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78|回复: 12

【探索者客栈】(试运行)小树苗读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7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期八》
   文/小因

星期八被看不见的刀子劈成两半
连小因的悄悄话也一分为二
只有一条遮住诱惑的纱巾
不叫喊,不呼喊,也不仇恨
它适应了孤独,就像适应了残疾

不知道小因是谁的马甲,首先感谢你的信任。问好!

其实,对于星期八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义,我们都想给自己营造一个很私有的精神空间。星期八只是一个强加出来的时间代词,它包容了诗人内心的一种不可达或未知的期望,这将是一种虚化的现实呈现。现实的无奈和压抑,也许可以通过文字的宣泄来达到内心的平衡。在诗人的眼里,星期八从时间扩展为空间,它是立体而多维的,也会是精致而多情的。那么在小因的心里,她的星期八会以怎样形而上的知觉呈现给我们呢?下面我试着解读下小因的这首《星期八》,不到之处,多多包涵。

“星期八被看不见的刀子劈成两半”,在小因的心里,这个星期八并不是完整的;也许这里的星期八只是许多个星期七的某种诱因的延续。那把刀子或是生活的不如意,但它毕竟是锋利的,甚至是残酷和不近人情的,所以它会毫不留情地“连小因的悄悄话也一分为二”了。这里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是,那个他因为不可预测的原因而走了,且走得很是匆忙(或决绝),以致两个人的悄悄话也只能说出一半。“只有一条遮住诱惑的纱巾”,这条纱巾遮住的只是诱惑吗?当然还有中断的温情和热烈,也许还有人情冷暖。此时人去楼已空,小因的心里既有呼喊的冲动,又有仇恨的主动,但她却选择了“不叫喊,不呼喊,也不仇恨”,这如其说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不如说是一种大度的姿态。此刻的小因在隐忍中似乎有了忽略真实事物的清醒,而且有了超越现实的惯性,这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涅槃,所以“它适应了孤独,就像适应了残疾”,也许这里的“它”改为“她”更能体现小因内心由柔软到坚强的过程。
这首小诗,初读也许感觉有点怪异,作者刀走偏锋,很善于抓住某个场景,然后在一个点上发力,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不着痕迹地呈现给读者。反复读之,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刚柔并济的文字功底。在这样简短的文字中能够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强大的真实生活空间,确实不容易,佩服。

■《天空》
   文/千朔

小小的白
小小的蓝
小小的灰
小小的一对眼睛
看著
那么又那么大的
汽球
    “砰”
   
小小的又小小的
碎片

说明:这我打算写的<遇见.外遇>的第一首

我家千千的,是必须认真对待的。
这首《天空》,初一看确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很纯粹的诗歌,第一感觉可以定义为儿童诗。老实说,我对现在能写儿童诗的诗人是很佩服的,起码人家能够保持最纯净的童心,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纵观唐诗盛世,很多诗歌直到现在都是学前儿童的启蒙。简显的文字,蕴含直白而深刻的道理,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感悟,这种直白的文字呈现我们的深刻意味,才是诗歌的本真。《诗经》的本意原本就是大众的,我想诗歌的最终皈依也应该是能够让大众所接受的,这样的诗歌才会经久不衰。
如此前提下再来读千千这首《天空》,我们又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就从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视角来诠释这首诗歌。
第一视角,儿童的视角。小孩子的视角总是纯真可爱的,虽然简单,但偶尔的回旋就会有不同的意味。一个小孩子透过气球观看天空,是简单而合乎情理的,也是可爱而纯真的。这个气球就是透明的水晶,所以在孩子眼里,天空首先是白色的(视角的第一感官),然后是蓝色的(天空原本的颜色),之后天空又以灰色呈现,这也符合天空的原意,毕竟因为环境的每况愈下,我们的天空渐渐丧失本色,所以灰色彩是现在天空的主色调。之后气球爆炸了,天空也跟着爆炸了,只剩下“小小的又小小的/碎片”,这就像一个梦的破灭。
第二视角,成人的视角。“小小的”白、蓝、灰,在诗人的眼里天空的一切都是小小的,多么脆弱,我们的环境在无视状态下多么脆弱,因为一个小小的爆炸,一切都会化为碎片。通过我家千千这首《天空》,我们看到的未来将是怎样?天空裂为碎片,蓝色从“小小”到虚无,再到以灰色为主基调,这才是最为可悲的。从中我们能够感悟到什么?天空是大家的天空,自然是大家的自然,我们耐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我们的手里逐渐失去色彩和养分。这一点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三视角,深层次的视角。有意思的是千千在诗文后面还有注解说明:“这是我打算写的<遇见.外遇>的第一首”。看到这,我不得不从新再读这首《天空》,并且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是怎样的遇见,这又是怎样的外遇?这种遇见会是青梅竹马的邂逅吗?这样的外遇会是情不自禁的愈合吗?如此纠结下去,也许会陷入千千设置的迷宫里,最好就此打住。呵呵,一切谜底只能等待千千自己来解答了。强烈期待我家千千的<遇见.外遇>系列。
粗浅的解读,只望千千能笑纳。

■《关于他们(她们)》
          文/铝簿

1.关于他们(有请朵拉)

关于他们
他们的门
他们的沉,他们的神
他们的手,他们手中画自画像的花
花外留下的脚印
他们的墙壁
他们提供涂抹身体的色彩
他们的月光,灌进无名的鱼
——以此占据无风
无雨无人的树顶

2.关于他们(2)(有请半遮面)

关于他们的语言
在撞击着突然来袭的花朵
那朵花将穿戴整齐的裙子,摆列在橱窗
并将腿的白色
插在语言的缝隙

像一场月光雨
让人只有挡住眼睛
才不让身体湿润

4.关于她们(有请小树苗)

她们美丽著称
倾国倾城,所有的城池空荡无雨
人间安插祭奠中的花

像公主的拒绝
拒绝外来人口
拒绝爱情躺在一张床上
拒绝小鸟的颜色被窗外的海洋
玷污成蓝色

老实说,单独从这组诗歌中分离出4,很难琢磨出铝簿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一组点评三个人评论,算是取巧,或是有意为难。哈,一笑。

其实,这组诗歌在诗苑我是读过的,当时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第一感觉是诗歌还有这样写的。当时的感觉就是在迷宫寻找出路,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他们(她们)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确定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反复读之,稍能解味。

关于他们或她们,无非是呆在一座围城里,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当然,从形而上的角度去理解,饭食可免的,毕竟在他们(或她们)构建的伊甸园里,精神第一。

他们的门是怎样一座门?或是诗门,在诗歌的世界里,他们恣意于自己的感觉,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装饰自己的梦?关于他们的语言,在赋予想象的空间里,可以是风花雪月,也可以是一些日常的事物以虚化现实的方式呈现,也许他们会迷失其中,也许他们会作为旁观者欣赏其中的不真实。毕竟他们还是比较清醒的,“并将腿的白色/插在语言的缝隙”,但他们还是没能置身事外(像一场月光雨/让人只有挡住眼睛/才不让身体湿润)。其实,他们一直就是作为主导存在其中的。这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虽然不是很情愿,但如饮了毒药般,在其中清醒着等待未知的出现。这里或有痛并快乐着的成分。

其实她们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她们美丽著称”,无疑“她们”在作者的心目中是高于“他们”的,这或许是作者潜意识中对待女性的尊重,这种潜意识死不自觉的呈现,也是现实中的真实感官的延伸。她们“倾国倾城”,这种完美的印象进一步阐释了女性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所有的城池空荡无雨/人间安插祭奠中的花”,无疑这花是纯洁的,也是严肃的,是值得尊重的。“像公主的拒绝/拒绝外来人口”,这花也是封闭单一的;这是作者内心里想象的纯洁和高尚,也是不容亵渎的。这里作者还是在潜意识中把“她们”与一些世俗分离出来,可见“她们”在作者心目中的神圣。“拒绝爱情躺在一张床上”,爱情在诗人的内心是如何地纯洁和高尚啊;“拒绝小鸟的颜色被窗外的海洋/玷污成蓝色”。然而这样的爱情又是何等的不可及。试想我们处身的世俗,要想如此纯洁地置身俗世的烦扰是何等的艰难呢?无疑,在作者的心目中,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是纯洁高尚的元素,而男性是在炼狱中沉迷的装饰。也许在男性的视角里,女性的完美才能更为封闭地呈现吧?

整首诗歌,在表达上虽然不乏深刻,但比较晦涩。且作者的主观情绪一直主导着读者的视角。如果作者能够稍微提示,或许能更好地呈现内心的表达。

■《在讽喻的时刻》
     文/秋若尘

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她站起来
对着镜中人笑了笑
秋天好像一晃而过,夜就掉了下来
那么轻。好似时光还未曾衰老
那个人还站在原地

这个时代原本就是一个讽喻的时代,GDP增长了,房价和物价长得更快,我们的工资却增长缓慢,当然这只是题外话。如果从这个题外话中潜入若若的这首《在讽喻的时刻》,本身就是一个讽喻。

若若的这首小诗的文本似乎于题意有点牵强。如果非得联系起来,也不是不可以,时光流逝,人面桃花依旧,人生浮萍,何去何从?下面我尝试着解读下。

“没有一个是完整的”,起手这句似乎有点突兀,但也因此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究竟是什么不完整呢?读者急待寻找答案,这一句的设置无疑是有技巧的,就像建筑的玄关。但是跟着读下去,想要找到答案并不是那么容易,作者完全把自己放在主观情绪中,似乎没想到要照顾读者的感受。“她站起来/对着镜中人笑了笑”,这里的镜中人就像是从现实中分化出来又一个她,结合下文可以感觉得到她对自己的现状是不确定的,既欣赏又有怀疑。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优柔的个性造成了她对现实现状的不完美的感受,所以说没有一个是完整的。“秋天好像一晃而过,夜就掉了下来/那么轻。好似时光还未曾衰老”,在作者的心里时光是轻轻而过的,多么迅速,多么不经意。回头沉思,时光不老人易老啊,可是“那个人还站在原地”,那个人应该就是现实的她了。如此,比对时光和人,比对现实和虚幻,或是比对精神的强大和真实的固步自封,多少可以感觉到讽喻的存在了。这种经历每个人都会有,但这种把自己拉出来,真实地解剖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不是很完整,从题意到构思并不能挖掘出深刻的内核,或许换个题目会更好地呈现出作者的内心。

■剑客无剑的两首

无剑的诗歌读过不少,虽然回复很少,但印象比较深刻,他的诗歌以浪漫、唯美、细腻见长。他擅长打破词语环境的固有属性,以期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歧义,或者是歧义背后令人回味的延伸。他也很喜欢运用繁杂的意象来营造迷人的气息,这往往令读者和他一起迷失,在其中难以自拔,所以说无剑的诗歌是感性的。也许是太注重文字特性的锤炼了,他的诗歌在思想性和现实性上一直有所欠缺,这点在他前期的诗歌作品中表现尤其突出。可喜的是,他已在尝试着改变了。从他最近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诗歌文本的思想性和唯美性更能趋于和谐,现实的意义也逐渐有迹可循。相比以前,他的诗歌在骨架上更为紧密有力了。下面两首就是他近期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

《永远的约定》
  文/剑客无剑

永远有多远
被钉进毒性源头的地方
我漂泊不定的身份
廉价租来地址

城市,骨瘦嶙峋
我找到她用弯的月光,找到那年
她体内的秋雨,从窗台漫溢。

她说,丢弃前世和今夜的想入非非
泅水而过,
草尖,落下伤寒
我就爬过了,灯火阑珊处

这首题为《永远的约定》,有疼痛和决绝的情绪。

“永远有多远”?永远是一个人在某个城市的脚步印记。 “被钉进毒性源头的地方”,这里“钉进”这个词的运用不是很精确,但对说明“我”的被动状态还是足够的。那么“毒性源头的地方”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是精神的污染还是物质的污染,是人性的污染还是自然的污染?这些都期待读者去思考。而“我漂泊不定的身份/廉价租来地址”,毫无疑问生活在底层的“我”只能在生活中不定地漂泊,“我”的身份是不定的,这要根据生活或别人的要求来定义,我的地址是租用的廉价地方,但这种情绪并不是苟安的,而是冷静理智的。

在作者的视线里,这个城市是“骨瘦嶙峋”的,也许这种印象只是作者内视自身后的怀疑。当然可以这样去理解,在这里它的确切意义是要对比说明“我”寻找美好的勇气和决心。“我找到她用弯的月光,找到那年/她体内的秋雨,从窗台漫溢。”这种寻找其实是一种对道德和精神的寻找,也是一种对形而上的皈依。

在第三节里,“她说,丢弃前世和今夜的想入非非”,其实这里是作者借助“她”的语气说出“我”希望正视和回归现实的决心。虽然前路困难丛丛,需要“泅水而过”;即便“草尖,落下伤寒”,都不能动摇“我”的勇气和决心,这是一种直面现实的信念。“我就爬过了,灯火阑珊处”,这个结尾颇有意味。“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也是对生活不过如此的嘲弄和蔑视。无疑这里,作者的内心已被城市的灯火敞亮了。

这首诗歌的不足,主要在于每节之间所存在的裂纹。

《深红之锁链》

他把黄昏落下的深红
关进房里
把郁郁寡欢的灵魂和身处的黑暗,锁进抽屉
他不能让你
找到今生的病根
他说,他打算做一个为自己赎身的
荒唐梦

像苹果落地,给树下的草
一个悬而未决的答案

这首诗歌,从题意上作者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圈套。何为锁链?无非是灵魂的救赎。这样的题目虽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很容易误导读者的思维,这该是得不偿失的吧?

“他把黄昏落下的深红/关进房里”,一个自闭而又自我欣赏的人物形象跃然而出。他“把郁郁寡欢的灵魂和身处的黑暗,锁进抽屉”,这个人也许是一个性格有缺陷的人,他自私也自卑,自恋也自我救赎。“他不能让你/找到今生的病根/他说,他打算做一个为自己赎身的/荒唐梦”,从这一节的文本上不难看出,这条锁链是这个人自己为自己带上的。他只是在人为的封闭中,从现实中分离出去,把自己完全孤立起来。这样的处境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这才是读者应该思考的。“像苹果落地,给树下的草/一个悬而未决的答案”,其实作者并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读者不难看出那个人仍然处在梦游状态,他对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也并不能确定。

从整体上来看,相比第一首,这首诗歌不是很成功。其中的内核原本就像一团迷雾,作者走进了自己设置的圈套,但没能走出来。如此,留给读者的只能是一段黑色的空白。

以上都是个人读无剑这两首诗歌的一点感受,不到之处,多请包涵。

[ 本帖最后由 小树苗 于 2011-12-7 21: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应木木,集中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苗苗汇总完毕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代容 于 2011-12-7 22:21 发表
苗苗汇总完毕了吗

容容,俺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12-7 22:24 发表

容容,俺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代容 于 2011-12-7 22:51 发表


坏!: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显 于 2011-12-7 22:53 发表

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读小树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啦,这么用心读,用心写,还竭尽其能的开拓视野,千朔除了學习外,当然就大大地推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12-7 22:24 发表

容容,俺完了


千万不要这么说。你要说:俺汇总完了。

小苗苗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12-7 22:24 发表

容容,俺完了

苗苗真的好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2-8 01:24 发表
推荐啦,这么用心读,用心写,还竭尽其能的开拓视野,千朔除了學习外,当然就大大地推下啦

也大大的推荐一下。
苗苗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