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175|回复: 64

【探索者客栈】哑哑刀劈《沧浪之水》。莫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之水(紫穗穗)


在水中,独处
在水中,感恩
在水中,放置尘埃
其实在水中的人
安于溺亡。并非深思高举
也并非如鱼得水
而渔夫们纷纷
长出鳍和鳃,与膳鱼为伍
万里晴空,鹤上云霄
谁在逝水中迎风高歌
秋日胜春朝......




哑哑刀劈!!!——

诗意的立足点,不是很坚实。
诗歌,固然“言其志”——
一个“高举””高歌“并不能明白的澄清你的隐秘,你的大鹏展翅的志向。

况且,言志之诗很容易落于空洞。主要是形象不够鲜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沧浪之水里,有星,有月,有繁星。
有伟大生命的轨迹,生命的宏观运动片刻不停。
世道的沧桑变幻,灵魂的大起大落,
大智大勇层出不穷,大善大举风起云涌,
大灵,隐隐出没……

不过,你对这首诗歌的解读,倒是非常精彩,是漂亮的一笔。
说明,你没有完全表达——用诗歌表达内心的壮怀激烈……

也许对别人总是要求很高,穗穗莫怪。不是真相惜,才不会举刀。



————————————————————————————

*《沧浪之水》——答紫穗穗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渔父》


屈原抱石沉没
沧浪之水洗涤千年风骚
一种风骨容不得半点污迹
渔夫笑也唱沧浪之水
搅乱泥水助长浊流捕鱼
醉醺醺与世同醉,与狼共舞

千年沧浪之水
清了又浊 浊了又清
时光流淌到了今天
“日月之行,出于洪波。”——
生命轨迹片刻不停
世道沧桑变幻,灵魂大起大落
大智大勇层出不穷,大善大举风起云涌
在浅岸,在深潭,在一条条人生长河
沧浪之水清也罢浊也罢
大灵忽隐忽现,睿智隐隐出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稿:

一刀劈入沧浪之水
洗涤千年风骚
浅鱼作凫鸟,潜龙冲浪
千古英雄沉磐石,草芥浮尸
抛颅祭奠先贤,比邻多少豪杰
谈笑间,硝烟散尽,逝水澄清
一种大江风骨容不得半点污迹
渔夫笑今人也唱沧浪之水
搅乱泥水助长浊流,网罗满地黄金
醉醺醺与世同醉,与狼共舞

千年沧浪之水
清了又浊 浊了又清
时光流淌到了今天
“日月之行,出于洪波。”——
生命轨迹片刻不停
世道沧桑变幻,灵魂大起大落
大智大勇层出不穷,大善大举风起云涌
在浅岸,在深潭,在一条条人生长河
沧浪之水清也罢浊也罢
大灵,睿智,隐隐出没



——————————————

剖析《沧浪之水》的“细胞”


在水中,独处
在水中,感恩
在水中,放置尘埃
其实在水中的人
安于溺亡。并非深思高举
也并非如鱼得水
而渔夫们纷纷
长出鳍和鳃,与膳鱼为伍
万里晴空,鹤上云霄
谁在逝水中迎风高歌
秋日胜春朝......

——————————————

没有犀利的刀子,就没有严厉的批判
没有残忍地割舍,就没有作品的涅槃
而执刀者和切割的对象一样痛苦
这首诗,咋一看,没什么问题,很完美
现在,我们对每一个细胞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解析。

诗中的元素,水,乃时光,生命,一个人的身体,灵魂
“独处,感恩。”姑且就是一条鱼吧。
“在水中,放置尘埃。”
沧浪之水清兮——顺势而为,高举的志向可以实现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足,不至于陷入更深的淤泥,也就是过平常人的生活
无论水清,水浊,思想,不能被污染

“其实在水中的人
安于溺亡。并非深思高举
也并非如鱼得水”
——水中之人,喜爱安逸,不思进取
这是大多数人的写照

而渔夫们纷纷
长出鳍和鳃,与膳鱼为伍——这样的诗句,放在“自然和谐”的主题里,会是很精彩的诗句。在这里,并不符合“渔夫”所象征的人生经验和哲学。

万里晴空,鹤上云霄
谁在逝水中迎风高歌
秋日胜春朝......——
一只大鹏展翅。


当被拆散以后,这首诗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鱼鳞而已。
在屈原的《渔夫》里,渔夫并不单单是代表随波逐流的群体
还代表积极进取的乘势有作为的群体
因此,渔夫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物,和命运

屈然将自己和渔夫作为对比,高飚自己的理想,言明自己的志向
屈原,只是一种理想的象征——千百年来就是这样
但是,作为平常的人,处于现实之中
既要有高远的理想,高尚的品格
也要有“顺势推移”“随机应变”的现实工作和生活能力,出世哲学
理想到达现实的土地生根,毕竟要经过曲折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顺势推移”的思维,方法,和实践

[ 本帖最后由 哑榴 于 2011-12-3 11:31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哑哑的杀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支持一个,哑哑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芊芊下手好快,,抢偶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2-2 20:47 发表
哑哑的杀花


下手有点很那,杀了,还胆颤心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2-2 20:47 发表
先支持一个,哑哑辛苦!


这一刀,真的不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穗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花入各眼,有时有些诗,只等某个知音。

喜欢和不喜欢,各有原因。

你可以不认可它好,但未来,它未必不好。现在我就如此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说过,你若不知道这里面的典故,此诗对你来说,就是第一层的隔膜。
至于第二层的隔膜,那就是你的阅读习惯和喜好的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1-12-2 20:50 发表


这一刀,真的不忍心……

凭感觉穗子不会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不刻意,化这些典故,很自然,至少你和阳光,都没有看出来。而我写作此诗时的心境,毫无做作之态。

此诗——深圳欲望解读过,而且解读非常好。我只是做了后面的一些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林雨 于 2011-12-2 21:42 发表

凭感觉穗子不会介意。


关键是,他的刀子砍错了地方。

无论赞美和批评,都必须说到点子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2 21:44 发表


关键是,他的刀子砍错了地方。

无论赞美和批评,都必须说到点子上。

也许哑哑还没尝试到用典之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将否深圳欲望的解读帖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诗,最忌读表层。

读书,最忌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而我自己,解读别人的诗歌,总是不停地读,不停地思索,甚至牺牲掉自己的喜好,贴近作者。若发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一定会去弄明白去。这首诗歌,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

以前自己常说,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而现在的自己,却越来越认真、执著。不再像过去那样浮躁、贪多而不精。

古诗中,喜欢用典最多的是李商隐和李贺。而且用得巧妙无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