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11-21 20:47 发表 没有什么感觉 对口语诗,尤其是口水诗一直很反感,我不同意大姐的观点,口语诗不一定会成为诗歌主流,将来或者现在,如果主流了,我认为是时代的退化和时代的被稀释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11-11-21 21:27 发表 围观。。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1-11-21 22:52 发表 请先买门票,包间200,雅座150,长椅100,地板50。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1-21 23:34 发表 其实 这类型的诗 有很多 为何单独选她的 无非是她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可以加载很多东西的符号 可以加载口语诗 也可以加载口水 潜意识里,当我们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梨花体”,就回去敲门 我们小 ...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1 23:15 发表 逼割兄。呵呵你这些话,比我的那些更犀利。 阳光拿这两首诗歌的缘由,本意是喜欢,倒不是为了什么上纲上线的批判和揭露的。 可是有时一种好的愿望,会被大家的讨论和众人的喜好,偏离了原本的希望。不过,我觉 ...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1 13:45 发表 你是要讨论它的思想还是要讨论它的技术?赵丽华许多诗歌思想都很好,技术上有参差。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11-21 15:13 发表 很多时候读诗,我关注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合理性、用词的准确性和情感的把握性。口语诗也不乏很多动人的诗篇,这两篇不是她最好的。无论什么语言,我觉得恰当胜于一切。中诗是字的诗,是字的庄园。西诗是词的诗,词的庄 ...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1-21 23:06 发表 从上帝的诗 到人的诗 口语诗的出现是必然的,其淘汰也是必然的 反者,道之动。如此而已 只不过,波动的是有些大了 写诗,我觉得应该有一种长视角 每个人都有被人嘲笑,甚至被人诋毁的时候 不幸的是, ...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11-22 12:14 发表 对于诗歌,俺只关注它的呈现、语言、技巧、思想内涵及所能抵达至我内心的东西,俺从不关心它是否成名。 俺认为时代存在,那么诗歌的走向与探索,就永远不会停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