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3-10 16:05 发表 马拉美曾经将诗歌语言确认为:“与日常生活中的消息性语言截然不同的生成性语言。”诗歌语言是对既存语言和日常语言(包括口语)惰性惯性的偏离和突破。只有在如此偏离和突破的临界状态,才可能歧义、多义、新意、诗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3-10 16:22 发表 名词是可以动词化的,而意象应该是名词,这就重要了,决定了诗意。
原帖由 蔚翠 于 2012-3-10 16:24 发表 一些积雪尚未融化 一些落叶尚未腐朽成泥 爱情的荒谬,和嗜酒如诗的他 与我成为知己 当我们捧出酒杯 饮风,饮月,饮即将书写的结局 -----饮这首诗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3-10 16:25 发表 你必须用事件或是情感本身来确定可以准确使用的名词。这点上,千是很谨慎的,她宁愿用的尽力接近,也不肯随便找一个用上去。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3-10 16:31 发表 比如,当然这只是假设: 又一次,行走 在你的书信之上 踏在沉睡的句子里 像湿漉的三十年,摇摇晃晃 从三月开始,拒绝一块橡皮,锁起书柜 拒绝涂抹春天的风,站在窗下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2-3-10 16:37 发表 换了意象处(的名词)之后,确实不一样。我懂了。你继续修,,,我跟着修改。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3-10 16:44 发表 根据线索你自己确定就好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