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385|回复: 21

【探索者客栈】读铝簿的《他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他们(她们)


1.关于他们(有请朵拉)


关于他们
他们的门
他们的沉,他们的神
他们的手,他们手中画自画像的花
花外留下的脚印
他们的墙壁
他们提供涂抹身体的色彩
他们的月光,灌进无名的鱼
——以此占据无风
无雨无人的树顶


2.关于他们(2)(有请半遮面)


关于他们的语言
在撞击着突然来袭的花朵
那朵花将穿戴整齐的裙子,摆列在橱窗
并将腿的白色
插在语言的缝隙

像一场月光雨
让人只有挡住眼睛
才不让身体湿润

4.关于她们(有请小树苗)

她们美丽著称
倾国倾城,所有的城池空荡无雨
人间安插祭奠中的花

像公主的拒绝
拒绝外来人口
拒绝爱情躺在一张床上
拒绝小鸟的颜色被窗外的海洋
玷污成蓝色

老实说,单独从这组诗歌中分离出4,很难琢磨出铝簿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一组点评三个人评论,算是取巧,或是有意为难。哈,一笑。
其实,这组诗歌在诗苑我是读过的,当时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第一感觉是诗歌还有这样写的。当时的感觉就是在迷宫寻找出路,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他们(她们)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确定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反复读之,稍能解味。
关于他们或她们,无非是呆在一座围城里,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当然,从形而上的角度去理解,饭食可免的,毕竟在他们(或她们)构建的伊甸园里,精神第一。
他们的门是怎样一座门?或是诗门,在诗歌的世界里,他们恣意于自己的感觉,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装饰自己的梦?关于他们的语言,在赋予想象的空间里,可以是风花雪月,也可以是一些日常的事物以虚化现实的方式呈现,也许他们会迷失其中,也许他们会作为旁观者欣赏其中的不真实。毕竟他们还是比较清醒的,“并将腿的白色/插在语言的缝隙”,但他们还是没能置身事外(像一场月光雨/让人只有挡住眼睛/才不让身体湿润)。其实,他们一直就是作为主导存在其中的。这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虽然不是很情愿,但如饮了毒药般,在其中清醒着等待未知的出现。这里或有痛并快乐着的成分。
其实她们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她们美丽著称”,无疑“她们”在作者的心目中是高于“他们”的,这或许是作者潜意识中对待女性的尊重,这种潜意识死不自觉的呈现,也是现实中的真实感官的延伸。她们“倾国倾城”,这种完美的印象进一步阐释了女性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所有的城池空荡无雨/人间安插祭奠中的花”,无疑这花是纯洁的,也是严肃的,是值得尊重的。“像公主的拒绝/拒绝外来人口”,这花也是封闭单一的;这是作者内心里想象的纯洁和高尚,也是不容亵渎的。这里作者还是在潜意识中把“她们”与一些世俗分离出来,可见“她们”在作者心目中的神圣。“拒绝爱情躺在一张床上”,爱情在诗人的内心是如何地纯洁和高尚啊;“拒绝小鸟的颜色被窗外的海洋/玷污成蓝色”。然而这样的爱情又是何等的不可及。试想我们处身的世俗,要想如此纯洁地置身俗世的烦扰是何等的艰难呢?无疑,在作者的心目中,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是纯洁高尚的元素,而男性是在炼狱中沉迷的装饰。也许在男性的视角里,女性的完美才能更为封闭地呈现吧?
整首诗歌,在表达上虽然不乏深刻,但比较晦涩。且作者的主观情绪一直主导着读者的视角。如果作者能够稍微提示,或许能更好地呈现内心的表达。

[ 本帖最后由 小树苗 于 2011-12-4 16:37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瓜坐了一个小小的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的沙发都是为呆瓜准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苗苗的好刀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整首诗歌,在表达上虽然不乏深刻,但比较晦涩。且作者的主观情绪一直主导者读者的视角。如果作者能够稍微提示,或许能更好地呈现内心的表达。”

认同小树苗的。有时候露一下拙,卖点破绽,引人进来,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1-12-4 16:34 发表
好。苗苗的好刀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1-12-4 16:35 发表
“整首诗歌,在表达上虽然不乏深刻,但比较晦涩。且作者的主观情绪一直主导者读者的视角。如果作者能够稍微提示,或许能更好地呈现内心的表达。”

认同小树苗的。有时候露一下拙,卖点破绽,引人进来,会达到意想 ...

有个别字,改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1-12-4 16:35 发表
“整首诗歌,在表达上虽然不乏深刻,但比较晦涩。且作者的主观情绪一直主导者读者的视角。如果作者能够稍微提示,或许能更好地呈现内心的表达。”

认同小树苗的。有时候露一下拙,卖点破绽,引人进来,会达到意想 ...

是的,我也这样认为。
有时,我还认为,诗歌会需要一些破坏性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整首诗歌,在表达上虽然不乏深刻,但比较晦涩。且作者的主观情绪一直主导者读者的视角。如果作者能够稍微提示,或许能更好地呈现内心的表达。”

认同小树苗的。有时候露一下拙,卖点破绽,引人进来,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也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给铝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铝薄是萧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4 16:53 发表

是的,我也这样认为。
有时,我还认为,诗歌会需要一些破坏性的东西。

这个破坏性是不是有时要回到常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4 16:54 发表
是的,铝薄是萧飞。

俺知道是萧飞,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12-4 16:55 发表

这个破坏性是不是有时要回到常规


看情况。
正常情况是要这样。
但有时不能这样。
要超出常规。
这是我个人看法,没有经过任何论证。
所以只是胡言乱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4 16:57 发表


看情况。
正常情况是要这样。
但有时不能这样。
要超出常规。
这是我个人看法,没有经过任何论证。
所以只是胡言乱语。

对于反常规的适当回到常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