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99|回复: 2

艾草(端午悼屈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艾草

不管生长在哪里
总以倾危的姿态
拉起沉淀在江底的影子
波浪呻吟着长剑的寒光
穿透灰白的叶
染黄伸展的茎

几行深深的脚印
是漂在江水中的
一艘艘斑驳的小船
溯流而上
装满秭归城的悲叹
和楚国人的眼泪
溯流而下
把苦涩和熏香
种植在一个民族的心里
发表于 2010-6-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种写法有些平常化了
浅见,问候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樱 于 2010-6-2 23:36 发表
嗯,这种写法有些平常化了
浅见,问候朋友!

谢白樱版主读评,问好!

拙作有些晦涩,特作一下解读.:倾危的姿态,既描写艾草的长势,又暗指屈原的性格从古到今都容易被伤害.艾草是人们端午放在门外用来驱邪的植物,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它拉起了沉淀在江底的永不会磨灭的身影.为什么波浪呻吟着长剑的寒光呢?因为春秋战国的中国古人有腰佩长剑的习惯,波浪呻吟着长剑的寒光用了一个通感手法,穿透灰白的叶,染黄的伸展的茎,宝剑的寒光因为岁月和屈原的悲情而显得灰白和黄,艾草的色彩也是灰白和黄的,这个地方比较好地把屈原和艾草联系起来了.
第二节比较明朗,海子可把屈原的脚印说成白鸽子,我也可把它说成斑驳的小船.最后几句是全诗的诗眼,艾草的气味是香的而吃在口中是苦涩的,屈原的精神难道不是既让我们这个民族感到苦涩又感到熏香吗?

不好意思,我很少采用象征的手法来练习,故拙作读起来不是很顺畅.

[ 本帖最后由 无悔人生 于 2010-6-3 13: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0 0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