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4 10:19 发表 才看到,谢谢阿朵。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4 10:20 发表 评得真好。 而且还是熬夜的。 真感动。:)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4 10:20 发表 朵拉还要以用力点。 咱是木,不怕痛的。 周末快乐。 我就知道,我评得很棒。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12-4 17:19 发表 我一直认为,读一首诗,应该站在诗者的角度。当然这里说的角度,是指一种视觉的角度。而能否顺着诗者指引的方向进入,也往往取觉于一种心灵上的感应。 学习,问好。
原帖由 水边青艾 于 2011-12-6 11:24 发表 真诚的谢谢朵拉。而且是小朵拉。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1-12-4 01:04 发表 小朵拉点灯熬油滴,你辛苦啦~~~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1-12-6 11:31 发表 谢谢朵拉!辛苦了!评的好。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12-6 12:55 发表 果然是奇兵齐出,各花入各眼,来给朵拉上参汤,沏茶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6 13:12 发表 整体而言,诗歌追求一种较为完整的表达方式,而且推进的过程也较为舒服,从诗歌的表现来看,符合大众的口味。括号,过量的抒情,也会导致一些力的流失。(提给水边青艾,不到之处见谅。) 这个,我也收着学习 ...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2-6 13:13 发表 说无剑和铝薄的,也是绵中带针。 朵朵是绕指柔。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