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10-21 13:26 发表 猪猪喜欢用“遗”字,目前,还没见过“遗产”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21 22:55 发表 猪猪再来读,还是一个慘字,不过在意涵上是很值得思考的,而就写作的技巧来说,用典的喻设相当得宜且巧妙,千朔推一个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1 10:41 发表 可是,遗稿?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21 23:06 发表 用典的喻设: 借替隐喻的毛病在于指向性过于明确,与象征走得太近的结果是,限制了诗歌在阅读中交流的空间,其发散性也不够,渲染力相对弱化了。 就这个文本而言,宿命和承担未来的勇气并行,是不需要更多的曲折 ...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21 23:27 发表 诗人心中的淑世情怀~ 诗人的担当在于发现,或者在于预见。 科学家的担当在于发现,或者在于预见。 唯有政治家。。。他们需要怎样的勇气呢?呵呵。大家都不好说吧。 正如《明天之后》电影里表现的,优越的美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