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诗讨论】《头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宿舍木网线,穷呀,手机划的,可以对比下各自的不同好妙处,让大家说,我小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4-27 21:58 发表

       我是否被遗弃
  是被它再次捉住的孩子?
  在又一个早晨


这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呢

我是否被遗弃
  是被它再次捉住的孩子?
---------
像蹩脚的翻译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2-4-27 22:07 发表

我是否被遗弃
  是被它再次捉住的孩子?
---------
像蹩脚的翻译诗。


你说的也有道理的,过于追求语序的变化,会丢失习惯阅读,这是有风险的,但这是个可以探讨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2-4-27 22:00 发表
我宿舍木网线,穷呀,手机划的,可以对比下各自的不同好妙处,让大家说,我小回答…


那你明天白天来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这里有阳光 的帖子

大叔先帖上去,明天我抽时间一一对堂堂的诗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试试整一下——
    我只是在童年穿衣时
  悄悄打了一个盹
  当我直接走进日光中
  就此失去了一个早晨
————————————————————————
我从这四句中感觉出一种被动的孤独,像是童年遗弃了“我”,唯独在悄悄打盹的时候才会有自己的童年。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儿童在父母的监督下失去自身本应有的童年乐趣而去从事那些繁重的学习任务。

  在寻找回来的路上
  我看见一只黄色头盔
  它坚硬的外壳
——————————————————————
头盔是捡到的,说明也是被遗弃的,与“我”同病相怜;先埋下一个“坚硬的外壳”的伏笔,为下段做铺垫,魔术师把这叫做包袱。看看作者是怎样抖开这只包袱。

  我把它拎在手上
  摊在草地上
  向它的里面吹气
  像是某种启示
  没有思想
——————————————————————————
失去童年乐趣的孩子往往在大脑意识中表现为一种盲目从动的木然,尽管有自己的意识,但却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就像坚硬的头盔一样,大脑中空空如也。

  我是否被遗弃
  是被它再次捉住的孩子?
  在又一个早晨
——————————————————————
回到目前的这个状态,“我”又一次感觉失去了自己,为什么呢?

  我抱着它
  那只黄色头盔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我看见我的妈妈
——————————————————
我是孤独的,头盔是孤独的,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的妈妈”也同样是孤独的,可造成这种孤独的根源何在呢?尽管——

  有光沐浴我们
——————————————————
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同在一个社会!
这可能也就是作者发自内心对这个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社会的呐喊吧?

贻笑大方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神的解读很经典。我赞同,我认为主线就是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4-27 22:17 发表
食神的解读很经典。我赞同,我认为主线就是这个。

看来我蒙的跟阳光一样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语言没过关---------意思意象都很简单,但她想得很多,都想一股脑儿装进去。这就免不了颠三倒四萝莉啰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囫囵食神 的帖子

读到深一层了。学习食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神,打盹也可以用快来形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2-4-27 22:21 发表
关键是语言没过关---------意思意象都很简单,但她想得很多,都想一股脑儿装进去。这就免不了颠三倒四萝莉啰唆了。



不能这么说,这是表述方式不同,诗歌的表达有很多种方式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记事大概在五,六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4-27 22:23 发表
读到深一层了。学习食神

谢谢圣歆美言,我只是乱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腋窝 于 2012-4-27 22:25 发表
人记事大概在五,六岁

三岁娃娃记到老,你说的是虚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