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与恨
一
人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小宇宙,它集善良与邪恶,崇高与卑鄙,光明与黑暗为一体,它深不可测。俄罗斯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生致力于研究它,通过诸多小说人物的描写,得出一个结论:人是一个善恶相互搏斗的场所。人是善恶相存的统一体,即使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也有其善良脆弱的一面,而圣人有时也会犯普通人一样的错误。
在你人生的中途,遭遇了最亲的人的背叛,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背叛,有段时间,你想到了死亡,一死了之,是摆脱世间烦恼的最好办法,是耶稣的光芒拯救了你。上帝是叫人生,叫人相爱的。但是一想起这种背叛,仇恨就会充满脑袋,你不能容忍她的自贱与背叛。在这里爱似乎失去了作用,只有满腔怒火。但仔细地,静下来想想,你自己也有过错,那就是处理现实世界的无能,与对她的过度信任。
你坐在公共汽车站的椅子上,看着巨大的云朵,它是那样的白,那样的纯洁,你多想融入其中,安然入睡。或者像美国作家梭罗筑庐湖畔,远离尘嚣,求得心灵的一份宁静。然而恨意象一条长蛇始终缠绕着你,你做不到耶稣,佛陀,老子一样的大爱无边,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注定了你一生遭受折磨。
“爱之深,恨之切”,你对她这样说了,希望她能理解。你们风风雨雨走过了二十多载,感情的基础多么深厚。然而你觉得自己在梦中漫游,你的前半生是多么失败。面对最亲的人的背叛,有种立于悬崖边上的感觉,后退一步就是爱,向前一步就是毁灭。看着地上忙忙碌碌搬运着食物的蚂蚁,你多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像七八岁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
在人生的中途,处在黑夜里,你是自如的。黑夜有益于人的思考,而荷尔德林与尼采的诗篇进一步唤醒了你,人生不过是一场戏,有的人过得精彩,有的人过得无聊,有的人过得沉闷。而在最黑暗的人性深渊里暗藏一丝光芒,这丝光芒来自地狱深处,是千千万万个罪孽之体人性深处的微光聚集而成的。这束光是那样的温暖,暖和了你因仇恨而生的彻骨的寒意。
你的内心有两股力量在相互撕扯,其一是爱与宽容的力量,原谅她吧,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其二是恨的力量,它是那样的强大,企图撕毁她。你想起了武侠小说里原本懦弱,经世之后变得内心强大无比的青年,在他那里为父报仇,恨的力量远远超过爱的力量。因而诋毁一个人,有时会使他更加强大。
你坐在树冠庞大的大樟树下,一对彩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它们无爱无恨;此刻你懂得了庄周梦蝶的意思,变成了蝴蝶就会不知生死,不知爱恨情仇,优哉游哉地生活。但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变成蝴蝶毕竟是一种理想而且不可能的事。只能退而求其次,比如,做和尚,道士,笃信基督,让爱恨情仇消逝在虚空里。
二
在黑夜的灯下,想了许多。爱与不爱是一个问题。你突然想起钱谦益与周作人,他们做了违背祖国和民族的事,他们都是杰出的作家,他们都能苟且偷生,更何况你并未做过任何对不起祖国、民族与家人的事,你释然了。但是恨的力量是那样强大,对她的背叛你始终难以释怀,你是一个谦谦君子,一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撞得粉碎。唉!历史终将记住什么人呢?或许好好地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在爱恨情仇的历史长河中,沈从文令我感动不已。这位看似文弱的书生,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的小说描写了湘西这块神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他写湘西是因为热烈地爱它,也因为憎恨这片土地上的丑恶与卑鄙,以及生命的无常,权势的可怕。从总体上说,沈从文内心的爱恨是不对等的,爱的力量要大的多。
你又想起了苏轼,他是文学上的通才,诗、词、文都冠绝古今。苏轼的爱是大爱,有杭州西湖的苏堤为证;他也有恨,就是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恨。人不能太注重自我,而不关心外部世界。每一个人是一个个“小我”,组成一个“大我”,那就是社会,而爱是其间的血液,在静静流淌;那恨是什么呢?恨是神经,它感知着生命外部的阳光和雨露,暴雨和狂风。苏轼是旷达的,他的爱恨情仇是那样分明,那样强烈。
鲁迅是一再提及的文化英雄,也是爱恨最分明的文化英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最好的写照。对待敌人,鲁迅如秋风扫落叶般严厉,冷酷无情;对待人民,他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如温暖的阳光。她的背叛是个体间“小我”的背叛,对于你却是天大的事,你难以原谅她, 或许耶稣再临,才能原谅她的过错。你只有不断地漫游,不断地离开那个曾经温暖的家。你做不成耶稣,也做不成鲁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由是你想起了绝命于孤岛的天才诗人顾城,顾城的杀妻自杀固然有其私欲膨胀的原因,在自杀前或许他的人格已经分裂,已处于疯狂的阶段,但是还有其太爱妻子的原因,容不得妻子的背叛,于是由爱生恨,酿发了一曲人间悲剧。顾城是生活在童话世界中的人,他的爱是那样的纯洁,不沾烟尘,而对这个世界的恨也是那样的刻骨铭心。这正契合了你此时的心境,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绝望与刻骨的仇恨,它太不完美,太需要改造。
海子也是你一再提及的文化英雄,在心灵上海子比顾城还纯洁,原因是他的早夭促成了他的纯洁无暇。海子的爱从他的短诗里散发出来,在创作的诗歌里,海子是自信的。最后海子自戕了,这肯定有他的原因,或许自戕前他对这个世界的人们产生了深深的绝望与恨意。你也仇视这个社会,它喜欢人云亦云,捕风捉影,幸灾乐祸,你同时十分地鄙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啊……
由是你还想到了屈原,他的大爱放在腐朽与昏庸的末世楚国,几乎一无所用。他也肯定痛恨那些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大小官吏。他最后选择了自沉汨罗江,也是绝望使然。你强烈地鄙视这个世界的人们,是的,大同世界遥遥无期,你们却在相互散布不幸的消息,你们是一群丧失怜悯心的绵羊。你在等待天国的降临,你看到窗外一对翩翩起舞的蝴蝶,想到了她的善良与能干,你得接受她,一个被侮辱与损害的天使。
[ 本帖最后由 北溟 于 2012-7-29 19:2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