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304|回复: 5

谈《论语》第一句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第一句非常难懂,现将全章抄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然这里的“!”号多少可以理解成“?!”两个符号。


  第二,“说”通“悦”,而与第二句的“乐”不同,虽然字义近,但仍不同。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作为一个不被人容的君子,他的这种“乐”可以被理解为是感情上的感性“乐”么?所以这里朋之来的乐是感性上的。理性的“乐”如“乐之者”或通过“乐天命”三字去慢慢理解。当然这里朋之来的“乐”与乐之者的“乐”的区别是不同于朋之来的“乐”与“说”的区别的。乐有群体性,说有个体性,故可知群体之乐比个体之说略带些理性。这里主要证明朋之来的“乐”与学而时习之“说”都是感性词。


  第三,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直被认可为其朋之来有益于我学故而乐,这里多少带了(认为孔子有)理性认为的味道。前面提到过这个“乐”是感性的,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要想那么多“编出”个认为有益于我学呢?


       当然这里是有孔子好学的原因作基础的。但全章仅止于好学我想并不能升华,虽然第一篇为学而篇。首从读此章我个人感受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多少让我感到有悲情色彩,这里的悲是觉得孔子不“说(悦)”,但是“乐”(理性)。如果依那些认为此等朋有益于我学那么又不知(我,即孔子),那么最多可以认为孔子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故己终为人不知,那么这些朋多少有些贬义。我个人愚见,读第三句让我想到后面的“下学上达”,故此一想则头尾连贯,“下学”——学而时习之,“上达”——“人不知”而唯上达于天,何为不知,其无友乎?后面两句告诉我们,孔子并不缺乏友,但终是“人不知”,故唯“上达”。这里并没有歧视朋之意,而是突显了“上达”,人知则何唯有上达?故孔子叹曰“知我者天乎?!”


  所以全章之谈学,却终体现着一个义:下学上达。也是作为他一生为学的总结。


  当然下学上达之间的朋也是有有益于我学的,但全章突显的是“下学上达”而非排比性地陈述学而一事。


  以上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注:
   下学上达:下学人事,上达天命


[ 本帖最后由 静仔 于 2008-1-22 23:0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是不是在说 无知者无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很难看明白
谢谢仔仔
给竹子上了一堂课

[ 本帖最后由 雨竹 于 2008-1-23 2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
知之理,而达之,不亦尚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这种东西还是少发!   我以前天天学这个脑袋都大了!
所以我考研想学外国文学,没有选择继续学汉语言文学!  惭愧,最终巴黎没去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的必然的东西要通过偶然的方式出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学习方法的传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对朋友的态度。

哈,仔仔分析得很深刻,从语法和问题本身来分析,达成了自己的观点,学习~

问候仔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0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