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337|回复: 24

几个美学小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9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荒原,人类特殊的审美情节
      当我们进入一个人烟稀少的环境时,我们才感觉到自己视野的开阔,才感到身心的无比愉悦。比如你进入一片空旷的草原,所有绿色都包围着你,特别是在夜晚来临时,天上的星星和你组成一个无限的宇宙,你的精神会为此而振奋;在比如当你进入荒漠、雪野、戈壁和原始森林的时候,你总能有如此多的感慨和怀想,或者当你一个人伫立在海边,或者当你一个人进入一个寂静的荒岛,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意义的全部,你把自己全部融化到这种自然环境中去了。那么,这些荒原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而让你对生命有如此多的感想呢?
     这种对荒原的眷恋实际上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审美情节,它和人的内心的情感有直接的关系。人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在夜晚或者是一个人的时候最能够感受到这种孤独,并时常为此而感伤。而荒原是一种悲壮情绪,是一种忧郁和感伤,这两种情绪的结合正好产生一种共鸣,由此而引发出对人生失落的追思。我们身处繁华的都市,被热闹宠爱,我们需要有安静并在安静中寻找另一种人生,这实际上是人本身对“动物”本性的眷恋。人来自自然而最终将去自然,荒原恰恰能把我们带到我们的过去和未来。所以,我们对荒原有一种特殊的情节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那么荒原美和自然美有什么不同呢?自然美就是山水湖泊、小桥流水、杏花疏影,荒原美是一种栖鸟飞绝、月照霜河、大漠孤烟,前者是优雅,而后者是粗狂,前者更像是江南才女,而后者却像是西北大汉。前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美,给人深入的印象是浅薄和小家子气,而后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粗狂,给人深入的印象就是旷达和内省。前者给人的印象是自然的雕琢,而后者给人的印象是豪放的悲壮。因此,荒原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孤独之美、忧郁之美、悲壮之美。
       人们的心灵在都市的繁华中不断被科技和虚伪的人性所占有,人们出现情感的废墟,心灵的废墟与同样空旷的荒原建立了一种等同关系,正如尼采所说:“沙漠生长了,悲哉,那心中有着沙漠的人!”“沙漠”是一种悲壮,也是我们心灵的一种沟通。社会动荡和信仰的毁灭让我们的心灵无所寄托,我们对荒原的崇尚也是对生活现状的一种不满或者是一种发泄。荒原那特有的悲凉、伤感的情调也正和我们的心灵相通融,促使人们真正走向人性最原始的善良和崇高。如果说都市的生活造成了人的自我封闭、自我迷失,那么世界之外的梦想就成为我们心理上的又一种愿望。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荒原也具有哲学意义。当你进入了一片神气的沙漠,你会迷失方向,你不知道要何去何从,你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广阔,宇宙是如此的深邃,你自己投身于广袤无垠的世界是多么的渺小。于是你不断从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寻找自己的位置。最终你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位置。你觉得自己在无限渺小的世界中活着,活的是那么感伤和悲凉。那时,你多么希望有一个无形的强大的力量把你带入明朗的天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方向,但是最终你发现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是虚无的,
     最后,我们在从荒原的艺术性来探讨荒原的审美。艺术创作是一种情感的活动和力量,一种巨大的生命和时代感往往使艺术作品更加能够产生足够的震撼力,而这种震撼也正是人类的一种悲凉的情绪使然。触景生情,正是荒原的这种孤独、忧郁、悲壮等强烈的引发地,往往会产生许多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所以,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荒原的那种孤寂而悲壮的情绪使我们对生活往往充满了更多的怀想!
         二、人类为什么喜欢自然美?
         谈到自然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园里的风景,江南的小桥流水,繁华都市之外的旅游盛景,原生形态中的鸟树合一。这些自然美的存在和我们现实的生活构成了一种对立的统一,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寄托到这些自然美景中去。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自然情节呢?自然美实际上代表了人的精神上的一种回望和归依,它与现实的生活构成了对立,并让灵魂暂时栖居于生活的“别处”,是对绝对自由本身的向往。
    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之,而在西方却不同。从西方的两大文化源头中就可以发现,古希腊文化把自然看成是不和人类合作的敌人,人类需要去征服它;而基督教(希伯莱)文化取代古希腊文化之后,更是把自然看成是远离上帝的荒蛮存在,是人类受苦受难的流放地。到了18世纪黑格尔那里,他依然把阿尔卑斯山称做一望无际的死气沉沉地大土堆,而把美丽的星辰看成是天空明亮的伤疤。但是并不是说西方一些哲学家、艺术家就完全否定了自然美的存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的女子肖像后面的背景就不再是天堂,而是人间的绿树小溪;而西方启蒙时代的哲学家、艺术家,以及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则以对文明社会的逃离,对自然的归依成为他们表达浪漫理想的最好方式。直到后来的印象派画家的出现,才开启了西方对自然审美的新时代。
     而中国文化对自然审美的观点就和西方文化有着根本的差别,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就一直把人当成是自然之子来看待,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庄子就主张人要“与物为春”,他没有把人放在和自然对抗的局面上,而是要“乘物以游心”,将人在自然世界中的畅游作为获得审美愉悦的最重要方式。庄子的哲学可以说为中国人对自然美的热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西方人将自然看成是一种荒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一些文人雅士把吟酒对月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拂花弄草、吟风醉月更成为他们追求优雅人生的必要标志。
     因此,对自然美的认识实际上是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之后的事情,只有人类摆脱了神性的恐惧,只有人类逐渐征服了自然,人们才会再重新寻找一种对自然的回归,那么自然美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能够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它向往呢?
     象征性应该是自然美的第一重特性。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既热爱自然又执著于人世的主观心灵生活的国家,“自然的物”和“尘世的思想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应,最常见的就是人们总是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将松、梅、竹合称为岁寒三友,表达了对某种高洁而坚韧的道德人格的渴慕。但是这种物本身并没有思想和情感力量,只是因为它们生长于恶劣的环境而不屈服于恶劣环境,这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环境是极其相同的,所以一些文人和艺术家才给这些自然物赋予了鲜活的情感生命。其象征性为人类展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进步揭示了人类自然环境的神秘面纱之后,人类更加对自然有中眷恋情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工业污染、森林丧失,使原来已有的自然风光不在,使我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怀念和感伤。特别是科技揭露了一些自然的本性之后,人类对自然审美的价值观将逐渐改变,人们有了更多感伤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对自然的眷恋之情。
     因此,自然审美也随即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之子,脱离了自然将使我们更加迷惑,回归自然,走向自然将是我们寻找自我存在的另一种方式。
       三、重谈人生悲剧的意义!
       悲剧是一种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审美。自从人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注定是一个悲剧性的存在:面对死亡的征服、面对宇宙的奥妙、面对灵魂的深邃、面对知识的广袤,我们的眼睛总是模糊的,我们看不清这些,更能感受到我们的存在是多么渺小。人生就像飞蛾,明知是一场灾难是一场悲剧,但是我们依然没有放弃向火而去的决心。那么既然我们的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那么我们在悲剧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从学术意义上的悲剧来说,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悲剧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他更多的是从文学和戏剧方面来进行阐释的。黑格尔也有自己的悲剧理论体系,他阐述的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和调解。而自称是“第一位悲剧哲学家”的尼采则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日神来象征两种不同的精神:酒神精神是一种才纵情欢乐、类似酩酊大醉的状态,日神精神则在对世界的静观默想中追求强烈而平静的乐趣,他得出的最终结论就是酒神和日神的结合实际上就是生命的醉与梦的结合,是悲剧的另一种形式。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是不需要任何解释的:就是死亡!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同样的,是公平的,死亡没有任何的不二方式,死亡是唯一。死亡让我们恐惧,让我们对生命有了足够多的怀想和寄托。实际上只有死亡才是最真实的,所有脱离死亡的人生都是虚幻的,都是一些艺术家们创造的一些美好的梦。既然如此,回到我们人生的本质意义上来说,人生又是什么?人生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过程。人生的虚无和死亡的真实就构成了一种对立,最终死亡战胜了人生,真实战胜了虚无。
      既然人生是一种虚无,那么我们在虚无的人生中无论如何努力都只是一种形式,我们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人们常常觉得在有限的虚无的人生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对知识的追求,对金钱的追求,对目标的追求,对权利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等等。但是这些追求都脱离了死亡真实的本身,所以这些追求也只是一种虚幻的追求。我们要了解悲剧的意义,就应该从死亡的本身进行探索。既然死亡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那么人生也应该是一种像死亡的状态,无限制地接近死亡的真实状态才能够找到生命的本身,其他任何形式的逃避都是徒劳的,而毫无意义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的意思只是站在人生的意义上在看待悲剧,他的话表明了“只有在某种方面具有价值的人的死亡或重大灾难是悲的”。他忽略了大众的悲,忽略了死亡的真实性,他只是更多的从艺术角度来对人生的悲剧加以总结,而没有超脱生与死的本身。
       而叔本华则更多的从意志(欲望)本身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尽管他的哲学思想没有去阐述人生悲剧的意义,但是他揭露了人生的一大本质:人生是痛苦的!他把世界看成是欲望的世界,作为被欲望支配的动物——人,就会陷入无限的不满足状态,即使他获得了暂时的满足,同时又会有另一个更大的欲望来填补,即使最终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他又会因为无所追求而感到无聊、厌倦、空虚,所以,叔本华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钟摆:当欲望没有满足时,它摆向追求的痛苦,而当欲望满足了时,它摆向厌倦的痛苦。总之人生是痛苦的。而最终要解决这种痛苦就必须达到,就必须借助于艺术的力量使自己得到超脱,由欲望的冲动进入审美的静观。尽管叔本花揭露了生命的本质,但是他还是在用虚幻的形式回避死亡的悲剧。
       什么才是死亡的真实状态呢?其实我们在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日神——阿波罗神如梦,高踞奥林匹斯山顶,俯视宇宙人生,将这个尘世作为一个梦境来欣赏。酒神——狄俄尼索斯神如醉,他沉眠人生,狂歌醉舞,在酩酊大醉中感到生命的欢悦,让人忘记生命的恐惧和痛苦。这种结合被尼采形象的概括为生命的梦与醉,这种梦与醉实际上无限地接近了死亡本身。那么这种人生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人生。
       像死一样的活着,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加真实的接近和体验死亡本身,才能够了解生命的最真实的意义。既然死亡是人生的悲剧,那么我们在一生下来就无限的接近悲剧本身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富有魅力。人类对死亡的无休止的抗争只能增加人本身的痛苦,而根本无法超越生命。由此可见,人生的悲剧是一种必然,而无限的抗争死亡是对真实世界的抗拒,那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悲剧,是更加痛苦的疼!

       四、用美走过不幸的命运
        面对悲剧的命运,我们无法改变其一生,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走过这不幸的命运呢?总以为自己就是自己,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最终我发现,我不是我自己,我也无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我们毫无顾及地撒谎,对生活撒谎,对理想撒谎,对人生的意义撒谎,对世界撒谎。我们用撒谎来解决世界对自身命运的不公。
     人总是痛苦的,是悲剧的过程,任何对抗都是悲剧性的。那么既然人是悲剧性的存在,我们应该如何构建我们的人生?要构建我们的人生就应该全面了解人生的过程和情感释放过程。人生过程简单点来说就是生和死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但是情感的释放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体验人生。
      人生不是一个得到和失去的过程,人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那么我们体验什么?我们用什么来体验?我们怎样体验?而体验的人生结局又是什么?我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就是想了解人生真实的意义。
      我们体验什么?既然人生是一种虚无,既然一切都是必然的悲剧,那我们就要体验这种虚无,体验这种悲剧,把这种虚无和悲剧尽量艺术化,或者美化。人生说到底就是情感的释放过程,只有情感属于自身,而情感之外的所有物都属于虚无。那么我们就要好好体验这种情感。情感有多种,喜怒哀乐都属于情感,那我们就尽量地去美化人生的喜怒哀乐。当你幸福时就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幸福?而当你痛苦时就更应该想到我为什么痛苦?没有无缘无故的幸福,也没有无缘无故地痛苦。即使是痛苦的情感,只有当你了解了痛苦的本身,了解了痛苦的意义,那这种痛苦才是高尚的痛苦,才是美丽的痛苦。
      我们用什么来体验呢?在叔本华看来需要杜绝人的一切欲望,而进入艺术的审美观。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艺术的禀赋,或者说具有艺术修为。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审美情调,尽管是各不相同,但是要想更真实地体验人生,那么就必须用美的标准去审定。美就是生活的一切,也是情感的一切。不管你快乐也好,痛苦也罢,总之,当你进入了美的视觉,那你的人生就是另一种人生。我们不可以想天才一样表现的那么崇高或者是优美,但是我们一定有自己对美的追求和眷恋。所以,美才是体验人生的唯一工具。
       我们怎样来体验呢?用美体验人生,但是我们又如何去体验呢?什么样的美才是人生之美?其实人生的美并没有一个标准,美就是要让我们懂得,它是让我们知道如何去欣赏,并学会欣赏。你的快乐意义是什么?快乐是瞬间的,但是快乐的意义就是永恒的,就像痛苦是瞬间的,但是痛苦的意义却是永恒的一样,我们需要把快乐和痛苦记录下来,而这种情感的记录就是一种对美的人生的记录,也是一种艺术的书写。当你老了,或者是死了,而你的这种记录就是美好人生的回忆,不管它痛苦也好幸福也罢,总之你的人生是完整的一生。
       那么反过来说,这种体验的人生的结局又是什么?它实际上是情感的释放过程,这种情感释放就属于你的自身,它不属于任何人,它是你灵魂的在现。人生是一部艺术,而用艺术的手段来记录人生,那么你的人生的意义才表现的完美无缺。
       每一次的情感释放过程就是一次人生的书写,而这次的书写就代表了你的现在和未来,它陪伴着你的灵魂,即使肉体脱离了世界,但是你的人生记录依然在这个世界,那么你的一生才会是完整的一生。
       五、悲剧情感的压抑和释放
       人生是一个悲剧的过程,那么在这个悲剧过程中,我们究竟是需要压抑还是要释放才能让我们的内心得以平衡呢?压抑和释放只是情感的两种释放方式,压抑是向内的,而释放是向外的。
   要彻底地了解压抑和释放那我就列举两个天才音乐家做比较,一个是莫扎特,一个是贝多芬。可以说莫扎特的音乐是压抑之后从内心激荡出的美丽的天籁之音,而贝多芬的音乐是把心灵的悲痛释放之后的一种愤世嫉俗的音符。要彻底了解他们的情感释放方式就要彻底了解他们的命运。
   莫扎特无疑是个天才,他5岁公开演出,9岁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仅仅在少年时期就有16部交响乐问世……但是,莫扎特生活一直比较穷迫,在他结婚的9年时间里,一直处于负债累累的状态,以至到了冬天连买烤火的碳钱都没有,饥寒交迫中只好抱病带病的妻子围着空壁炉跳舞取暖。正是这种尘世的痛苦并没有让莫扎特变的愤世嫉俗,而是他用自己独有的处世不惊、一贯乐天、自尊自爱、自由放纵的表情来对待他的音乐。其实莫扎特并不是没有感情,而他更多的是在压抑自己的感情,他把这种压抑转化成一个个音符,在天籁般的音乐中求得心理的平衡,从而达到情感的释放过程。
   而贝多芬和莫扎特却恰恰相反,贝多芬26岁开始耳朵开始失聪,38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残酷的打击。但是贝多芬的许多重要的作品正是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完成的。贝多芬一生未婚,但是他一生都在恋爱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他的一生就是在灵魂与肉体的苦闷中度过的。但是从他的音乐中可以看到,他把一生不可得到的爱情梦想幻化在他的音乐中,将苦楚转化为甜美而悲壮的音符。可以说贝多芬更多的是在选择情感的释放,而不是像莫扎特那样压抑自己。
   压抑和释放的情感我们从他们两人的音乐中就可以得到答案。莫扎特的音乐中没有主观性的悲剧成分,而这在贝多芬的作品中表现的是那么强劲,莫扎特的音乐更像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生活的痛苦和打击,给他带来的不是反抗,不是抗争,而是忍耐。他从来不透露他痛苦的消息,他甚至连挣扎的气息都没有,他的欢娱,他的轻松,他的和谐,他的优美,他的典雅,他的幽邃,他的单纯,他的天真,他的明净,他的清澈,他的善良等都不是伪装的,而是自然的流露,他更多的是在告诉世人:我的痛苦无法得到抚慰,但我会永远抚慰你们!这是一种多么高的道德情操。而贝多芬却和莫扎特决然相反,当他知道知己的耳朵失聪的消息之后,他不停的诅咒生命,当他看到别人能听到世界的声音而自己不能听到时,他甚至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最终他选择了和命运抗争的方式,将自己的悲剧命运转化成悲壮的战斗的音符。贝多芬更像是一个斗士,他无时无刻地都在和自己的命运抗争。
    莫扎特对悲剧情感的压抑,贝多芬对悲剧情感的释放,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莫扎特的音乐是一派天籁,贝多芬的音乐是一片浪潮;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把我们心中粗糙坚硬的东西变软,贝多芬的音乐却让我们心中的柔弱变得更坚强;莫扎特的音乐是把痛苦点石成金化成优美的境界,贝多芬的音乐是把痛苦碾碎成药营养着人生升华为崇高的境界;莫扎特的音乐是抚摩的,贝多芬的音乐是破坏的;莫扎特给人信心,贝多芬给我们勇气。如果要要神来形容,那么莫扎特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神,而贝多芬是人间已有的神。
    而作为我们人生的悲剧命运来说,选择压抑或者选择释放只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如果用审美观来说,压抑转化成情感之后表现出的是优美,而释放转化成情感之后表现出的是崇高。优美是安静的、和谐的、典雅的,他能让人在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中享受生活;崇高是激荡的、雄壮的、刚强的,它给人的是悲壮的力量,是抗争和战斗。
    那么在我们生命的悲剧中,我们将选择什么样情感释放方式呢?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是我们也有对美的追求,至于最终你将选择优美还是崇高就看自己对命运的态度了。
发表于 2005-10-1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晚上回来学习一下。问好小杨柳GG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下面引用由一丝不明2005/10/19 03:38pm 发表的内容:
晚上回来学习一下。问好小杨柳GG
也问好你!你的照片我都看到了.最近可好?
发表于 2005-10-19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下面引用由小杨柳2005/10/19 03:40pm 发表的内容:
也问好你!你的照片我都看到了.最近可好?
西,谢谢啦。
我嘛,我一直马马虎虎的活着。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能活着就好.不是吗?
静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10-19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0-20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用美走过不幸的命运
到了学校,才发觉以前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其实亦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倒是积累的一些写作素材,在自己备课与给同学上作文课时起些作用,还记得我曾经遇到的一位老师,他给我立了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等等许多书籍,然后丢下一句话,等看完了就有资格与他谈话。刚开始几天倒是在兴头上,只是后来就越发觉得深奥难懂,如今读了先生的,似乎以前所遇到的一些疑惑,又有的可以得到解释了。
发表于 2005-10-20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悲剧!
从莎翁的剧作、古西腊的剧作、奥尼尔的剧作……等,都可以得到印证!
现代人有些浅薄了……小品——二人转、香港的无厘头搞笑垃圾、三级片,都能大行其道……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谢谢杨柳兄弟,及时送来纯正的极品佳酿。我们应多学习……抵抗平庸!
发表于 2005-10-20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五、悲剧情感的压抑和释放
能将二位不同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分析的如此入木三分!真的让妙妙敬慕。我读过罗兰的长篇《约翰·克利斯朵夫》,对贝多芬了解更多一点。感谢朋友又让我接应了莫扎特的音乐和处世方式。
发表于 2005-10-20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很棒,分析到位。极度喜欢
发表于 2005-10-20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喜欢这篇对美学的阐述~~学习拉!
发表于 2005-10-20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这个贴子最后由北溟在 2005/10/20 07:02am 第 1 次编辑]

已发过的吧,认真看了,谈几点想法,与楼主共勉,你的文章颇具美学和学术的价值,很对胃口.
一 关于荒原,人类特殊的审美情节.
自然美包括了荒原美,你说的自然与荒原是相对的,前者是"小桥流水人家",是精致美,后者是"大漠孤烟直",是粗犷美.荒原美的推崇是现代以后的事,人类的本事越大,自我的异化也越强,越远离原始的自然(荒原),于是就向往它,以它为美.
二  关于人类为什么喜欢自然美?
中西的对比大致如你所说,还有西方更早地注意到荒原美,荷马史诗的单纯和崇高,极具审美意义上的荒原美,而中国偏重抒情诗,是精制美泛滥的国度.
三 关于人生的悲剧的意义
人生的悲剧不是因为死亡,是由于崇高的生命或价值的无情毁灭引起的,应该从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出发.还有虚无,若承认了它,人生就没有悲剧,只有轻浮的喜剧或永恒的沉沦和悲观.深邃的哲人又不能不承认它,因而对神学的皈依就成了思想家的最后归宿,只有信仰能够战胜虚无,科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在生命的开端基督就给了意义,他已经为你而死,他的死战胜了虚无,赋予了你活着的价值.
四  关于美和不幸的命运
这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其实是艺术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因为大多数独创性的天才艺术家有着不幸的命运.用美走过不幸的命运,成就了艺术家的功绩,却也剥夺了他尘世的幸福.譬如,尼采,凡高,与海子.
五  关于悲剧情感的压抑与释放
可以这样说,莫扎特身体内本无悲剧意识,是属于喜剧类型的艺术家,而贝多芬的悲剧情感是强烈,是天生的悲剧英雄.因而悲剧情感与人的天赋大有关系,他们两人的不同,是对苦难的认识不同,前者是浅层的,能够苦中做乐,后者深邃的多,从人类苦难的意识中体验到生命的崇高和悲壮.
先重,推荐精华.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下面引用由静女2005/10/19 03:57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历害滴说~~佩服!
谢谢阅读!也谢谢理解!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下面引用由婴儿的眼泪2005/10/19 05:15pm 发表的内容:
用美走过不幸的命运
到了学校,才发觉以前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其实亦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倒是积累的一些写作素材,在自己备课与给同学上作文课时起些作用,还记得我曾经遇到的一位老师,他给我立了黑格尔、 ...
谢谢阅读!最近可好 ?我想你的那个老师太绝对了点,没有学过黑格尔就不能生活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美学小散文

下面引用由阿尔2005/10/19 05:42pm 发表的内容:
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悲剧!
从莎翁的剧作、古西腊的剧作、奥尼尔的剧作……等,都可以得到印证!
现代人有些浅薄了……小品——二人转、香港的无厘头搞笑垃圾、三级片,都能大行其道……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
谢谢老兄的阅读!浅薄的东西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不可否认.最近可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3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