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介老道

223期临屏诗赛亚军及季军作品浅评(请作者及诗友们斧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并谢过各位!
多批多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诗先做人,做人先做事,做事先修身
——不简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老道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需要耗掉很多精力的,老道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言志!诗歌里面作者要说的话,远比诗表面的意境、意象更为重要~~~诗里面所有意境、意象都是为了烘托、证明作者所要说的话(也可称之为中心思想,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如果没有了这中心,或者说,诗就不是诗,如果诗中描写到的某一个意境或意象,无论如何瑰丽,但倘与所表达的中心没有必要的关联,都应该果断地舍去,而不能因为一个好的意境或意象去毁了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意图~~~历来,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己、或团体或某一群人书法情感,也就是通过诗的形式,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图,这在唐诗300首里很多,在五四以来的现代诗歌里也很多。此外,五四时期的中国新诗创作,也是基于此,并且很快的传开。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快餐文学,当然我这里谈的快餐文学,非各位所了解的那种快餐文学。偶这里说的快餐,仅仅是说明块。我们不可能拿一本厚厚的哲学理论书,去让很多的人去看,去理解,但一首简短的哲理诗,却可以在很短的句子里,告诉很多的人一个同样的哲理,我们不能拿一本厚厚的爱情小说,去让很多人去看,去领率爱情的凄美,但一首简短的爱情诗,却能让人读过后,对爱情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基于此,偶说诗,是一种快餐文学。

        基于此,诗歌的语言就注定不能晦涩,必须洗练易懂。喜欢用晦涩语言写诗的人,是人为的把诗歌神秘化了!在这些人看来,诗歌不该是每个人都可以看懂的,只有像他们一样,有着高深的知识,过人的智慧才可以领率诗歌。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写作,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写诗的时候,非生僻的字不用,非奇怪的比拟不用,非风牛马不相接的意象不用,最后搞出了问题,诗歌成了怪胎。只能在一小部分人之间传阅,大大地损失了诗歌原本应该具有的质量。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是搞之乎者也的文言文的,可就在那样的年代里,诗歌,也远比文言文好理解。

        如我们熟悉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很直白,没有甚么所谓的深奥,遣词造句,远比同时代的文言文简单的多,直白的多。而且,所描述的场景,也是所有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它之所以能够得以流传,窃以为要归功于它用比较浅显的语言,揭示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真理,那就是要想看的更远,就必须登的更高。它的流传,不是因为它的意象,也不是它的意境。它的流传,只是来自于它所揭示的“登高远望”的真理,这就是作者想借这首诗来传达给世人的意图,也就是作者想说的话。换句话说,如果诗人当时不选择太阳落山、黄河流入大海等意象来作诗的话,只要他能传达出“登高愿望”的意图,同样也是可以广为流传的。所有说,诗歌的里面作者要说的话,要传达给读者的意图,远比诗歌里面引用的意象也好、意境也罢,都要重要的多。意象是实,是引领读者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思考;意境是虚,是给读者营造一种氛围,譬如忧伤的心境或者快乐的心境,而所有的这些,都是作者在试图让读者站在自己写作时的立场来读、来理解他所要说的话,他所要传达的意图。

        再看现代诗歌,五四以来新诗的兴起,是与当时的社会变革分不开的!可以说,如果当时没有那场大的社会变革,新诗便不可能产生,或者说不可能产生当时。再看看第一批投身新诗创作的人,都是些甚么人?又为什么要创作新诗?读读现代史,当时的新诗代表诗人大抵都是些细想比较激进的知识分子(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愤青),他们发现了、接触了新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制度等产生怀疑,他们试图把这些问题和答案告诉全中国的人。怎么办?文化的引导当然是最为有效的。那时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收音机也不是常见的,所以,只能通过报纸,通过传单。所以,他们不可能选择写大部头的小说或者理论著作来宣扬人们。其一,条件不允许,大部头的小说或理论著作传播不开来,其二,当时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很多人不识字,他们怎么能看得了小说,看得懂那些理论。但诗歌就不同了,因为语言的洗练,篇幅的短小,非常容易传播,而且,对于那些不识字的人,听别人读上即便,也能理解或记得住大概的意思。所以说,诗歌创作的核心,不是里面有甚么样的意象、意境(其实,不该把意境等同于或者和意象放在一起说),如果为欣赏意象,完全可以去欣赏各类画作,现在的电影种类已经非常之多。

        所有诗歌的创作核心,偶窃以为应该以期作者所要说的话或要传达的意思为核心。国外的诗歌尤其如此,有时间我们不妨去看看国外的作品。譬如裴多菲的诗歌。如果一首诗里,通篇下来,看不到作者要说的话,看不到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意图,这样的诗歌,无论意象如何瑰丽,也都不是诗,正所谓,诗言志!所有诗歌的创作语言,偶窃以为都应力求洗练,就是简单、容易上口,而不该晦涩,让人一见,两眼冒星星,硬着头皮看完,已是满头大汗!此外顺便说下,意象的选择与描写,也应该简单,直白,让多数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甚么,不要搞得看了N遍后,硬是不知道作者写的到底是山还是水。以上个人之见。

[ 本帖最后由 dhuangyuan 于 2008-3-30 16: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大家来学习。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尘说的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三界 于 2008-3-31 19:52 发表
凡尘说的好。学习了。


~~~问好三界与各位诗友,凡尘也是在摸索,偶有所得,便不知所以的说出来,觉得好了,就回个帖子或者保持沉默,觉得不好,捡块转头砸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这样一组诗评,当让人激动,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