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634|回复: 19

幸福,在于等待和触摸(评读雪花的几首中秋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花的诗歌应该以前读过一些,仿佛是淡若春天的。印象深刻的有她的《九歌[纪念屈原]》,她在该诗序言中写到“春天即将结束,请不要误解我善良的初衷/这些偶得的句子,只借你做衣裳”。如此性情的写作当然离不开自身的灵性,和对待文字及人事的虔诚。结合她对中国古典元素有意识的吸收,构成了她的诗歌独特迷人的气息。这种气息的构建应该说是有目的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其中产生的意态美回旋在她与读者之间,形成一定的磁场。这样的写作方式一直是我欣赏的,这样的诗歌在口味上也许更能感动大众读者。
  有了这样的了解和先入为主的主观,再来看雪花的这几首有关中秋题材的诗歌,将会更好地帮助我进入她的写作情绪,并轻易打捞其中沉潜的感动和幸福。
  一、淡淡的愁肠结出小小的幸福。
  中秋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怀念的日子;年年中秋,“年年相似”也“即将不似”,在诗人的心里这是当然的。敏感不是诗人的专利,但是诗人的特点。
  面对一轮皓月,怀想那些“正在远离的亲人”和消逝的事物,作者是多愁善感的,“那些远去的,是蝴蝶;来临的,将是月满则亏”。如果任由这样怀想下去无疑会升起无边的愁绪,“夕阳渐入佳境,路方一半/有人归来,有人离去”,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疼。其实这些情景都是寻常状态,不管是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事物在发展,时间在往前推移,好在离愁都是可以克制的(也是你不多不少的离愁)。
  也许时间可以倒退着行走,在作者心里宁愿把时间收藏起来,想起某个章节就可以拿出来翻晒;以前是“平静而自足”的,现在当然也可以。不管怎样,在作者的心里,离去的亲人可以成为一缕烟火,这是一种关怀的承续,也是一种寄托的幸福出路。所以,“此时明月尚在”,它将照亮灵魂的归途(一直望着你来时的村庄),并且告诉我们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生命是一直在延续的,“一些种子,种在人间,或许,永远不会长大/你就是其中,最纯净的眼睛”。如此,时间还是前行的,愁绪渐渐被清理剥离,天上人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载体还是那轮明月。这样的情绪是多线性的,互相缠绕,螺旋向前推进,构成多维度的意态,蕴含有古典的美感。
  最后一节也许那个你就是作者本人,一个你的遁去,另一个你的复活,文字还是一如前面的感人。但在思维上给读者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个人感觉稍有画蛇添足的嫌疑。
  二、在分分合合的无常中沉潜幸福。
  只有在分分合合中,我们才会去用心体会自己与月亮的关系。有时月亮是我们的朋友,有时又是我们的亲人。这种寄托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家和情永远是埋伏在我们内心的死结。
  “我一直问月,问我关心的夜晚”,这样的夜晚肯定是想起某个人的夜晚,这一想念也许就是多年,以至作者有了“便华发不断”的感慨。因为怀念,所以感性。“一些无关的仪式,将月圆挡在千里之外”,距离的遥远,造成空间的阻隔,这种状况是作者不想接受但必须接受的,于是忧愁在此时划开了记忆中幸福的裂缝。
  “我的老槐树”或是童年的象征,由于时间一直在慢慢老去,童年的一切人事不会再回来,所以错过的是珍惜;还好“在午后的山坡上,菩提才刚刚长满果实”,“我”只要把握好现在的果实,又哪怕距离遥远呢?
  于是,在静思之后诗人由念想转为沉默。照常理往事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别人的隐喻,长在阳光布施的田野”,这或是一种启示,又或是悲观情绪的渲染,所以诗人会有“今生也许不是今生的”感叹,毕竟过去的日子并不是自己原来所想的。这里可以看出,在诗人的心里,情绪还是比较波动的,虽然想借助“阳光”等明亮的词语把自己从忧思中拔出来,但结果未必能如人愿。这样的心理是真实可信的,尤其是相对于女性。
  “我的风,生于荒野,有着难以驾奴的狂野”,也许诗人在性格上有着狂野的一面,但从文本上去推测,这只是自己的一种错觉。其实她一直把自己定位在旁观的角度,所以别人的秋天在她眼里是“丰富而多情”的。而在她的内心深处,也主观地希望今夜“无人可以入眠”;无疑这种心理不小心就泄露了她作为弱者的姿态,希望得到足够的安慰与同情,但她的那轮月亮未必就是别人眼里的月亮。
  所以在后面,诗人有了自己的说词“我说了不恨不嗔”,但今夜的明月毕竟还是不属于“我”的;与其说明月被其他物事所劫持,不如说是自己拱手相让。在这里,小女子的情节仍然很是明显,“事后,我一再追问其中的情节”,这或许就是明知故问吧?但明月还是那轮明月,它要圆就圆,并不因为某个人的未知而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只是人的意念。其实,被一个人想念是一种幸福,想念一个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在分分合合之后,再之后“我以为我们终于可以停下来,言辞寡淡/心明如镜”,这种想法多么一厢情愿。当然,也许这是作者此时真实的想法,毕竟距离遥远,毕竟时间在慢慢老去,毕竟早已“知道其间会有风浪”,毕竟此事古难全啊。此时此地,面对一轮皎皎明月,诗人最终下定决心与他或自己作出决裂(请谅解相爱时我们卑微的姿态),想来这一刻会有一种解脱与智慧的清明涌上心头吧,这或许就是一种沉潜的幸福?
  三、在彼此的依恋中慢慢打捞幸福。
  中秋活动期间,适逢秋若尘生日,第一时间读这首《虞美人》是在诗歌报挑战版,初读的感觉为之心动。再读,有扒开云雾见月华的灵光。最先打动我的当然是那个题记(终于,这个中秋,我的木鱼/有了欢喜的渗漏,那古旧的声声慢/一如许久不用的诗书,打开/都是唐宋闲适的夜雨),如此古典灵性的诗句足以看出雪花深藏其中的影子。可以感觉得到,这样的喜悦是来自内心的,它的强大与弥足珍贵不足以用文字赘述。这种金贵的友情令人羡慕,所以很受感动。
  一般来说,应景诗歌比较好写,但要写好却难。纵观雪花的这首《虞美人——中秋近若尘生日》,全篇谋在一个“情”字上,姊妹情与亲情相互缠绕,朋友情与隔世情相互纠结,或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彼此之间既有惺惺相惜,又有彼此遗憾的裂纹无意显山露水,也许作者是有孽情的意愿吧,哈。
  理清了这其中的“情”字,再来解读诗歌文本就相对容易了。开篇作者借用典故与伊人相谈宿命,既应景于月圆,又不着痕迹地借明月作彼此交流的载体,可谓颇具匠心。原本柳三变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比较悲催,这里作者巧妙淡化了联想中的悲情(设伏笔于月圆的彼岸),一个“伏”字和一个“圆”字,足以大面积地拉开场景,消融掉联想中悲情。“此后,我们谈起的风月,都是命定”,这种宿命的思维,似乎局限在隔世的关联中。这里暂且不去深究,继续往下读。
  “也许,你的纸船,及船上明灭不定的纸笺/还没湿透”,一切都是纸色的记忆,比较柔软,也比较飘忽,似乎是因为时间与距离遥远造成的感觉,这是比较主观虚蹈的。“那条河可能早已不在,你却说:爱上水”,原来是个水做的骨肉,没有湿透看来是难以湿透了。“我逗趣全因心疼,明了拍岸之时/你全身心碎若尘土”,这是怎样的怜惜,又是怎样的不忍不舍,难怪要“拿半生来思念”了。这里纠缠的“情”字似乎有点不清楚,或有隔世或是离空,或有怀念或是割舍,唯有她们彼此之间去默契了。接着往下读。
  “自古明镜般的女子,总会有伤痕”,世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遗恨成就缺失美。果不其然“在青花弥合处,不确定地经心路过”,这种主观上的浪漫唯美披着古典的霓裳,虽有伤痕,何足道哉。所以一切不明了的人事与沉浮,“皆因你如花开/简单的,早就准备了碎裂”,这是一种彼此看齐的态度,如此方能因接近而亲近。如果说宁可自我消弱而去迎合别人是一种高姿态,那么这种高姿态的沉降有病态的倾向,但不可否认其中蕴含的取舍需用足够的勇气,并且要有一颗真实虔诚的爱心。
  后面的两节进一步印证了彼此的情谊,这种情意并不是单方面的赠与,而是双方的信赖和彼此相互取暖。毕竟“我们”都是有闪光的,毕竟彼此之间的友情在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后是弥足珍贵的。
  “从那以后/在转弯时,我方多了一副平实的心肠/为你写诗,也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这样的结果是否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呢?这是否是情到深处的感觉?如果就此收尾,确实会有所遗憾,好在事实并不如此,作者继续叹息“原来,爱朋友与爱情人/一样,会乱了方寸”,原来如此啊,确实如此啊。爱的方式虽有不同,但爱的心境总是一样的,爱与情这两个字原本是不愿意分离的。这样的依恋是否可以似同一种沉淀的幸福呢?
  感谢雪花为我们写出如此美好的诗歌,很少写此类文字,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附雪花原诗如下:
【明月千里寄鸿毛】采桑子——中秋(给我正在远离的亲人)

请别恨月,恨此去经年,恨年年相似或即将不似

那些远去的,是蝴蝶;来临的,将是月满则亏
万物皆是,没有不是

夕阳渐入佳境,路方一半
有人归来,有人离去
你在歇息,抬头看着指路的木牌
不相干的悲情,如月方满
以及多年的老树,开始弯腰踱足,咳着沉默
也是你不多不少的离愁

翻开时间的文本,
这最后的烟火,平静而自足
哪一缕可以替你活在人世,
承受你不可以承受的尘土?

此时明月尚在,一直望着你来时的村庄
慢慢掩盖,生命的真相

一些种子,种在人间,或许,永远不会长大
你就是其中,最纯净的眼睛

我发誓:你曾经牵扯的字词
骨骼健在,萎遁的,只是衣裳
紧随的月影,是碎了的银饰
你则是没有出嫁的夭夭,
依然热爱春天的文字


【月在故乡,饼饼有礼】水调歌头——中秋(致我和我的亲人)

我信手拈来的词牌,
不足以表现这个中秋丰美的月华
我用力展翅,总逃不开分分合合的无常。
————辛卯年中秋

(一)
多少年来,
我一直在问月,问我关心的夜晚
酒至多放了些青梅,没有人搅动
便华发不断,
一些无关的仪式,将月圆挡在千里之外

(二)
我的老槐树,她今生可能已没有关山
我与她彼此错过,
在午后的山坡,菩提才刚刚长满果实
我上她下,与爱隔得如此遥远

(三)
这样的沉默,
让我很想关掉那些可以复制的文本
别人的隐喻,长在阳光布施的田野
我的措词,良莠不齐
无法长成优秀的稻穗
日子就这样过去,今生也许已不是今生

(四)
我的风,生于荒野,有着难以驾驭的狂野
有人舞之有人蹈之,
那些衣襟下的秋天
丰富而多情,正从高处一步步走下寒冷的祭坛
朱红的灯笼,从某天起关闭了它多情的门楣
咋寒还暖,无人可以入眠

(五)
我说了不恨不嗔
偶然而过的人群、花开,与潮汐暗通情怀
劫持了今晚的明月,
事后,我一再追问其中的情节
没有人向我表述,一个人与一场月圆的关联

(六)
我以为我们终于可以停下来,言词寡淡
心明如镜
知道其间会有的风浪,
也只是波纹而非客棹。
我总是语速极慢,悲喜不语,
其实是因为我无法说下去
此事古难全,请谅解相爱时我们卑微的姿态。



【明月千里寄鸿毛】虞美人——中秋近若尘生日 特贺

终于,这个中秋,我的木鱼
有了欢喜的渗露,那古旧的声声慢
一如许久不用的诗书,打开
都是唐宋闲适的夜雨
——题记

我相信,你定看过灞桥柳色
设伏笔于月圆的彼岸
所以,此后我们谈起的风月,都是命定

也许,你的纸船,及船上明灭不定的纸笺
还没湿透
那条河可能早已不在,你却说:爱上水
便包括此中的水草与羁绊
拿半生来不期而遇,拿半生来思念

我逗趣全因心疼,明了拍岸之时,
你全身心碎若尘土

自古明镜般的女子,总会有伤痕
在青花弥合处,不确定地经心路过

其实,我所看不明的尘世,因果以及人心
皆因你如花开,
简单的,早就准备了碎裂

比如你不紧不慢,青衣素服,给我递上秋天的文书
要我了解时间多么不易,藏匿了许多珍珠

比如我突然空茫,恍如离世
却接到你来自人世汹涌的暖风

从那以后
在转弯时,我方多了一副平实的心肠
为你写诗,也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原来,爱朋友与爱情人,
一样,会乱了方寸

[ 本帖最后由 小树苗 于 2011-10-3 22:18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杀花,忙完再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苗苗的这个评写得入心温情,我先替春天谢你一个。第一次读你的诗评,花了二十分钟细细地看下来,感觉苗苗有一双洞若明悉的眼,将春天的文字切割的均匀透彻,看的有七八分真呢,我也谢谢你,苗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苗苗,你解读的第三节,我收到博客了,留个记念,这一个因是写到我了,所以有不一样的感动在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的话,我只能看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苗苗,我来收了。并认真地看了一遍,写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透彻,起码是从一个读者或旁观者的角度,通过诗歌看见了我那七八分的生活与内心。真的很用心,再次感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是一组,叫《中秋词牌》,当时在诗苑,是分开来发的,因为版里设得有标题,因此,一些投了中秋稿,一些投了游戏,便被割裂了。下面我将这一组集中发在这里,以感谢苗苗的用心。
另,那段时间,刚好是我婆婆病重并逝去,其间又遇到若尘的生日,因此,这一组才会如此伤感。

◆中秋词牌

◎念奴娇——中秋(给我爱的人)

那么说清风不在已久,我数落手中的明月
直到海水退去,你站立于岸
酒意微熏
怪我,才来。

(一)
我所指的八月,画面微凉
合而为圆,分而为字词及断掉的纤维
我还小,那么虚无的小
存在于你的食指及琴弦
总想与你一起拨响什么,那什么啊
如今,在路上,老态龙钟,废弃了我们多少无辜的向往
我拿出花间之酒,你已不省人事
在人世,这么多微弱的光芒
为何,只在一念之间

(二)
轻扣你的柴扉,桂花已早于我来过这里
这个八月,它比我更持久地爱着活着的人们
爱着枯萎的村庄与河流
我知道,未及月圆,
我会一再失去,与你共用的母体
那山间的乌鸟,一声声重复着落花与流水
我拾得的美玉,业已冰冷

(三)
长河只是唐朝的长河,现在,它是乌有的画卷
我的山野,看不到儿时的清澈
那星子,昨天就已消失
连同我的八月,这么多温暖与金黄,生长着的羊群
如少年偶得的字句,丢失在路上
如今,我只收容冷风与落叶
看云霞退尽
难以将息

(四)
到处都是有关月的声响,避不开的离愁
有人用竹篙敲打水面
静静地唱小曲
每一年,都会滋生的虫子,在我的文字里
乐得其所
如果你还记得,请给我一轮明月
待明年,重新长好

◎采桑子——中秋(给我刚刚逝去的亲人)

请别恨月,恨此去经年,恨年年相似或即将不似

那些远去的,是蝴蝶;来临的,将是月满则亏
万物皆是,没有不是

夕阳渐入佳境,路方一半
有人归来,有人离去
你在歇息,抬头看着指路的木牌
不相干的悲情,如月方满
以及多年的老树,开始弯腰踱足,咳着沉默
也是你不多不少的离愁

翻开时间的文本,
这最后的烟火,平静而自足
哪一缕可以替你活在人世,
承受你不可以承受的尘土?

此时明月尚在,一直望着你来时的村庄
慢慢掩盖,生命的真相
呜呜咽咽的河水,吐露不出的悲伤
和我一样

一些种子,种在人间,或许,永远不会长大
你纯净的眼睛,果然如月

我发誓:你曾经牵扯的字词,骨骼尚在,
萎遁的,只是衣裳
紧随的月影,是碎了的银饰
你则是没有出嫁的夭夭,依然热爱春天的文字

◎虞美人——中秋近若尘生日 特贺

终于,这个中秋,我的木鱼
有了欢喜的渗露,那古旧的声声慢
一如许久不用的诗书,打开
都是唐宋闲适的夜雨
                     ——题记

我相信,你定看过灞桥柳色
设伏笔于月圆的彼岸
所以,此后我们谈起的风月,都是命定

也许,你的纸船,及船上明灭不定的纸笺
还没湿透
那条河可能早已不在,你却说:爱上水
便包括此中的水草与羁绊
拿半生来不期而遇,拿半生来思念

我逗趣全因心疼,明了拍岸之时,
你全身心碎若尘土

自古明镜般的女子,总会有伤痕
在青花弥合处,不确定地经心路过

其实,我所看不明的尘世,因果以及人心
皆因你如花开,
简单的,早就准备了碎裂

比如你不紧不慢,青衣素服,给我递上秋天的文书
要我了解时间多么不易,藏匿了许多珍珠

比如我突然空茫,恍如离世
却接到你来自人世汹涌的暖风

从那以后
在转弯时,我方多了一副平实的心肠
为你写诗,也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原来,爱朋友与爱情人,
一样,会乱了方寸

◎水调歌头——中秋

我信手拈来的词牌,
不足以表现这个中秋丰美的月华
我用力展翅,总逃不开分分合合的无常。
————辛卯年中秋

(一)
多少年来,
我一直在问月,问我关心的夜晚
酒至多放了些青梅,没有人搅动
便华发不断,
一些无关的仪式,将月圆挡在千里之外
(二)
我的老槐树,她今生可能已没有关山
我与她彼此错过,
在午后的山坡,菩提才刚刚长满果实
我上她下,与爱隔得如此遥远
(三)
这样的沉默,
让我很想关掉那些可以复制的文本
别人的隐喻,长在阳光布施的田野
我的措词,良莠不齐
无法长成优秀的稻穗
日子就这样过去,今生也许已不是今生
(四)
我的风,生于荒野,有着难以驾驭的狂野
有人舞之有人蹈之,
那些衣襟下的秋天
丰富而多情,正从高处一步步走下寒冷的祭坛
朱红的灯笼,从某天起关闭了它多情的门楣
咋寒还暖,无人可以入眠
(五)
我说了不恨不嗔
偶然而过的人群、花开,与潮汐暗通情怀
劫持了今晚的明月,
事后,我一再追问其中的情节
没有人向我表述,一个人与一场月圆的关联
(六)
我以为我们终于可以停下来,言词寡淡
心明如镜
知道其间会有的风浪,
也只是波纹而非客棹。
我总是语速极慢,悲喜不语,
其实是因为我无法说下去
此事古难全,请谅解相爱时我们卑微的姿态。

[ 本帖最后由 淡若春天 于 2011-10-4 12: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子就这样过去,今生也许已不是今生

这样的句子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1-10-4 12:47 发表
其实这是一组,叫《中秋词牌》,当时在诗苑,是分开来发的,因为版里设得有标题,因此,一些投了中秋稿,一些投了游戏,便被割裂了。下面我将这一组集中发在这里,以感谢苗苗的用心。
另,那段时间,刚好是我婆婆病 ...

O像呀,衣衣又被人认出了吧@_@,恩,记得想我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苗苗评的细致感性,读来随意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树苗的佳作,挂起来大家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3 22:24 发表
先杀花,忙完再来细读

俺喜欢杀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1-10-3 23:46 发表
苗苗的这个评写得入心温情,我先替春天谢你一个。第一次读你的诗评,花了二十分钟细细地看下来,感觉苗苗有一双洞若明悉的眼,将春天的文字切割的均匀透彻,看的有七八分真呢,我也谢谢你,苗苗。

这算不得诗评,只是赏读。问好若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1-10-3 23:53 发表
苗苗,你解读的第三节,我收到博客了,留个记念,这一个因是写到我了,所以有不一样的感动在心里。

嗯,为你们的友情喝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小钰 于 2011-10-4 11:10 发表
评的话,我只能看了,嘿嘿。

算不得评,是一种再学习。问好小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