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9-11 12:37 发表 和佩,这又是对那个图呢? 树上的鸟巢也是一片金黄,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那是鸟儿们流着汗水,用金枝黄叶筑成的新居。 父亲,我将在那里继续你一生的梦想,赶开那黑暗, 准备用铜鼓和礼炮,迎接那秋风中的神圣 ...
原帖由 情二郎 于 2011-9-11 14:22 发表 和兄弟,恕直言不讳偶——读后,觉有点点乱。。诗文够长,语言够长。 您最前面诗解的那段,钦佩。 再弄个短而有味的如何
原帖由 情二郎 于 2011-9-11 15:26 发表 嗯。暗夜里行路,确实不一样的体会,祝身体早日痊愈。 等你那首。预祝节日快乐。
原帖由 也许不懂你 于 2011-9-11 15:29 发表 好粘糊的感觉,,语句太密了,,感觉不是很好,,没有化开,,
原帖由 和佩 于 2011-9-11 16:02 发表 谢谢您的光临和点评,我们国家原先是桑叶形,现在是公鸡形,以长城为墙布局,展开想象,也许还算可以,只是,这题材太大,难写,也不容易为人理解,现实是有成绩,也有腐化不好的一面。夜里赶路,盼望光明,屋再高 ...
原帖由 情二郎 于 2011-9-11 16:23 发表 嗯。对现实的分析很入木。。 落实到诗歌中,无外乎是语言所创作出的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问题(我自然想到了艺术品) 这其实也关乎个人的能力问题(实事求是是这样)。。 然而,同样高水平的诗人,其不同时期的作品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11 19:44 发表 恩。我想这是第一个图吧。宏大的结构,深远的发散——聚拢于思乡的落点上。整体的构思不错的。我想说的是密集度的和承载的问题:布局中一些线索本身就有很大的承载内容,其厚度和深度足够了,因此可以从纵向削弱密度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