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278|回复: 25

【探索者客栈】读小因的《星期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期八》
文/小因
星期八被看不见的刀子劈成两半
连小因的悄悄话也一分为二
只有一条遮住诱惑的纱巾
不叫喊,不呼喊,也不仇恨
它适应了孤独,就像适应了残疾

不知道小因是谁的马甲,首先感谢你的信任。问好!
其实,对于星期八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义,我们都想给自己营造一个很私有的精神空间。星期八只是一个强加出来的时间代词,它包容了诗人内心的一种不可达或未知的期望,这将是一种虚化的现实呈现。现实的无奈和压抑,也许可以通过文字的宣泄来达到内心的平衡。在诗人的眼里,星期八从时间扩展为空间,它是立体而多维的,也会是精致而多情的。那么在小因的心里,她的星期八会以怎样形而上的知觉呈现给我们呢?下面我试着解读下小因的这首《星期八》,不到之处,多多包涵。
“星期八被看不见的刀子劈成两半”,在小因的心里,这个星期八并不是完整的;也许这里的星期八只是许多个星期七的某种诱因的延续。那把刀子或是生活的不如意,但它毕竟是锋利的,甚至是残酷和不近人情的,所以它会毫不留情地“连小因的悄悄话也一分为二”了。这里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是,那个他因为不可预测的原因而走了,且走得很是匆忙(或决绝),以致两个人的悄悄话也只能说出一半。“只有一条遮住诱惑的纱巾”,这条纱巾遮住的只是诱惑吗?当然还有中断的温情和热烈,也许还有人情冷暖。此时人去楼已空,小因的心里既有呼喊的冲动,又有仇恨的主动,但她却选择了“不叫喊,不呼喊,也不仇恨”,这如其说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不如说是一种大度的姿态。此刻的小因在隐忍中似乎有了忽略真实事物的清醒,而且有了超越现实的惯性,这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涅槃,所以“它适应了孤独,就像适应了残疾”,也许这里的“它”改为“她”更能体现小因内心由柔软到坚强的过程。
    这首小诗,初读也许感觉有点怪异,作者刀走偏锋,很善于抓住某个场景,然后在一个点上发力,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不着痕迹地呈现给读者。反复读之,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刚柔并济的文字功底。在这样简短的文字中能够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强大的真实生活空间,确实不容易,佩服。
发表于 2011-12-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沙发。今天的沙发是为我准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1-12-3 20:28 发表
又一个沙发。今天的沙发是为我准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专抢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不是小树苗了,是大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对于星期八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义,我们都想给自己营造一个很私有的精神空间。星期八只是一个强加出来的时间代词,它包容了诗人内心的一种不可达或未知的期望,这将是一种虚化的现实呈现。读到树苗老师这个,我想起加加说的

“这个星期八,应该是超时空、超维度的,超自由的,超想象的,总之是超现实的。如果还按照一般的暗示或象征手法来处理这个题材,即或诗文写的如何好,也只能很平平。因为题材本身就是“星期”之外的一种虚性延伸。”
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我家苗苗的

那我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2-3 22:24 发表
来读我家苗苗的

那我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2-3 22:25 发表


好啦,远远给你的额头啵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分裂是一种很好的诗歌形式
致残是一种结果,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不能抵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苗苗评得真好。 
这个小因有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小诗,初读也许感觉有点怪异,作者刀走偏锋,很善于抓住某个场景,然后在一个点上发力,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不着痕迹地呈现给读者。反复读之,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刚柔并济的文字功底。在这样简短的文字中能够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强大的真实生活空间,确实不容易,佩服

完全赞同。
苗苗好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树苗老师。
你评得很好。
基本上都说到我心里去了。
不过也知道你没用狠刀。
下回有机会继续找你。
辛苦了。
我收着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2-3 20:31 发表
有些人,专抢沙发

是不是同一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