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897|回复: 80

也写一个《你从淡淡的夜色中走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从淡淡的夜色中走来
      文:柳鸣

正是秋天时候,路边的野菊黄的
夺目。伴着它们的小石子,小小的蜘蛛和
更加细小的蛛丝,有的隐藏
有的裸露。野菊的香气一直在缠绕着

“看不出什么时候结束”,九期楼已经开始
旅店客满,刍草失去最后的角落
你不紧不慢走过来,想要告诉我什么
夜色这样稀薄,这样稀薄却覆盖了所有的一切
发表于 2011-10-28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姑娘写的结尾总有悠远的感觉,淡然随意,又有涵盖的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朵拉姑娘的表扬,还是结得弱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柳姑娘。
我依然似懂非懂,诗这玩意儿,确实不是看出来的,是积累出来的。不过我不喜欢看书,此生无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色这样稀薄,这样稀薄却覆盖了所有的一切

结尾有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0-28 13:49 发表
问候柳姑娘。
我依然似懂非懂,诗这玩意儿,确实不是看出来的,是积累出来的。不过我不喜欢看书,此生无幸了。

随便读吧,没什么懂不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10-28 13:49 发表
夜色这样稀薄,这样稀薄却覆盖了所有的一切

结尾有回味

其实这两句也不太好,问好无涯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0-28 13:56 发表

随便读吧,没什么懂不懂的。

说心里话,当一知半解又想要费力去理解的时候,总感觉,为什么“大”的诗歌会如此隐晦、坚硬?好像念书的时候学的诗、词都琅琅上口,就算文言文,也有着鲜明的意境,于是陷入迷茫。
嗯,矛盾就这么产生的。
诗人(诗者)对于我等文化底蕴粗陋、对专业诗歌哲学思想毫无理解的读者,不屑一顾;
而我等读者无限沉溺在风花雪月、“爱上层楼”的诗歌当中,走动窜西却走不出自己的“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0-28 14:20 发表

说心里话,当一知半解又想要费力去理解的时候,总感觉,为什么“大”的诗歌会如此隐晦、坚硬?好像念书的时候学的诗、词都琅琅上口,就算文言文,也有着鲜明的意境,于是陷入迷茫。
嗯,矛盾就这么产生的。
诗人 ...

读的人多了,于是就朗朗上口了,也有可能。回过头去看,很清楚,也有可能。这样比较不是很准确,也有可能。
至于小大之辨,庄子在《逍遥游》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越来越讨厌“隐喻”了,它是诗人的,不是大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0-28 14:27 发表
我越来越讨厌“隐喻”了,它是诗人的,不是大众的。

有文化积淀或美学积淀的,有时不妨一用,但贪多就要不得。有积淀的“隐喻”(姑且用这个词)有理路可寻,有指向性,容易形成有效联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0-28 14:32 发表

有文化积淀或美学积淀的,有时不妨一用,但贪多就要不得。有积淀的“隐喻”(姑且用这个词)有理路可寻,有指向性,容易形成有效联想。

是的,隐喻不是一个坏的事物,绝对不是。但对于很多很多读者而言,它的出现总是带着艰涩的味道,让人望而却步。
现代诗歌写作手法的提升与广大群众(不只是限于论坛)理解、喜好的差异,存在着太多的矛盾,现代诗歌依然源于生活,却总回归不了生活。
柳姑娘、猪猪等广大诗人、学者们,任重而道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0-28 14:48 发表

是的,隐喻不是一个坏的事物,绝对不是。但对于很多很多读者而言,它的出现总是带着艰涩的味道,让人望而却步。
现代诗歌写作手法的提升与广大群众(不只是限于论坛)理解、喜好的差异,存在着太多的矛盾,现代诗 ...

我写字,遵循:辞达而已、适意而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先生其实是风格多样的。
这一首,算是中规中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0-28 17:33 发表
风先生其实是风格多样的。
这一首,算是中规中矩吧。

谢谢格格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