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萧水君在 2005/12/15 06:15pm 第 1 次编辑]
新疆行漫笔
新疆之行今天算是真正开始了,确实有些兴奋的。昨天队长的疏忽造成误车的遗憾也早已烟消云散了,再加之上车有多余的空座位,更觉幸运了。好事多磨吧。
这趟旅程的准备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心中总觉前面有路,许多困难也不在话下,疲劳困倦也不再萦绕心头。
现在火车已经正式驶向目的地——乌鲁木齐。行程两天两夜,也是很累人的。一路注定风尘仆仆。这个暑期也一直是在路上的,是最紧张繁忙的一个假期了,想来也是学生时代最后一个可以舒畅的继续自己旅程的假期。下一个假期的我是要为前途而奋斗了,这也是我的旅程,也是学生时代最后可完全放开径直走自己想走的路的一个假期。同样的值得自己期待,也值得自己为之不惜辛劳。
多少路走过,也不怕这一次。一路有队友相伴,也是可以互相解闷的,虽然寂寞,却也不必时刻为之所捕获。这次旅程计划已久,今天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了。
在车上,朋友发来短信:“我们都是孤独的停停走走,我们几个朋友实际上并不了解彼此或者说不完全了解,我们都无法真正走进彼此的内心。”其实我是很知道朋友的想法的,自己的敏感脆弱坚强也都在这里,我对朋友说:“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真正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每个人在最内在的情感里都是孤独的,作为朋友也大抵是如此。但作为朋友却可以走近内心,虽永远不能走进,却可以永远坦诚。”朋友说的是对的,我理解。我想对我的朋友说,在我的生活里,我们这几个朋友是我最看重最珍惜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还未可能,后者却大略初见端倪了。人生的经历也是如此,有时并不是我自己可以选择的。不过既然已经走到这里,就不必再纠葛那些了。人只有稳稳地站立于现在,回望过去时,才不至于被击垮被淹没,而可以自由穿梭在时间里。同样遥想将来也可以不被幻觉欺瞒,而可以携希望同行。
来新疆一趟不容易,多留些美好的记忆。
一生都行走在陌生的城市,做永远的外省人。这或许可以选择,但不如就这样走下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也不错。
疲劳的一天。
出门在外,确实要能吃苦,否则便要吃亏。
今天在火车上,晚饭由于时间误差买了双份的,以后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不过坐火车确实很累,尤其是长途,这一餐也是给大家好好补补,有好身体才有好精神工作。即将到来的考验也是需要身体的。水土不服,气候干燥,民族习惯风俗等等都是对大家的考验。
火车经过甘肃天水后,沿途接连穿过许多隧道,耳膜由于压力增大,说话声音也感觉变微弱了,非常不舒服,可能也和海拔落差加大有关。
火车在甘肃境内行驶时,身体已明显感觉不适,可能和地处高原有关吧,头在一段时间里也有些晕,也是长时间坐车的反应,进入到疲劳期了。还好这种状况持续时间不长,最后大家都顺利的度过这一小小的高原反应。
随着目的地的接近,空气也愈加干燥起来,在列车上听说因水土不服下车后可能都会流鼻血(后来队友***在到站后一两天就多次验证此话不假,空气确实干燥),所以下车后要买些金银花、甘草等消火物冲水饮用,以尽快适应当地气候。
再度过这一夜到明天中午就到达乌鲁木齐了,接下来的在新疆这个神秘的地方的生活真是值得好好期待。
列车行驶在祁连山下,窗外的羊群星点分布,满眼见到的都是连绵不绝的山川,蜿蜒起伏,再上就是蓝天白云,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而其气质则多苍劲豪爽。沿途的景色确实很美。之前可以见到的是山上绿树环绕,山下偶有河水流过,近观时,可以明显地看出从山上流下的雨水冲刷岩石而下形成的条条天然渠道。而之后则多是黄土高地,荒山秃山,寸草不生,是真正典型的黄土高坡。
远看群山起伏不断,近观岩石突兀嶙峋,这一切景致确实给人以壮阔奇美之感,是那种身心疏阔的感觉,仿佛身已立山巅,可以任心意而放歌。走过南方,走过北方,南国的柔和,北国的壮美,如今细想来,还是后者更加适自己的性格,这也是自己为何一直偏爱生活在大西北的缘由吧。
沿途所见房屋多是土房,就近取材,这里可以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黄土,确是贫乏。
这里的景色见证了大西北的荒凉,也见证了大西北的神奇苍莽,厚重凝练。
列车一路走来,自己安坐在窗前,不时凝望窗外,只是看,并不说话,并不刻意想什么,也并没有多少感受即刻就在心头奔涌起来,一双眼就那么贪恋着。虽然这实在不过平常的山、石、草、木,然而这山、石、草、木的组合在这里出现却有另一番意义,而这意义也仅指向自己才有它真实的落脚点,一种纯然自我的感受。这山、石、草、木此刻也就是我的山、我的石、我的草、我的木。
人烟稀少,我也不知自己为何一直纠结于此,一直以来都有逃避(拒绝)人群的念头和冲动,有时分不清是主动的热情还是出于无奈出于对仅剩的一点不愿轻易的精神的怜悯。有一点可以肯定,很久以来我做过种种努力,或许明知是奢望,却至今也不愿就此去背叛自己的内心。
我的生存之路却不是我的存在之路,这是最根本的。无数次冲向外围,最后还是必须回到这里。
其实,一个人真正按自己的内心生活是极其可怕的。也许自己可以这么去想吧,我不再奢望按自己的内心生活,不再固执地在自己的精神生活里寻找“永恒”与“绝对”。但我仍可以也是真正可以做到的事是按自己的内心写作。我这样说,决不是因袭任何人,确是长久自我争斗的结果。我贪恋先辈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遗产,在不间断的多层对话中,我深感那精神之光的博大。
我爱这里的天空,爱这天空下踽踽独行的人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