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1-11-23 16:13 发表 我认为,有些诗歌是不需要解读的,不需要去明白什么,只需要明白语言大致塑造的氛围。我也认为,功夫在语言,趣味也在诗外,说者或许无意,看者或许有情。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1-23 16:18 发表 我们讨论的目的基本都不在诗歌的内涵上,这个内涵属于每个阅读者,无法统一。我们确实在讨论文字的方式,结构的方式。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3 16:20 发表 其实卷帘人,已经基本说出了这两首的诗歌内涵和能指了。 不过是在这些意义的基础上, 加加减减而已。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3 16:25 发表 读诗,要通过文字还原其情景或场景,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1-23 16:30 发表 我有时候会有一种很糊涂的想法,我觉得一种境的本身是很纯洁的,像我去黄山光明顶下来时遇见的一片枫树林,它在排云亭的边上,在那里我站立了很久,想了很久只有几句及其模糊的词闪现出来: 好漂亮的 像法 ...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1-23 16:31 发表 嗯,你这第一个,很有味道。如你自己的感觉一般,也就是“境”的自然呈现,和瞬间获取。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11-23 16:37 发表 另一贴俺说喜欢的那两个,就是这样的效果,就是俺说的“入境”感觉。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1-23 16:38 发表 胡思乱想是可以的,但在形诸笔端的时候,你要有所暗示,以便让别人察觉你在胡思乱想(并以此为乐、参与其中)而不至于信以为真(傻在那里)。 读诗和写诗是个方向相反的过程,所以你如果经常遇到黄山这样的情形,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