于写“诗”则更是近两年的事了。
195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赵家井村一个贫苦的小山村。由于姑姑嫁人时换得几亩薄地,所以土改时被化作了“下中农”。其实非常穷困,即便今天,在同族中我也算是学问最高的人了。自幼理想是科学家或工程师,因而很讨厌文学,认为那不过是文人们闲暇时的游戏罢了。所以当1977年被华北石油学校师范中文专业录取时,深感意外和无奈,没有一丝喜悦。学中文是最让我头疼的事,自然也就学不到什么东西。毕业后被分配在华北油田第三采油厂教初中语文兼班主任也是让我头疼的事。1987年终于转行,至今一直从事我热爱的技术工作。
然而人过中年后,不知怎的渐渐地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不但喜欢看,还常常有写的冲动。也许是由于生活节奏太快的缘故,便喜欢看短小精炼的诗歌、散文、杂文等,也喜欢用这些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当年学中文为了完成作业差点落下头疼的毛病,而如今常常摸着黑记下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或者熬夜疾书,却并没有痛苦的感觉,完全沉浸在快乐当中。如果说信手写的一些东西能称作“文”或者“诗”的话,那完全是源于对生活的感受。
1960年闹饥荒,七个月大时被母亲背着逃荒流落到内蒙古,在牧区渡过了童年时光,并上了两年小学。1969年秋在文革的动荡中又举家迁回了原籍。母亲常常说:那会儿,头都抬不起来啦,要不是去内蒙,你早就饿死了!我想,那时的我一定是枯瘦如柴的身子耷拉着硕大的脑袋颅扒在母亲背上的,就像电视上看到的非洲难民的儿童一样吧。因此,我热爱和感激并且时时怀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内蒙古大草原。
我自以为,我对文学不敏感,缺少文学细胞和才华。我当年师范的同学有许多成为记者、编辑或作家、诗人。但对我却没有多少诱惑,我一直平淡而平庸地活着。而岁月让我收获成熟和衰老,也让我收获生活的经验和丰富的阅历。于是过去的经历,包括一生辛劳早逝的父亲和从小孤苦伶仃的母亲,他(她)们的生活经历便都成了我的财富,并且时时在脑海中激起波澜,产生写的激情。这种激情进而扩展开来,使我不但对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环境的、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问题进行思考,也对身边耳闻目睹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从而感悟了一些道理。最初只是一种记录下来的冲动,久了便觉得是一种责任,并且有一种不写出来就不痛快的感觉。有时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两三年下来竟写了几十万字。尽管大都算不得“文”或者“诗”,但却是一种沉甸甸的收获,因而我感到充实和满足。
写“诗”我真的是外行。但有时我感到生活本身就是诗,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感悟。当然,刻意追寻是不行的,只有能感染自己的东西,才有必要写下来,才有可能感染别人,真诚是诗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真诚地热爱生活,生活就会给我们启迪,一些令我们感动的、快乐的、愤怒的、忧伤的生活都是诗,我们应该记录下来。流传千古的名篇,无一不是作者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我常常觉得,把震撼自己的生活用诗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诗。信手偶得的小诗一首《诗人不需要才华》,就是写了这样一种感受。
《诗人不需要才华》
有一天,一个庸人
用笔,写下了几行文字
记录下了,他流动的心迹
有人说那叫诗,很美
于是,便成了诗人
诗人不需要才华
只需要一颗感悟生活的真诚的心
当然,诗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要想让别人通过读自己的诗来感受自己的思想,首先就要让别人读懂自己的诗,那些别人无法读懂或只有少数学者才能读懂的诗,势必影响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所以在潜意识中,我不喜欢过于朦胧过于晦涩的诗,让人绞尽脑汁地去推测诗的寓意,实在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生活节奏很快的人们,都需要放松,自然不愿意再为读诗费脑劳神。应当说,浅显易懂丝毫不会影响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据说白居易做诗力求“妇孺皆知”,但他却是名垂千古的大家。还有,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孤藤,老树,睧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古典名句名篇如无一不是浅显易懂的,但其给人的美感却是无以伦比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等都尽乎平静的叙述,却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相反,如果说一首诗过于直白会缺乏艺术感染力难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话,那么,一首过于晦涩的诗不但使人如坠雾中不知所云,更谈不上美感,反而是对读者的精神折磨了。这多少有点像当今的某些歌星(或歌),自己在台上摇头摆尾、闭眼陶醉,可是除了嘈杂的音乐外,实在是听不清他(她)唱的是什么,除非你不眨眼地盯住字幕,且前提是你必须认识字,还要有个眼神。听歌到了这种地步,怕是怎么也找不到艺术的美感。这样的歌或歌手也许能红极一时,但终究会是短命的,会被时间遗忘。而像《军港之夜》《彭湖湾》《蒙古人》《青藏高原》等一大批优秀歌曲之所以百听不厌久传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歌词好能打动人,曲子的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当然也与演唱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只需要“听”不需要“看”的歌,即使你是文盲或者盲人也会被打动。你不但可以感受它的音乐旋律的优美,也能听懂歌词中的每一个字所传达的思想,绝没有让人似懂非懂的感觉。我想这也许正是其魅力所在吧!
我这样说,绝不是反对探索诗歌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只是觉得无论如何“先锋”首先要考虑如何让人读懂,大众看不懂的东西,无论有多高的立意,多好的形式,多好的愿望,也只能是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罢了。形式毕竟只是形式,形式不能主导和代替起决定作用的诗的精神和灵魂。
我潜意识中的这种认识和偏好影响着我对诗的本质的理解与表达,因而不喜欢写拗口晦涩的东西,用通俗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向自己也想读者传达美的感受是我的追求。当然,我知道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少有点“画鬼易,画人难”的感觉。但我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诗人需要对生活充满激情。
2005年8月13号于三厂
=======================================
没想到:
这篇小短文本引起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新手飞狐子感谢 所有关注这篇短文的朋友.(无论支持还是不支持我都真诚感谢每一为朋友!!) 我觉的有必要把以下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补充
.
=============================
"那些别人无法读懂或只有少数学者才能读懂的诗,势必影响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我只强调了"影响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没有涉及"表现力".我私自认为:一首诗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与"朦胧晦涩与否"或者"浅显易懂与否"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其"表现力"必须依赖于"能够读懂的读者群"来体现.单从着个角度看,显然还是"能够读懂的读者群"越大影响力越大.
科学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只需要发现,不需要创造(当燃,发现的过程需要创造!!!),是唯一的."相对论"不会因为大多数人不懂就不是不真理.
但诗歌是艺术,需要人创造.艺术的最高追求是美学意义.而美学往往没有唯一的是非标准.艺术允许个人喜好存在,但不是完全排它的.我们可以崇尚"交响",可以喜好"民乐",但也必须宽容"摇滚"........我们可以坚持"传统",但绝不能排斥"流行"........
(个人见解,只是为了讨论.没有挣个高下的意识!!! 因为这是论坛吗!!! 嘿嘿)
2006年3月31日于庆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