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77|回复: 2

阿坝掠影(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坝掠影(散文)
  对于藏区,总有一种挥洒不去的情结萦绕在我心中,那些仿佛有着生命的无处不在的咄咄逼人的高原色彩,给予我的双眼毕生难忘的视觉体验。这不,在成都忽热忽凉的四月,我们一行四人自驾车向大美之地阿坝县而去。
    凌晨,汽车驶出成都市区不久,过都江堰便沿险峻的岷江河谷,过漩口、映秀、汶川,又溯湍急的杂谷脑河过理县、米亚罗,翻过终年积雪的鹧鸪山,再经刷金寺、甲尔卡、龙日坝、麦尔玛,于傍晚抵达阿坝县城。全程509公里。
    公元6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阿坝地区,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造就了这里独特、悠久、广博的佛教文化和精湛的佛教艺术。阿坝县僧人众多,县城周围集中有藏传佛教现有的所有派别,包括在西藏已经无处可寻的觉囊教派“塞格寺”和藏区规模最大的最原始的苯教寺院“郎依寺”;县城附近还有一座黄教的尼姑寺。阿坝县就像一座宗教博物馆,各派都有朝拜的信徒。阿坝县仅有6万多人,却有48座寺院,几乎全民信教,因其有浓厚的宗教氛围,故有小西藏之称。
    阿坝县位于河谷,背临草原,南接森林,是一个历史古老的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自古就是游牧少数民族的家园。今天的阿坝人有吐蕃戍边士卒的后裔,他们中有卫藏士卒,也有康巴部落,据说一些地区的藏语依然有古藏语成分的方言,人文文化气息古老,性格热情豪迈。
    郎依寺是阿坝乃至川西北规模最大的苯波教寺院,有喇嘛700多人。阿坝县共有三座苯波教寺庙,建在郎依寺对面山坡的多登寺(此寺属国家二级保护单位,藏有乾隆时期的龙椅、两千多年前的法螺号以及众多的文物),还有一座在下阿坝。郎依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显得格外的静谧,其建筑装饰精美华丽。从外表看,郎依寺与其它藏传佛教寺庙似乎没有区别,喇嘛们的穿着也没有不同;但大经堂正中供奉的是苯波无教祖敦巴幸饶的巨型塑像,左右整齐地排列着1113尊敦巴幸饶的铜像,后面是历代郎依寺寺主的镀金像,四周墙壁上则画满了苯波教历史和教义的精美壁画。大经堂的横梁上,各种姿态的仙女雕像十分动人。大经堂的正前方一百米远是一座高大威严的吉祥如意塔。喇嘛告诉我们,塔内供奉着1000多尊敦巴幸饶的塑像和一些经书,塑像底座均以蓝色为底色。蓝色是苯波教的基本色,象征着海洋,代表着博大与无涯。塔周围是装着经筒的转经廊,一些年老的阿妈正在转经。有趣的是,苯波教寺庙一律按逆时针朝拜,转经、旋转经筒和参观也要按逆时针方向,它与藏传佛教按顺时针方向转正好相反;这里诵念“八字真经”,而不是“六字真言”。
    塞格寺建于1862年,寺院实行的是尔哇色桑的世袭寺主制。主要建筑有经堂、禅堂、依怙殿、转经房和僧房等。寺内藏有著名的佛教丛书《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大藏经》三套,鎏金铜佛和塔子上百,释迦牟尼唐卡画《九本生传》三套等。
    阿洼尼姑寺建在一个懒散的山坡上,尼舍以山而上,一间挨着一间,围着大经堂散开,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此寺是阿坝县最大的尼姑寺,有尼姑三百多人。尼姑寺里有许多的小阿尼,常在山下的一条小河里洗衣服,洗好后,便在河滩草地上摊晒着;若是天气不是很好,便抬回寺内晾晒。我们在尼姑寺拍摄完后正下山时。天气突变,刚才还风和日丽,转瞬间就浓云密布。花生般大小的雪糁子纷纷扑面而来。远山消失了,牛羊消失了,连河边洗衣服的尼姑也消失了。我们措手不及,正准备狂奔至车上躲藏。几位尼姑热情地招呼我们去她们的尼舍躲一躲。进入尼舍,屋内是典型的藏式布置,正对门口,有一个供案,上面有佛像,经书卷,还有铜质的油灯,右边是卧室,左边是起居室。我们喝着热腾腾的酥油茶,心里热呼呼的。半小时后,雪停了。出得尼舍,只见漫山遍野白茫茫。连绵的山,蜿延的河床,远处错落有致的民居均被雪履盖。此时,我们似乎到了高原的冬季。
    告别尼姑寺,我们返回各莫乡境内,拍摄那些散布在草坡上和田野中的藏式民居。这些民居就地取材,除了屋基用石头砌,墙体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民居一般是两层或三层楼,下宽上窄,屋顶平整,远看就像一个个翻转来的木斗。门边与墙壁的四周竖着涂有几道白灰,或白灰与土红相间,既是一种醒目的装饰,又是一种驱邪的符号。每座民居都由主楼和矮土墙围成的前院组成,自然排列成村落,犹如一个个蘑菇从土里自然生长出来,有一种与大地融合一体的感觉。为了更好地拍摄那些错落有致的民居,我们来到公路边的一个小山坡的一户人家。当我们说明意图,热情的女主人带我们爬上了三楼的楼顶。此藏房是三层土房,屋内木板间隔,底层堆柴草关牲畜,二层是客厅、厨房、卧室,三层是经堂和储藏室,屋项是用原木并排搭满,上面一层层铺上油毛毡、细柳枝,最后盖上一层层泥土,捶紧、抹平,这样不仅防水防风雪,有冬暖夏凉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屋顶场打青稞,晾晒粮食和药材,成了藏民对付高原多变天气的最方便的晒场。
    在麦尔玛乡,当晨曦从东面的山后渐渐升起,仿佛一只无形的画笔在天空纵横涂抹,黝黑的山体立刻显出许多明暗褶皱,山坡边的村落也逐渐清晰起来。犬吠声中,各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在晨风吹拂下,慢慢与山野中的层层薄雾融为一体。晨晖雾霭中,牛羊在牧童的吆喝下,成群结队地走向四野和山坡。
    阿坝的藏寨民居可以说是藏区一绝,上阿坝和中阿坝的土坏建筑集朴实的功能和华丽的装饰与一体,黄色的建筑在草地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美丽。下阿坝的木质建筑则尽显山野本色。清澈的阿曲河在草地上缓缓划出优美的弧线,把那些藏在“深闺”的美景串在了一起。如果是漂流,从安斗寺起漂至安羌上岸,可以完全欣赏从草原至林区的万千变幻,可以欣赏藏传佛教寺院与民居的气势与细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气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你去了,用眼睛看,用心情看,你就能体会。阿坝,的的确确是一个充满神秘而诱惑的大美之地。


发表于 2004-8-1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坝掠影(散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你去了,用眼睛看,用心情看,你就能体会。阿坝,的的确确是一个充满神秘而诱惑的大美之地。
读罢你文,我心动,其实西藏一直是最想去的地方,象是梦,一个有关前世很广阔荒凉的梦
 楼主| 发表于 2004-8-1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坝掠影(散文)

再次问好靓妹妹雨珠儿!
藏区的山藏区的云藏区的寺院藏区的人,都将热情洋溢地欢迎你的到来的。
我曾在西藏呆了四年,现在我每年都要去藏区泡上一些日子,那是很惬意的日子。
你有时间可去诗歌评论栏目看一下诗人洋滔写的《从军旅诗人到铁路诗人的丁乂(评论)》。祝暑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5 0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