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钱松子 于 2016-4-1 09:32 编辑

《十个童子》
十个童子在灯火起处舞蹈
十个童子手拉手在窗外编织时光的环扣
结出五颜六色的窗花
他们不着一丝衣镂,鱼贯而入
占据我一贫如洗的身体
多么干净的房间
没有阻碍,没有杂念,没有忏悔
他们合唱一首失传的歌谣
忧伤的调子牵扯着十座大山的回响
一阵子的空,唤醒一阵子的痛
在他们全神贯注的间隙
我所能把握的是,翻出其中一部分伤口
晾到从前风雨里愈合
剩余的留给时间,由它补刀

《野外》
野外受困于一个人的少年
野外是一朵永远长不出头绪的花
从鸟鸣里诞生
止声于一首哽咽诵读的诗篇
让我把春天搬上餐桌
重温那时欢声笑语
把最后的相聚先描绘成一幅写生画
不上油彩,还原初衷
在季节阑珊处忍着不说出别离
仅以沉默抒怀
再把未完成的成长视为小草
枯了重生,把熄了的星星从容点亮
去野外,对自己悄悄说一句
我是多么地想你,妈妈

《金黄》
金黄从胸口喊出来
金黄飞上天空与群鸦对峙
守望如此辽阔,繁衍无限生机
盎然的风情肆意生长
高于节气,高于粮食的暗香
让一把镰刀展翅
从飞禽的眼神里清除杂草
收拢炊烟,人间俗事尽归于温饱
被拆散的孤与独,一念间
在去留之际相互撕咬
受伤的体肤喷涌出凶猛的金黄
一泻千里,洗净了尘土
更远处,有夕阳拽紧锋利的山刃
流着血酝酿一次重生
【附网友简评】
陈知日(中国诗歌网编辑,旅日)诗友并不知道这组诗为看图临屏,也没看到图片,所以解读有偏差。
不过,一首诗百人看有百样感受,有百样理解,很正常。
1《十个童子》
【知日点评1】诗歌写了什么,表达什么?诗写人类的本真经验,由具体入以抽象出,以意象入以价值出。组诗标题是《岁月的颜色》,那么第一组是讲童年的体验与记忆。松子诗风发散而迷离,以固有阅读的逻辑跟从诗人的节奏就会觉得眼花缭乱,我们只需抽刀断水剥离核心意象即可。 “时光的环扣/五颜六色的窗花/不着一丝衣镂/一贫如洗的身体/多么干净的房间/没有阻碍,没有杂念,没有忏悔/合唱一首失传的歌谣":这第一组意象,有一个共同的内核,那就是纯洁无暇,诗意而朴素,困乏而自由,纯真而美好。”“忧伤的调子/一阵子的空,一阵子的痛/其中一部分伤口/从前风雨":这一组意象,也有一个共同的内核,那就是成长的忧伤与创痛。
2《野外》 【知日点评2】《野外》写什么呢?看看诗人笔下的意象,并把它归类。“少年/长不出头绪的花/鸟鸣与哽咽/诗篇,春天餐桌,欢声笑语,最后的相聚/写生画".少年时代的成长与记忆。初识自然的亮丽与迷人,遨游知识海洋的快乐,美好的親情手足的回忆。而“别离/沉默/小草/星星/妈妈”等意象,构成少年时代的第二调色板。那就是:伴随成长的青涩,见识,希望与感恩。
3《金黄》 【知日点评3】顺着《十个童子》《野外》的经验逻辑,《金黄》当然是写人生的收获季节。诗的开头两句就如火焰般点染了黄金时代的活力特征。从下面一组意象来看内容构成:守望如此辽阔,繁衍无限生机/盎然的风情肆意生长/高于节气,高于粮食的暗香/镰刀展翅/从飞禽的眼神里清除杂草/收拢炊烟,人间俗事尽归于温饱".这一部分看似杂乱无章,但也可以归类为一个共同的意象内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饱满而富有活力,尽管“温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接下来的一组意象,则延展到了人到中年的沉思:"被拆散的孤与独/一念间在去留之际/相互撕咬受伤的体肤/喷涌出凶猛的金黄/一泻千里,洗净了尘土/更远处,有夕阳拽紧锋利的山刃/流着血酝酿一次重生".人生的体验,从锋利过渡到了凶猛,再延伸到了洗尽铅华后的沉稳与舒缓,以及“只是近黄昏”的惶恐与不甘。
小结论:钱松子组诗《岁月的颜色》,以华丽而迷离的诗风,以绚烂灵动笔触,诗写了一代人深沉而厚重的人生感怀。从“纯洁无暇,诗意而朴素,困乏而自由,纯真而美好”的原初体验出发,伴随了“童年的忧伤与匮乏的创痛”;然后逐渐经历了“初识自然的亮丽与迷人,遨游知识海洋的快乐,美好的親情手足的回忆。而伴随成长的青涩,还有见识的渐入佳境,希望与幻想与别离与感恩;接下来的金黄,则以满怀的激越诗写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饱满而富有活力。尽管“温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再接下来,则延展到了人到中年的沉思:人生的体验,从锋利过渡到了凶猛,再延伸到了洗尽铅华后的沉稳与舒缓,以及“只是近黄昏”的惶恐与不甘。
如果说诗人的成熟以诗写风格的形成与稳定为特征,那么,也许可以初步的画下一个逗号说:松子诗歌的华丽而迷离的诗风,已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迷人风景,而构成这一迷人风景的基本技法,则是意象的中度断裂手法与诗思的突变飞扬所形成的意象的价值发散及指向的多元特点。
★孟杨★(中国诗歌网主任编辑)
孟杨点评:反反复复读这组诗,总有一种意味未尽的感觉.,似乎其中隐藏了什么高深的意蕴,再读,始觉得有万把尖刀飞舞,刺向成长路上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刀刀见红,划出人生的道道印痕,蓦然回首,已是伤痕累累!同时这组诗的尾诗道出了人们欲望中期待收获的金黄和久久驻留的母爱!母爱是温暖的,也是神圣的,我们谁也无权亵渎!需要提醒作者的是,人的生命历程,更多的是过程的体验,那些金光灿烂的前程看似就在眼前,但实际上还很遥远,切不可有过多的奢望,平淡如水方可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而不受无望之念的熬煎!另外,过于隐晦难懂的意境制造,可能会把更多的读者挡在诗外,提请作者注意:诗歌是作者个体的诗歌,更是读者大众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