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00|回复: 12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7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禁烟花在 2005/04/27 02:50pm 第 2 次编辑]

[color=#4B0082]
      我的父亲母亲           
  


[color=#2F4F4F]
     父亲嫡姓曹,曹家成份不好,属地主。他三岁丧父,随母吴氏适邻县贾家。贾家殷实,乃书香门第,父亲遂入私塾启蒙。未几,继父又病故,孤儿寡母凄惶度日,时得吴家舅父接济。长至16岁,父亲始跟着舅父读医经,苦心研习歧黄之术,此时已是俊秀的少年。23岁时,父亲入赘到我家,与母亲成婚,次年生了大姐。至此,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母亲也是家中惟一的根苗,这也是她被留在家中招女婿的原因。她的最高学历是初中一年级。在现在看来,她的文凭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据她讲述,白天大伙在田里做工,晚上在禾场上开会,她总是第一个背熟新的语录和主席诗词,至今她还记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幼小时的我也亲眼看到村里的妇女拿着鞋面,枕头来让她帮着描花鸟,先用铅笔描出来,然后用绣花针将彩色的丝线纫上,非常精细,栩栩如生。
     
     母亲三十岁生下我。当我能记事的时候,一年到头在田间操劳的母亲已不再年轻。于是,对于母亲年轻时的容貌,我总是充满了好奇。又不好直接问,只是问她年轻时候长什么样子,她说:你到挂衣镜前里看一看就行了。我走到镜子前,里面出现了我的青春的身形,以及如花的脸孔。母亲微笑着说,看看你自己吧,你们几姊妹中,你和我长得最像了,和我年轻时长得一模一样。

     结婚后,父亲母亲长达一辈子的家庭分工也就开始了。父亲仍旧在合作社里当他的中医,每天背着有红“十”字标志的箱子早出晚归,即使有时回家早,也由于是一文弱书生,弱不禁风,也帮不了母亲什么忙。于是,一家人的工分就全靠母亲一个人来挣了。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地佩服母亲。在我的印象里,她似乎是不分白天日夜地在忙。早上,起床后就打扫庭院,我们起床后就帮我们梳头,接着就到厨房热前一天的剩饭,或者用面粉糊那种面疙瘩给我们吃。当我们吃的时候,她就出门上工去了,或者扛着锹,或者拿着镰刀,总是风风火火,没有闲暇。晚上,我们围在油灯下做作业,她不是在纳鞋底,做鞋子,补洗衣服,就是在灯下用刀削下萝卜,腌制腌菜,或者做水酒,揉面团,做馒头。放暑假的时候,正是江汉平原流火的七月,我们能跟着她下地干活了,栽秧,割谷,总是她率领着一群娃儿浩浩荡荡地往地里开去。“双抢”差不多总是在八月十号左右结束,然后她又率领我们往山上开去。稻草不够烧,得到山上砍柴回去。炎天苦夏,她带领我们在密不透风的山上砍柴,用家里的陶瓷茶壶带去的一壶水总是不够我们喝,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到山下汲泉水,喝了之后用清洌的泉水洗把脸,不知有多享受。

     或者是因为自己总在家里帮不上忙,而母亲独自撑起了家里的大半江山吧,父亲总是对母亲非常和气,说话从不高声大嗓。也正因为有了父亲每月的那份固定工资,上初中之前,我们几个孩子上学从来都没欠过学校的书杂费。

     正由于父亲和母亲的身世都很特别,因此,在吴氏病亡前后也发后过一些惊心动魄的斗争。在父亲来到我家后不久,由于在贾家孤立无助,吴氏又回到了曹家,先是住在曹家所在村子里一间小屋里,后在争取下终于住进了曹家。据母亲讲,吴氏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她身材高挑,细削的肩膀,老是在脑后绾着一个髻,衣服从来都是干净整洁,走起路来娉娉袅袅,没有声音。但是她不喜欢我们这些她的亲孙子,而是喜欢吴家她的那些舅孙。那些每年春节她都会先到我家来走动走动,然后就到吴家去走娘家,每次去都要呆好长的时间。

     我满周岁那一年,春节照样来临。正月初二,吴氏也来到了我家,打算第二天到吴家去。母亲让吴氏别去,说:“正月初四老五要做周岁,多多少少会来几个客人,您就在这儿过,到时候也好帮帮忙,过了初四你再到吴家去。”可是吴氏执意走了,连夜到吴家去了。不巧的是, 她在吴家走亲戚的时候病倒了,在吴家睡在床上好多天不见好转。正月十五,母亲抽空去看望了她。正月十九,传来消息,说吴氏已经哑了口,不能说话了。于是母亲就准备去把她抬回来送终。母亲到达吴家的时候,正好曹家的两个媳妇也来看望吴氏,并说也要把吴氏抬回曹家送终。因为似乎说过谁送终谁就能得到吴氏在曹家的半边房产。母亲不同意,母亲说:“妈妈她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养儿送终天经地义。如果你们非要抬到曹家去的话,你们就是想让你哥(指我父亲)一辈子留下不孝的骂名!”她赶紧回家请人到吴家抬回了吴氏,赶紧张罗着做寿材。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势单力薄,曹家人硬是把材料拖到曹家去做。生性懦弱的父亲在这样的时候绝对是没有主见的。心气高人的母亲忍辱负重,坚决要在给吴氏送终这件事上弄个出人头地。第二天早上,她到街上买了油盐酱醋,米和菜,用扁担挑着准备到曹家安置帮忙的人。她走到医院时,放下担子,进去找到父亲的舅伯,对他说:“舅伯,妈妈现在哑了口了,养儿送终,我没有说不送她。我为她准备了寿材,现在您也看到我买的是用扁担挑的菜食。曹家却要把人抬回去送,把寿材也抢到了曹家去做,您的外甥没了主张。俗话说:娘亲有舅,爷亲有叔。今天我只好来求您做个主了。如果你同意让曹家送人,我二话不说。”在吴家舅伯的正义干预下,气势汹汹的曹家人悻悻地放弃了原来的主张。

     母亲说:人活着就是争一口气。在我生活的七十年代的农村,宗族房头势力可谓强大,可以想象没有同胞手足的父母是多么孤单,要办成一件事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既然争回了送吴氏的光荣,母亲顶着头皮也要把后面的戏唱到底,而且要漂亮,不能让人看笑话。

     帮忙的人来了,曹家的兄弟也来了,母亲拿着口袋带着他们上阁楼,是想让他们帮着将谷子碾成米了来招待客人。母亲说那谷子是我自出生后一年里的口粮,每月15斤,她每月都将这15斤米省下来,一年总共有180斤,正好拿出来操办吴氏的送终大事。在将要爬上木梯的时候,曹家的兄弟问道:“楼上有什么东西?”母亲说:“楼上有180斤口粮,你们以为我争着送妈妈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让客人来喝西北风啊?”本来也是家大口阔的曹家两兄弟掉头就走,他们认为母亲在他们面前逞了能,忙也没帮,回家去了。成群结队的外乡人涌到我家的禾场上,有些纯粹是看热闹,而有些,大概是想要看我父母的笑话的,想看到我的父母独木难支的窘迫,想看到我父母孤立无援的尴尬,想看到一对没有兄弟没有姐妹的夫妻究竟会如何让他们的亲人在九泉之下瞑目!母亲并没有被来自这些本来是手足的亲人的冷漠击垮,她仍然不折不扣地从街上用布票扯回了20多丈白孝布,除了孝帽外,六尺五寸一件的孝衣一直拖到地上,她请裁缝做了三十件。事实证明,我的父亲为他的妈妈争了气,我的母亲为我的父亲争了气,一生孤苦的吴氏,也最终赢得了世人眼中安心的长眠!

     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对我们向个女孩子溺爱一些,对哥哥倒是非常严厉的。母亲却说早年的父亲不是这样。母亲说当时生下我之后,父亲恰好在外地灭螺,听说又是个女孩,他家也没回。生下来时我就得了风惊,张着嘴巴,不会吃奶,整天哭闹,病得快死了。直到第三天,父亲才在别人的劝说下匆匆回来看了襁褓中的我一眼,又匆匆地灭螺去了。其实用当时重男轻女的观点来看,对父亲也不必求全责备,因为除了哥哥是男孩个,我已经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孩了,更何况后来又有了我妹妹。到我妹妹为止,我家五朵金花的美誉开始传扬。

     由于女孩多,最大的又是个女儿,父母决定把大姐留在家里招女婿。决定为大姐招女婿了就得把她当儿子一样地看待,就得为她另外做一座房子。我们当时住的那间老屋是用泥坯和成的土砖做成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住着这样的土墙灰瓦的房子。为了争一口气,母亲决定为姐姐做一幢用灰砖砌成的平房,而且,不是做在村子里,而是做在镇上。曹家还有半边屋子是父亲的,钱不够,父亲就想去曹家把自己的那一半拆回来,大帮小贴。这时候,曹家那边,父亲的同辈兄弟的儿子也一个个生龙活虎地长成了小伙子,而且有一个正刚刚结婚。母亲尽管知道父亲这多么年来对曹家有想法,但还是大义地劝说父亲:“曹家的祖屋有你的一半,你去拆回来没人说你不对。不过你自己想一想,这屋子也有这些年了,一旦拆下来,那椽了檩子还有好的不成?那瓦片岂不是全要断成瓦块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平房要用灰砖做,你把那泥坯土砖拆回来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拆就丢在一边雨打风吹了!你再想,都是养儿养女的人,他曹家刚刚娶了新媳妇,你能够把他的屋子拆了让他新娶的媳妇住在露天底下?你拆了屋子只是解了一时之气,他曹家的子孙却会骂你一生!”母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打消了父亲到曹家拆屋的想法,也感动了曹家人。在我家的平房修建的过程中,曹家主动帮我家烧了几车灰砖,无偿地送给了我们。也就是从此开始,两家非常敏感的关系渐渐缓和。曹家的孩子们大都读了个初中就下学了,每逢农活出来了,曹家兄弟自己田里的活忙完了,就会率领着曹家的儿女浩浩荡荡地开赴我家,帮我家栽秧,割谷,挑草头,这种支助直到母亲最终放弃了大半辈子农田里的劳作。

     镇上的平房建造完成后,每天傍晚,我们做完作业,做完家务,趁着夜色就结伴到新房子里过夜。夏天的夜里,非常的热,水泥的地面,最初烫得脚板乱跳,一会儿就非常凉快了。赤脚踏在上面,幸福的感觉流过幼小的心灵。在后门口开着门,习习凉风吹进来,感觉自己在童话中一样。那些天每天放学的时候,同伴们路过我家的新房,那眼神中露出的羡慕让我们暗暗得意。还没等我们高兴几天,父母却做出了决定,卖掉新房子。

     这房子是为姐姐做的,可是姐姐不要。姐姐考的是卫校,跳出了农门,成了方圆数里的第一个有铁饭碗的女孩子。此时的姐姐已经上班了,下面的我们几个也呈阶梯状地读着高中、初中、小学,父母肩上的重担可想而知。尽管如此,父母让孩子们读书的决心毫不动摇,村里与她同龄妇女的孩子很多都下了学,只有母亲还锲而不舍地供我们读书。很多人都说父母傻,认为父母不应该拼命让女孩子也读书,为此,本来就力不从心的他们听了不少的冤枉话。只有村里在信用社工作的子青伯赞同父母的这一做法,认为父母是非常有眼光的。这些话在当时大大地鼓舞了父母的信心。于是,他们拼出了砸锅卖铁的精神,将建造没一年的新屋子卖了。所卖的五千块钱,除了还人家两千五,剩下的部分全部成了我们那个秋季的学费、、、、、、

     随着哥哥和五朵金花纷纷离开家到外地求学,参加工作,一个接一个在小城成家,父亲退休之后也和母亲搬到了城里,搬到了我们身边。父亲的身体老不大好,母亲对他呵护备至。冬日里,经常是日上三竿了,怕冷的父亲才从被窝里起来,母亲就为他倒好洗脸水端到面前。在他们居住的院子里,谦和的父母和周围的邻居相处非常好,有个什么事情,大家都互相照应。天气好的时候,吃过中饭,父母会结伴到附近的茶馆打打小麻将,偶尔输个三块五块都心疼得不得了,歇几天手了再去。母亲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开出了几块菜地,种些时令的小菜,隔三岔五地步行送到我们家里。来不及送出的,也就让周围邻居分享。若还有时间,母亲也会上街扯一点自己爱看的布,自己拿到服装店量体裁衣,做出漂亮的新衣。其实我们几姊妹是经常顺便为他们买衣服鞋袜的,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都是逢着换季就买。有时候我们几姊妹聚在母亲家里,常会发出“母亲的衣服比我们的都还多”的感叹。

     在父母千辛万苦哺育我们读书的时候,曹家的后人一个接一个地出门到武汉做生意去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帮一个,一个比一个做得大,全部在汉正街上站住了脚跟。前些日子,他们把父母接去玩了一个星期。我问母亲:“他们是如何招待您们的?”母亲喜悦地回答道:“这次让他们背了大时!每人都接我们去玩了一天,陪着游玩黄鹤楼,归元寺,中山公园。天天夜晚非要陪我们打麻将,反而让我这个笨人赢了。”妹妹哈哈大笑:“您以为是您会打吗?肯定是他们故意输给您,让您高兴呗!”母亲一边和父亲理着菜,一边又说:“回来时,老大还为我和你父亲一人买了两套衣服。”看着父亲笑而不语的样子,我故意挑起了那段历史:“这次,父亲在母亲面前一定趾高气扬了!”父亲看了看母亲,笑着说:“那当然!”是啊,从血统的关系来说,汉正街的曹家人可是他血脉相连的后人啊!

     父母结婚已经四十三年了。跋涉这风雨如晦的四十三年,是多么漫长,回首这苦尽甘来的四十三年,又是弹指一挥间!正如那歌里所唱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作为女儿的我,向老天爷祈祷,祝福我的父母永远健康,永远幸福!祝福天下的父母,永远健康,永远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05-4-27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先交一个卷给无哲!
发表于 2005-4-27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无哲收了,明天砍你.先下载看.
发表于 2005-4-2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提提……。
发表于 2005-4-2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平实中充满了浓厚的感情.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和母亲,培养我读书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情景,儿子最终还是没有女儿争气,儿子最后属于老婆了,只有女儿才属于天下父母的.很多情景就像是我家的.不过我是家里最小的,上面还有姐姐,现在父母全靠她们养着.
在这里我衷心祝福你的父母身体健康,永远幸福!也祝福你好好生活,越来越年轻!
发表于 2005-4-28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看了.感动着.风雨几十年,平常人的故事,艰辛,温暖,人间的真情理.
写得不错,唤起了我很多共鸣.
游子身上衣,善待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啊
问好烟花
继续,
你果然叙事和抒情能力很好.
发表于 2005-4-28 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下面引用由水的翅膀2005/04/27 05:10pm 发表的内容:
看了.感动着.风雨几十年,平常人的故事,艰辛,温暖,人间的真情理.
写得不错,唤起了我很多共鸣.
游子身上衣,善待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啊
问好烟花
...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一并谢过楼上无哲,字母先生,小杨柳,水的翅膀与故乡云飞!
发表于 2005-4-28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1\平实,更厚实,有感人的地方.
2\对母亲的描写非常成功,前面的自强,及后面的宽以待人,说明经历与岁月中的变化,真情而真实.
3\别字不少,看出你写完没有细改.
4\口语话在文中应用过多,今后应重点注意.可以全用口语,或者只用书面语言.
这个作业好,够份量,为表扬你,我收在中华的选稿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无哲,这,这,叫我怎么感谢你才好!
家里柜子里还有两瓶舍不得喝的五粮液,提去给你润润喉吧!
谢谢你如此厚重的表扬!
发表于 2005-4-28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够意思,我只喝一小杯,因为我不喝曲酒.嘿嘿
发表于 2005-4-2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有好酒只照顾无总
你别拿哥们不当干部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的父亲母亲

翅膀小弟别急,你来,剑南春也有你喝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