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 13:38 发表 支持晓钟的深度理解,更支持脱离文本之外的感悟,这是诗歌所具有的功能之一。 我的看法是,如果超文本来理解,或是作为阅读者意识自主放大,或是被诗人无意识的引导: 1、镜子:自恋、社会形象对人们的约束; ...
原帖由 小树苗 于 2011-9-2 13:13 发表 我没想这么多,提起等方家进来探讨。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9-2 13:15 发表 每人读诗歌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才是诗歌乃至所有艺术的迷人之处。这也正式写作者或者创作者激动人心的地方。 钟豬说得是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9-2 13:20 发表 晓钟猪有很多意见,我表示赞同。 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这两位主角都是有心理病症的,两人似乎都有神经质的意状,但对自己很自信,甚至是自恋,这也许是内心封闭和焦虑的病发症状。 关于镜子,我个人认为起到了多功 ...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9-2 13:40 发表 来了!俺出门,回头再来
原帖由 片刻 于 2011-9-2 17:15 发表 二、写作方法上各位有何感触 1、脱离于诗歌之外的叙述与参与式叙述的效果完全不同。 2、描写作为叙述延伸在这首诗歌中精彩之至。 3、为什么只有“呀,你家里镜子真多”才适合用引号框示。而其他的对白都没有。它的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