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28|回复: 7

[原创]<<生命的关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0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命的关爱》
                  文/鲁齐

    生命成长的过程,原始状态下没有贫穷贵贱之分,聪慧程度相等。
    可是,一些突兀而至的变故,猝不及防灾难的降临,那些娇艳欲滴的小花,小果,蓦然间面临的却是几近夭折的困境。干瘪的花瓣贴近母体,艰难地吮吸无法供养自己的乳汁。
    在大山,在滩涂,嗷嗷待哺,遭受家庭变故,灾难突然降临的孩子是那么让人怜爱。他们在逆境里舞动稚嫩的胳膊,帮助爷爷拾柴做饭,下地干活,祖孙俩相依为命;父亲病故了,母女俩共同挑起家庭沉重的担子。这可是正在上学的孩子,十岁上下的学童。
    学校的钟声是那么悦耳,这些孩子面临的却是辍学。幼小心灵无法承受这样一个残酷的打击。他们像一些还不会飞升的雏燕,只有依偎在自己唯一的亲人怀里哭泣。爷爷,奶奶,母亲,轻拍一下小肩膀仰天喟叹,命运多舛。
    “救助失学儿童协会!”几位退休的阿姨奶奶,用他们生命最后的季节,在政府支持之下,为那些几近辍学的孩子,奔波在山涧小路,村镇和学校之间。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最后用善良人的声音,把真实的情况告诉组织,通知媒体,传达给城市。“救助这些生活无着的孩子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不应该让他们过早的为四百元学费担忧。孩子们将来要接过我们的工作,应该让他们无忧无虑的认真读书学习。人们的目光,尤其那些好心人的目光立刻聚到了一起:每年拿出半个月的收入,就可相认一个属于大山,也属于你的闺女,儿子.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济弱扶贫的优良传统,所谓滴水之恩,回报有日。
    大山的孩子懂得回报,生命的关爱心灵相通。当城里的叔叔阿姨来看望孩子,孩子们流着泪,依偎在大人们身边,“我一定好好学习,为你们争脸。”
    苦孩子,早当家的孩子十分懂事知理。叔叔阿姨把他们紧紧搂在怀里,问他们妈妈好,爷爷奶奶好。面对着一个陌生的孩子,他们心疼得流下了热泪。对自己的孩子也不致如此。那些退休的阿姨奶奶更是悲感交急,泪水不住的哗哗流下,不忍再看孩子与叔叔阿姨相聚。
相聚在六一前夕,相聚在一所大山里的学校。相聚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仿佛生命悄然流逝。可是,人们对脆弱生命的关爱,却远远超出了关爱的范畴。
      2005.6.12

[ 本帖最后由 山东淄博鲁齐 于 2006-7-29 04:14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5-10-30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生命的关爱>>

[color=&#35;9932CC]
“相聚在六一前夕,相聚在一所大山里的学校。相聚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仿佛生命悄然流逝。可是,人们对脆弱生命的关爱,却远远超出了关爱的范畴。”
一种关爱,一种慰问,如春天的花朵般纯净而美丽。这种无私的爱显示着生命的价值,生命,因有关爱而更加的美丽。
呼唤良知呼唤真情,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0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生命的关爱>>

下面引用由星星小倩2005/10/29 09:23pm 发表的内容:
“相聚在六一前夕,相聚在一所大山里的学校。相聚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仿佛生命悄然流逝。可是,人们对脆弱生命的关爱,却远远超出了关爱的范畴。”
一种关爱,一种慰问,如春天的花朵般纯净而美丽。这种无私的 ...
谢谢.
感谢认真评阅.
写这种文章心痛.
发表于 2005-10-3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生命的关爱>>

不写散文,只有学习的份
发表于 2005-10-3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生命的关爱>>

关爱之中  呼唤真情  鲁齐 好文好内容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生命的关爱>>

下面引用由老树2005/10/30 07:37am 发表的内容:
不写散文,只有学习的份
问好.
谢谢.
严格的说,这不是一篇散文.心情文字而已.有感而发.
我收养了一个十岁的孩子.大山的儿子.他父亲突然病故.奶奶,母亲,一家三口.
他叫赵宾旗.很聪明,但调皮.
也没时间看他,每年六一,仲秋,春节而已.相隔一百多公里.
不说了,心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生命的关爱>>

下面引用由雨竹2005/10/30 12:34pm 发表的内容:
关爱之中  呼唤真情  鲁齐 好文好内容  学习了
谢谢.
感谢雨竹看过来.
代表大山的孩子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东淄博鲁齐 于 2005-11-3 03:51 PM 发表

问好.
谢谢.
严格的说,这不是一篇散文.心情文字而已.有感而发.
我收养了一个十岁的孩子.大山的儿子.他父亲突然病故.奶奶,母亲,一家三口.
他叫赵宾旗.很聪明,但调皮.
也没时间看他,每年六一,仲秋,春节而已.相隔一 ...


同样是孩子,景况大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6 1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