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446|回复: 43

■确实喜欢《邻女》,想听听大家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诗歌表达的是否为禁锢和贪婪。
理由:
1、诗歌的主体暗喻可能为乌龟被翻身(后的状态)和多吃糖(带来身体疾病)。
2、以上成立的话,则镜子这个物件的功能和敲天花板及墙的行为即是指向人们内心封闭和突围的焦虑。
3、烦躁、犹豫和习惯的心理状态的描写有“温水煮青蛙”的感觉。
4、见律师的说法提供了多重指向,其核心可能是指公正。
每人读诗歌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才是诗歌乃至所有艺术的迷人之处。这也正是写作者或者创作者激动人心的地方。
二、写作方法上各位有何感触
1、脱离于诗歌之外的叙述与参与式叙述的效果完全不同。
2、描写作为叙述延伸在这首诗歌中精彩之至。
3、为什么只有“呀,你家里镜子真多”才适合用引号框示。而其他的对白都没有。它的作用如何。

以上半梦半醒,期待讨论,挑战一下:)


从这里有阳光的帖子里搬过来余怒的原诗。
《邻女》
作者:余怒


照完了镜子,我的注意力
转移到了天花板,有人在楼上
将地板砖敲得咚咚响。
楼上住着一位傻姑娘,喜欢在晚上敲地板和四壁。
开门时,我发现她正站在门口。
她嚷道:“呀,你家里镜子真多。”我说这是免不了的,
夏天你烦躁吗?
那么我给你念一首诗吧:
    一只翻过身子的乌龟,
    今天吃了太多的糖。
她好像听懂了,站在门口犹豫着进不进来。
她挺丰满,汗津津的。她用手指头将
胸脯上的污垢搓成条,这似乎是个习惯。
她磨蹭了半天,最后说,下雨了,明天我还要跟律师见面。

[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11-9-2 17:48 编辑 ]
发表于 2011-9-2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想这么多,提起等方家进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人读诗歌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才是诗歌乃至所有艺术的迷人之处。这也正式写作者或者创作者激动人心的地方。

钟豬说得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钟猪有很多意见,我表示赞同。
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这两位主角都是有心理病症的,两人似乎都有神经质的意状,但对自己很自信,甚至是自恋,这也许是内心封闭和焦虑的病发症状。
关于镜子,我个人认为起到了多功能作用,直接表现就是“我”,很自恋。它印证了正面,反射了反面,也互相折射了不同切面,对空间和意态起了很大作用。
律师,这也是“她”神经质的表达,下雨了,和明天的事,跟现在,并无直接的联系。我想,是不是从侧面体现她话不着边的现场意识,然后结合她相对“低俗”的动作,与见律师这种相对“上层”的行为,产生尖锐矛盾和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晓钟的深度理解,更支持脱离文本之外的感悟,这是诗歌所具有的功能之一。

我的看法是,如果超文本来理解,或是作为阅读者意识自主放大,或是被诗人无意识的引导:

1、镜子:自恋、社会形象对人们的约束;
2、傻女:脱离社会或是对社会不解,或是被社会遗弃的人群
3、乌龟翻身:困境
4、糖:社会病
5、律师:沟通的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 13:38 发表
支持晓钟的深度理解,更支持脱离文本之外的感悟,这是诗歌所具有的功能之一。

我的看法是,如果超文本来理解,或是作为阅读者意识自主放大,或是被诗人无意识的引导:

1、镜子:自恋、社会形象对人们的约束;
...


来了!俺出门,回头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点回来吃饭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写作方法上各位有何感触
1、脱离于诗歌之外的叙述与参与式叙述的效果完全不同。
2、描写作为叙述延伸在这首诗歌中精彩之至。
3、为什么只有“呀,你家里镜子真多”才适合用引号框示。而其他的对白都没有。它的作用如何。

这几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帅帅猪,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是帅帅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9-2 13:13 发表
我没想这么多,提起等方家进来探讨。

厉害,,,小小树苗竟然可以提起一条猪。。。佩服哈~~~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9-2 13:15 发表
每人读诗歌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才是诗歌乃至所有艺术的迷人之处。这也正式写作者或者创作者激动人心的地方。

钟豬说得是

要你说邻居的那个傻女孩,你却盯着猪猪不放,,,猪肉虽然涨价也不至于美色都不要了吧?
孔子言:好色入好德啊,,,,。
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9-2 13:20 发表
晓钟猪有很多意见,我表示赞同。
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这两位主角都是有心理病症的,两人似乎都有神经质的意状,但对自己很自信,甚至是自恋,这也许是内心封闭和焦虑的病发症状。
关于镜子,我个人认为起到了多功 ...

没有谈到写法。。。。。

打欠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 13:38 发表
支持晓钟的深度理解,更支持脱离文本之外的感悟,这是诗歌所具有的功能之一。

我的看法是,如果超文本来理解,或是作为阅读者意识自主放大,或是被诗人无意识的引导:

1、镜子:自恋、社会形象对人们的约束;
...

我不认为是自恋,更多的认为是自省:)

你也回避了第二个问题。。。继续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9-2 13:40 发表


来了!俺出门,回头再来

试问卷帘人,回否?回否?应是猪肥阳光瘦!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片刻 于 2011-9-2 17:15 发表
二、写作方法上各位有何感触
1、脱离于诗歌之外的叙述与参与式叙述的效果完全不同。
2、描写作为叙述延伸在这首诗歌中精彩之至。
3、为什么只有“呀,你家里镜子真多”才适合用引号框示。而其他的对白都没有。它的 ...

要深入知道猪猪的全面帅况,须将猪猪的偶像雨儿找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4、见律师的说法提供了多重指向,其核心可能是指公正。

这条我认为指的不是公正,是对邻女现状的一个揭示。为什么要见律师?肯定是现状有些问题了。这也与前边的烦躁、犹豫、封闭等等契合了。算是前后呼应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