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白世纪

【白世纪读诗笔记】诗歌报论坛20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首点评的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挑战有评论,活动才更丰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6 11:12 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12-6 12:32 发表

阿白哥,因为你写诗是挑毛又挑刺,所以重质而不重量,少是沒法子的事嘛

一位诗人一生可以写无数首诗,问题是能留传下去的会有几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7 09:42 发表
这两首点评的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7 09:42 发表
挑战有评论,活动才更丰满。

挑战有阳光,版面才更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猴头L
我也上个《原野》


一个人在原野
很孤独
一群人在原野
你更孤独

孤独是今夜的一纸婚书
离开温柔
离开没有熟透的风
眼泪一样
碎在地上

三岁时候
或许我爱上你
满世界找你丢下的玩具——
那些碧草
那些花儿

开始写字了
写实
写难认的堰字
画冷冷的巉岩
然后就想着爬上去
在最高处
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霜降过后
大地舒展开来
野草也枯萎了
野草在我头发上窸窸窣窣
藏匿多年的蝈蝈
死了

好心的人
面对面
我看不见
我在秋风中,拉扯着自己
学着生长
学着摇曳

过了这个坎
我会认识很多文字
会认识你
找到呼唤我的眼睛
像雨后
亮亮的水洼


笑声惹的祸
持续了好多年
至今我撕裂的嘴唇都无法哭泣

电话那端
你移动着
说年景,说颗粒无归
说老实的土壤
其实,一直在欺骗你

你多么渴望
我走出去
在原野上风光无限
像雨水
像谷穗
像笑。像你一篮子的收成


真的一无所有了
原野交出全部
交出我
拿去吧
换金
换银
换一生的幸福

秋风是我的烈马
装在口袋里
那得得的蹄声,我背着上路

我是你的
贫穷
你的富有
是你的,载满诗歌的
空落落的院子

旗帜一样
孤独的飘着,红红的
在原野上


到了你就会花开
就会生长
一千场雨水滚过原野
一万匹马驹
啃过青草
我摁灭烧荒的野火
让深睡的人,在谷堆上
热泪涟涟

影子是一个人的
我是一个人的
是一千场雨水
一万匹马驹
是你最爱的眼睛
死命的盯着
贫穷的影子

到了
我走到了幸福的尽头
倒在一万匹马驹带起的风里
深睡的人
抱着自己的影子捂着耳朵
在谷堆上,热泪涟涟

==========================================
可以再瘦身,太白兄觉得舒展,我可以认同,但舒展得有些过了,显得松垮垮,并多处无谓的分行,甚至造成有些地方意韵太满,比如这里就是特别明显:

真的一无所有了
原野交出全部
交出我
拿去吧
换金
换银
换一生的幸福


白世纪 读记
2012/12/6于桃园


猴头L:
不认同你说的,哈

[ 本帖最后由 白世纪 于 2012-12-8 01: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丹鹤顶红
风雅辞

父亲和母亲,让姐姐和妹妹
喝田野的风,强健身骨,
成长村人眼中地道的劳动形象
让我嚼文字的墨香,发育青春,
新生他们心里皇粮工资的前程

田野的风有,软硬兼施
不辜父母的愿望,将姐姐和妹妹
柔弱的身躯,打造成钢筋铁骨
而文字的墨香,浑身解数
不负父母的美好,将我的脑细胞
熏染,敬献跳龙门本领的技艺

如今,姐姐和妹妹的身子骨
依然硬朗。田野里依然不生杂草
只长庄稼。她们的儿女不关心这些
游移的目光,总是飘向蔚蓝的天空
而我的儿子,正走在我曾经的路上
但不知他的明天,会不会在中途岔道

========================================
大陆毕竟还有着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我在大陆住了快五年,仍可以感受的到,特别是农村,不像台湾近乎没了
可能是人口政策之故吧,如果头胎是女儿,往往想尽办法躲生计办,或不惜代价就是要再生个男孩,我听过最悲惨的一个真实事例是,我前妻的一门贵州远房亲戚,生完后一看是女的,居然随手把她丢到水盆中不管她死活,当时天寒地冻下着雪,女婴熬到第二天清晨才冻死,真是残忍至极,没有天理,令我 听得心如刀割,悲愤不已.....

作者在诗中,享尽父母呵护有书读,姐妹们却是去干农活,美其名为强健身骨,第二节末还有点自满得意之状,让我很不喜欢这首诗哈,建议作者把第二节末那些去掉,或干脆写自己不负父母厚望,学业有成,光宗耀祖也行,但就别提姐妹们没书念的事了
我话虽然说得有些重,但出发点并无恶意也不是针对诗友个人,只是觉得诗作内容这么写,有欠深思


白世纪 读记
2012/12/7于桃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千朔
【穗同题】舞墨:采蓝

1.采蓝


 从呼吸的树取出最早的天空
 水是必经的
 草沿着路拓印出的浪
 正是我灵魂里最深的湖色

 若是时间允许异常,你说
 再演一回青衣,从生到死
 在裳服的绣纹里
 仔仔细细地为我唱一世

 我彷佛是一只不曾睡过覚的猫
 从世纪初就等待末日的到来
 而象鼠趴在影子里的黑灰有孤倔,却还有
 更多的绝世
 让风吹出明亮的眼
 让夜足以采撷那些存放在我体内,的蓝


=========================================
1 前两行略为晦澀,但我还可以想象,第三行草沿着路拓印出的浪,好形象喔,不错
2 第二行后半句裳服里的绣纹,咬文嚼字,觉得多余,无助诗意的流畅,建议不要了,第四行第一个字“再”不是“在”
3 第三节前两行可以再锤打,第三行” 象鼠”是什么?是大象老鼠还是像老鼠.。另,由于前两行已说我是猫,那么鼠的指涉是什么?其来何故?如果是第二节中提到的“你”,则为何我是猫,你是鼠?
4 最后一行,我无法认同,夜是黑暗的,如何提取得出“蓝“,严格来说在夜里一般哪能分辨出颜色呀?为什么不写天空呢?虽然天空重复了诗的首行,但在这里是可以被接受的,有回返的效果



白世纪 读记
2012/12/9于桃园
==============================
后续讨论:
晓钟:
探讨下:
芊芊是心部位驱动型写作,和阳光光的脑部位驱动型写作是完全不同的。
芊芊的诗歌语言对于诗歌报读者来说,应该可以获得个性化诗歌语言奖。
以上两条,都可以开出专门的诗歌研究帖子去探讨评论的。

白世纪:
呵呵
针对第一条,不是这么分别地,也不是这么简单二分法地,更没听过诗学上有这两个名词术语
针对第二条,台湾诗友的诗风都是这类型,不是千千的个性化,而是地域文化,语言环境上的差异

晓钟:
哈哈  
第一条,术语是我捏造滴。。。区别于情感驱动意象和意象驱动情感。。。
第二条,我说的是诗歌报,因为在这里,芊芊的台湾诗风比较纯粹。。。以前冰夕她们也是这样的诗风,但路径有些不同。。。。

白世纪:
呵呵,是吗?

晓钟:
这么说吧,有的人先有写一种情感的冲动,流水一般就写玩了,然后改。。。这样的写作,有时天马行空,有的意象让你不知所鸣,其实也许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有的人先有意象,有表达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组装。。。是两种不同的写作状态。。

白世纪:
这样解释明白多了,但也不能一以概之
比如,兄弟在你看来,我是哪一种?

晓钟:
你应该是脖子部位发散型。。。呵呵。。。瞎扯哈。。。

白世纪:
这不结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曉钟
■彼时,遇见--与Y书

■彼时,遇见--与Y书

文/晓钟

          就像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
从那里飞过。--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你存在于我出生的那个晚上
或者更早。在交换沧桑之后,与灯火唇齿相依
你的出现只是一种姿态
像果实离开花朵,我离开你一样
不怎么特别

我与你确实是偶遇,突兀、摇晃
那天,我忘记了姓名,年龄
你正在南方散乱的气味里,纠正一个日期的错误
我向你伸出拳头说,“你看,这粗糙的一生,有点过分!”
宛若一个尚未腐烂的人举着自己的肋骨

我知道,一句话离开纸就无法落下
你也不会轻易与河流结伴而行。所以
我只能像一朵旧了的荷花,依靠几个措辞来告别
我说,“你是我屈指可数的幸福”,我想
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平静又略显忧伤


======================================
深情款款呀,哪是什么战斗猪,分明是多情猪

挺喜欢地,第一节和第三节
第二节略为僵硬些,不够光滑

晓钟写诗,有英文诗的翻译影子,可能读过不少欧美诗人的作品,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猜测

此诗虽然不错,基于精益求精的精神,仍有以下两三点和晓钟研究
1 首节第一行说到我出生,你或早已存在,故而所谓沧桑,即便你有之,我又何来沧桑可言可交换,我认为此处尚可斟酌,因为此沧桑最多只能由你传递给我,实在不存在交换的动作
2 我阅诗无数,还从来没有读过哪首好诗把荷花这意象和离别扯上关联性,通常都是黄菊呀,芦苇呀等等
3 个人对最后一行,觉得有落俗套之虑,还是以女人易于哄骗为前提,暗示分手后故作强颜状,我和作者有不同的思路,因为我会这么写

“我说,“你是我屈指可数的幸福”,可我想
没有什么,能让你永远抚平而不露忧伤”

年轻时我也会像作者这么写,可是现在我认为这全是在欺骗自己,因为有些真正深爱过的痛是一辈子消除不了的记忆,就像我28年前的初恋


白世纪 读记
2012/12/9于桃园

==============================
后续讨论:
晓钟:
吖,按照你的阅读,是另一种效果,呵呵。。。

白世纪:
如果一定非用效果论来界定,那我只能说,你要的效果有些情况不是很成功,呵呵

晓钟:
嗯。是这样。。。诗歌是写给特定的人的。。。呵呵。。。

白世纪:
可以写给特定的人,但总不是只给特定的人读吧?

晓钟:
我们写评论的时候,通常也有两种方式,一种以自己的视角进入然后写作,另一种设想作者的视角进入然后写作,其结果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时候,我读诗歌文本喜好从特定的视角而不是普世的视角进入文本,有时会得到很奇特的阅读快感。。。应该说,对于诗歌写作者来说,我是他们特定的读者。。。呵呵。。。

白世纪:
实在不想给你泼冷水,因为两种都不太好,因为两种都有偏向主观条件上疑虑,真正的评论应该是力求客观的,直觉印象式的评论只会产生见仁见智的问题

你也不必以为你就是设想作者的视角进入的,而别人可能就是以自己的视角进入的,因为在我看来两种都还是以“主体意识”感性进入,而完全不基于学说理论 “客体方法”理性进入

何为评?何为论?请各位自己去搞清楚了不迟,虽然我碍于若干因素,做得也不是很好,但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允许下,我的点评从来都是有批有赏有析有议的,且是明白的,逻辑的,有示例的,各位再自己看看你们的所谓诗评是什么?不就是较深入的导读,甚至弄成二次创作而已,说句难听的话,有时读那样难懂的二次创作诗评,忽然觉得不如直接看诗作更有感觉好共鸣,不会被误导,或不会被钳制,当然,如果遇到的较好的诗评者还好,最怕的是碰到新手

呵呵呵呵

晓钟:
你说的对。呵呵

白世纪:
只是讨论,不在辩对错,在求共识,和兄弟深深握下手  ,抱抱一下猪肚肚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八月秋水
题老妪背柴图

一捆柴是轻的
一座山是重的
一捆柴加上一座山
相当一根竹杖的高度
一个老妪的负重

老妪用脊背
弓起一座更高的山峰
沧桑 贫穷 凄凉
沦为山头别样的风景
老妪不知道这辈子
该用多少柴草 才能
将这一切燃烧干净

=======================================
题材好,可惜没完全发挥好,内涵有但并不深厚
第一节起手干净利落,第二节前面没有磨好,差了
结尾虽然不算新意,但是正面而向上,不错
倒是风景一词不当,首先沧桑 贫穷 凄凉这算风景吗?不觉得这话有点轻率,不识他人疾苦吗?这么别样的风景作者喜欢乎?算是褒还是贬?写诗,有时不只要注意大方向,细节也不可太轻忽,应避免一个无心的不当措词,整首诗几乎毁掉

我对此作有认同之处,但对精华保留意见,不过,只是保留意见,其实我一向对别的版主的任何操作,从来没兴趣过问,我纯粹就诗论诗,别误会哈


白世纪 读记
2012/12/12于桃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在湘江畔
《雨巷其它》

雨巷是阳光的一个下意识
                                              ——题记

彼此之间,雨
试图穿透油纸伞。那时的心底
二颗心一起一伏,在他们回家的路上
老巷深一脚浅一脚的,布满泥潭

美好是借着橘黄的灯光,对视
由羞涩到绽放,像花样有了春天

那时,离秋天尚远
他们设想过撬开一扇门
像猫样窝在家里,咪咪叫喊

她用手抚慰日渐露馅的肚子
甜腻腻地说:“如果,雨不来
你会走进巷子,借伞”

=======================================
白世纪:
表达好像有点不清

人在湘江畔:
偶一向是不清不楚滴,原因是你才认识我的
一个学生而已,在努力提高中~~

白世纪:
呵呵,江畔知道哪里给我觉得表达不清楚吗?

由全诗来看,故事背景应是下雨的老巷
1 第二节橘黄的灯光是怎回事?会让人错以为是室内的枱朾等,如果是路灯,请明确写路灯
2 如果第二节的灯光是路灯,问题又来了,有路灯的老巷即使再老想必也不太可能“老巷深一脚浅一脚的,布满泥潭”,估计不是柏油路面也该是青石板路面,不会是泥路

最后:“如果,雨不来
你会走进巷子,借伞”
语意对吗?

白世纪 读记
2012/11/26于桃桃园

人在湘江畔:
灯光是陷井,雨是巧合。偶然的过去场景,不一定是每个人都经历的~~有一条巷
曾经在记忆深处……简单的想就够了!问好白老师

白世纪:
写诗该是触景而生情,就算要用心像造景也要如真如幻,让读者如临其境或感同作者所感,才易产生共鸣

什么灯光是陷井,不一定是每个人都经历的,那么是不是没经历的就不必来读你的这首诗了,因为只能怪读者没经历,呵呵,希望江畔好好想想我的意思

还有,我仍不明白,雨不来他会来借伞?

人在湘江畔:
还有,我仍不明白,雨不来他会来借伞?

这里指姻缘巧合

白世纪:
我真是被你转得头疼
下雨来借伞而因此相识这才是机缘巧合,没下雨来借伞这不是刻意借口吗?呵呵

人在湘江畔:
当然也有!天空作美唦! 多是偶表达不清楚!老师不必挂怀  远握
这个是故事转换来的!但不是叙述。
隐含的东西继续藏身后
重要不是雨巷;而是其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2-12 10:43 发表
诗/八月秋水
题老妪背柴图

一捆柴是轻的
一座山是重的
一捆柴加上一座山
相当一根竹杖的高度
一个老妪的负重

老妪用脊背
弓起一座更高的山峰
沧桑 贫穷 凄凉
沦为山头别样的风景
老妪不知道这辈子
...



这首诗讨论的非常热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白叔二天不见了,问个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