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8 23:32 发表 一些固定的结构与词组,被反复使用,而我们从中却看不出情绪所在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5-6 17:29 发表 现在人们拿意象抒情都很熟悉了,而写意并造境都不过关。——确实如此,于是,随便上那个论坛,都是一大堆太像诗歌的诗歌,我是读着读着,读累了,也写累了。 更重要的是,拿意象抒情的诗歌,很多都是伪抒情,泛抒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8 23:30 发表 好像不是吧,有些人是按句子找需求吧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8 23:35 发表 其实这点是个重要的拐点,走出去了就有了天空。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5-6 17:29 发表 我懂千的内心,每一字的吐出都是灵魂深处的击打。 千的诗歌很长时间都来自她自己抒发的需要,却带给读者意外的震动、感染,韵味浓厚,不失意象的逼真。学不来的,真情是专属的。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5-6 17:33 发表 听一前辈说过,诗人没有对诗歌的自觉性,是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的(大意)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5-6 18:07 发表 大概是这个帖子里的,比较全面。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189738
原帖由 朵拉 于 2012-5-6 18:23 发表 有点眼花缭绕
原帖由 墨石 于 2012-5-6 21:39 发表 赞同楼上几位的讨论:无论意象如何,魔魔始终觉得承载力是关键问题。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5-8 23:40 发表 要打开个人的拐点,难度是有的;但要打开地域性的拐点,则是更需要挑战
原帖由 墨石 于 2012-5-6 23:27 发表 “不想被蚊子叮,但打死它们我又覚得同样一条生命,我是何其残忍?” 为应转生者转生,亦是功德,知否?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5-8 23:51 发表 我坚持语言去蔽 结构多元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5-6 23:30 发表 大陆叫"显示器"嬉!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