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赵丽华《细节决定爱情成败》《风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1-21 13:22 发表



她确实用智慧和诗意覆盖了生活。

我跟她有几面之交,感觉不是覆盖而是渗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1 13:36 发表

这样说容易得到认同,但你这样说的时候,别人也会一样说你——在诗歌报或某个地方的你,跟赵丽华是一样的。


没有关系,我有许多诗歌,本就是垃圾和这样瞬间的小聪慧。不值得一提。若有人批评,实在还是我的荣幸了。

本来也是事实,是事实,就不怕被人说。你我的认知不同,可以坦诚地说。我听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1 13:41 发表

这个诗我不会去论证的,看到了就看到了,看不到就是看不到。
梨花体很烂吗?
因为题目和内容,很契合,一首诗歌就不会很烂?


梨花体烂不烂,已经不需要我来说什么,而且,实在不该再去说。一首诗歌写出来,就独立于作者存在。别人如何说,都是可以的。不认可,也可以自我辩论,也可以沉默,各自喜欢。

一首题目和内容契合的诗歌,当然不烂。我有说过这诗烂吗?请柳鸣看清楚,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幸与不幸,有时都是口舌之争所放大的。
特别是那些名家。我不喜欢,去揪住什么,说别人的不好。

也不喜欢放大什么,去夸赞什么名气的高。

仅从文本看诗歌,若看错了,我会再看,错了可以探讨和纠正。从不会针对,诗歌之外的那些附加物。


再有,对于一首诗歌的看法,也仅仅是我的,大家尽可以不同意,反驳和批评。

我敞开心扉地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1 14:04 发表


没有关系,我有许多诗歌,本就是垃圾和这样瞬间的小聪慧。不值得一提。若有人批评,实在还是我的荣幸了。

本来也是事实,是事实,就不怕被人说。你我的认知不同,可以坦诚地说。我听着呢!

我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就诗歌论诗歌,一首诗歌是好是坏这样来说,不要延伸得太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1 14:08 发表


梨花体烂不烂,已经不需要我来说什么,而且,实在不该再去说。一首诗歌写出来,就独立于作者存在。别人如何说,都是可以的。不认可,也可以自我辩论,也可以沉默,各自喜欢。

一首题目和内容契合的诗歌,当然 ...

我只好再引用一次了: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1 13:21 发表
呵呵,好,期待柳鸣的反方论点。

先申明,没说这首诗歌很烂,如梨花体般。

因为题目和内容,很契合。

我是就你这个话来说的,不会有什么理解有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1 13:45 发表

你是要讨论它的思想还是要讨论它的技术?赵丽华许多诗歌思想都很好,技术上有参差。


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看过她的诗歌,喜欢过,自己赏析过。

我一直敬重她,只是她未必知晓。我对自己的许多诗歌前辈,都是十分尊敬的。但这些尊敬,不妨碍,我面对诗歌文本,诚实地说话。

而且我认同赵的许多诗歌,比如今诗坛,许多徒有虚名的狂妄之徒,要好得几倍。梨花体,不过是习作,一些人居心叵测的所为。这些我就不去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1 14:11 发表

我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就诗歌论诗歌,一首诗歌是好是坏这样来说,不要延伸得太远。


这个,认同。若我扯远了,是我的错,我可能误解了这里有阳光的本意。以为他是,拿着赵姐的这首诗歌,来让大家批斗的。

本来我和他的、你的出发点,并没有出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1 14:17 发表


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看过她的诗歌,喜欢过,自己赏析过。

我一直敬重她,只是她未必知晓。我对自己的许多诗歌前辈,都是十分尊敬的。但这些尊敬,不妨碍,我面对诗歌文本,诚实地说话。

而且我认同赵的 ...

你把梨花体理解成是别人对赵丽华诗歌的恶作剧习作,那你说的没错。名正言顺,正完名,就有了正常交流的前提。我理解的梨花体是跟赵丽华有关的,是赵丽华以《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为代表的一批口语短诗,诗句短、分行多是它的形式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1 14:28 发表

你把梨花体理解成是别人对赵丽华诗歌的恶作剧习作,那你说的没错。名正言顺,正完名,就有了正常交流的前提。我理解的梨花体是跟赵丽华有关的,是赵丽华以《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为代表的一批口语短诗,诗句短、分行 ...


这个前因后果,我06年底到08年期间,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我是知道的。我的许多老乡诗友,都和赵姐是好朋友,我第一次参加诗歌活动,就是赵姐此事件的一次公开澄清事实的诗会,好像是,我记得不太清楚了。对了是叶匡正邀请我去的,那时的我,和现在的我一样,都是一株野外的穗,我是莫名去到现场的,我人微言轻,只是安慰而已。。

所以我不会胡言乱语来涂黑什么的。她的那些口语尝试,有些不错,未来保留,有些的确可以扔到垃圾里去。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1 14: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的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语言,暂且叫它半口语吧。半口语,既有生活的鲜活、气息的自然、节奏的从容,又不失语言的陌生感。我认为这样的语言弹性很高、张力极大,叫人进入的快,并且个性十足。我承认,这种语言很难把握,需要对语言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因为,一个字所处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有可能相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读诗,我关注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合理性、用词的准确性和情感的把握性。口语诗也不乏很多动人的诗篇,这两篇不是她最好的。无论什么语言,我觉得恰当胜于一切。中诗是字的诗,是字的庄园。西诗是词的诗,词的庄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11-21 15:13 发表
很多时候读诗,我关注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合理性、用词的准确性和情感的把握性。口语诗也不乏很多动人的诗篇,这两篇不是她最好的。无论什么语言,我觉得恰当胜于一切。中诗是字的诗,是字的庄园。西诗是词的诗,词的庄 ...


认同。问好半块橡皮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放啊天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块橡皮擦 于 2011-11-21 15:07 发表
我喜欢的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语言,暂且叫它半口语吧。半口语,既有生活的鲜活、气息的自然、节奏的从容,又不失语言的陌生感。我认为这样的语言弹性很高、张力极大,叫人进入的快,并且个性十足。我承认, ...


如你所言,其实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口语进入诗歌,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只要不是随口喷出的快感口水,就不妨碍诗意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