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踏雪迎风

《微寒》(外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的描述很独特。第二个,平静的表面下感情汹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随风的提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烤盆边的人都已散去,炉火将熄
他捋了捋突然长长的髭须,心中失笑
向海滩走去。几个影象浮出水面
他不介意。退潮中露出的这一角巨石
坐上去正好有些潮湿

潮水缓慢而固执。姿势和声音
单调、枯燥、千篇一律
他知道,这是事实,却不是真相
海风没有驱赶海浪冲刷海滩
只是不断从身边掠过,鼓起他的风衣
夜鸟的感觉随风生灭、滋长

远空漆黑,只在低矮处散着几粒星灯
该不是航标,天空也不会这般垂坠
他挥挥手,眨了眨眼睛,心想:夜还未央
炼炼之笔,熊喜欢的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熊
“炼炼之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惜字如金,长意短凝=炼炼之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赐哥  那是俺家的小花猫
把俺的诗集衔出来了
俺押了十二年的韵
每个韵脚中都有你的微笑

嗯  小猫真乖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迷失在不失其维度的空间里,这并不代表一种获得,也许更多的只是一种自我期许。《微寒》以一个不断迷失的视角,呼吁最后归宿的来临,欣然看见不是真相的真相,真相后面,“夜还未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8-5-2 10:13 发表
《微寒》

烤盆边的人都已散去,炉火将熄
他捋了捋突然长长的髭须,心中失笑
向海滩走去。几个影象浮出水面
他不介意。退潮中露出的这一角巨石
坐上去正好有些潮湿

潮水缓慢而固执。姿势和声音
单调、枯燥 ...


        ~~~诗歌要带给读者什么?读者想从诗歌里得到什么?诗歌与散文、小说的区别在哪?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在哪?楼主的两个,更像是讲两个故事,尤其第二个!我想我是认真的读者,但我不希望从诗歌里读到故事,尤其是平白的故事。不要说故事的后面隐藏了什么,试问,这个世界上,哪一件事情的背后不是或多或少的隐藏着些什么呢?作为写诗的人,应该要把这或多或少的东西说出来,至少点出来。一来,话不说不明;二来,证明你确实以你的慧眼看到了。不要说,这个应该含蓄,应该留给读者去领悟。这就显得有些虚伪了,正如所有的神灵一样,三缄其口,装出神秘,其实就是一堆黄泥!所以我从不烧香,也从不拜佛。如果什么事情都丢给读者去领悟,那读者真不该去阅读了,因为他们将付出的,原比写诗的人多的多~~~最后问好楼主~~~

[ 本帖最后由 dhuangyuan 于 2008-5-9 09: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凡尘兄的直言。
一般而言,思想是可以甚至应该直接切实地说出来的,但感情就比较复杂,越想说得明白往往会越失去它的本来面目。中国传统诗学标榜“立象以尽意”,意可以笼统理解为思想感情,所以用象也还是可以被允许的吧。当然个人的诗写习惯、爱好不同,我也理解您的意思,能不能来个求同存异呢?
多交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踏雪兄的“立像以尽意”,所谓意象,也既是意与像,没有意的像,是多余的像,是毫无意义的堆彻的像。另外再看“立像以尽意”,说明,诗歌里面所有的像都是为了意服务的,意是什么?意可以是一种心情,一种道理等,意,就是诗歌的写作意图,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无论是一种心境,还是一种哲理,但倘若一首诗里,通篇看不到意,那么即使像用的再好,再多,也都是不成功的。再一个问题是,像,很多人把其误解了,误解成场景。如果说电影的一个画面,是一个场景,那么像是什么呢?偶以为,像应该是这个画面上,最具代表性的,同时也是最能反应整个画面内容的东西,它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甚至是虚构的。可是,现在很多诗歌,往往要么是过分的强调像,而丢了意,以至于成片都是像,如果把像看成电影里的角色和道具的话,有的诗歌里面的像已经多到是一个个场景了,也就是说,已经不是诗歌,已经完全的成了微型的故事;还有的就是过分强调意,而忘记像,成了通篇空洞的口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意与象之间的关系问题,流沙河在以朦胧诗为例的探讨中有过比较实在的议论。我的想法和凡尘兄的在大体上并无二致,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惜字如金,长意短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熊,谢谢老道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感觉.呵呵..依依努力感觉了下
问先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山依依 于 2008-5-9 21:56 发表
新感觉.呵呵..依依努力感觉了下
问先生好:))

谢谢依依!依依觉得新吗?我有两个最新的在红颜,那才叫人认不出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