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23|回复: 7

感谢年微漾先生对拙作《房子》的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辞的本质:房子的装修或其他》


记得高中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听见语文老师讲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只有十个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个评价曾让我兴奋不已,随后我用了一学期的时间啃完《史记》,虽不甚了了,然受益匪浅。我在这里引用自己的事例,意在说明良好的修辞风格(哪怕只有十个字)是可以吸引人、感染人的。
什么是修辞?我并非文学理论家,我的专业也和文科相去甚远。但我在保持批判精神的同时尊重已有的且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为此,写下这篇文章之前,我专门查找了什么是“修辞”。资料上说:“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去掉句子的其他成分,我们可以看到修辞其实是一种活动,而这种活动如同一款宿主软件的插件,是和我们的写作过程并驾齐驱的。
先来读这首诗:





《房子》文/这里有阳光


行进在解放大道,我已经能够
摇响二十八楼的铃,打开一把独立的锁
与流浪签署一份辞退协议

我买的房子涨了四倍,为此我的四根肋骨紧紧拥抱
像祖母菜地的篱笆。哦,祖母,一群被赶进人类的狮子
在人类寻找羚羊,你的菜地,在另一个世界裂开

街道上的人群,企图把床和柜子塞进一个计划
他们指向一栋楼房,大声喘气,看着它向河边慢慢倒下
我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电影慢动作。他们
被拦截进泥浆,眼神是5000年的古迹
父亲当年用枪声告诉我,地主是敌人

电梯把我坠入一曲蹩脚的号角,它的速度大于我的理想
开门的声音,像二枚金币在碰撞,四面站满乞丐
我忽然听见CPI沙哑,建设部进一步缩小巢穴的空间
土地在价格的配方里发酵,“一楼到了”

大片的雨,整齐地站立在楼顶
解放大道的根须,蔓延进后退的天空
孩儿们要从墨尔本的亚拉河摆渡过来,我对门卫说
28楼808,他极像村里的二墩子






这是一首吐纳风云的诗,原因在于诗歌通过一个毫无质感的物质——房子,涵盖了几乎围绕在房子周围的与此相关的所有代表性的社会缩影。因此这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房子,也不是作者一家人的房子,而是一整个社会的房子。在扩展了视野并升华了主题之后,房子将留给我们思考,从中也反映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全诗共五段,且各有所指。第一段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与流浪签署一份辞退协议”表现作者对买到房子的自豪感和对之前流浪生活的自嘲,也为第二段的房价问题埋下伏笔。这一切如此自然,随后作者又接连用两个比喻——“四根肋骨紧紧拥抱”和“祖母菜地的篱笆”道破了当今社会的房奴现象和土地流失现象。而“狮子”和“羚羊”的意象又将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矛盾披露无余。
进入第三段,这时作者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街道上的人群”,曾经他和他们同病相怜,为了房子而努力,背着装有“床和柜子”的人生计划颠沛流离;如今却有如相隔在两个世界。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对他们表示出理解、同情和悲悯。
接着在第四段,这两种世界的碰撞继续升级。作者用“二枚金币在碰撞”借喻生活在电梯内外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一切的本质原因是什么?CPI,统筹建设,土地价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说破。
到了最后一段,作者运用了一个借喻。亚拉河是什么河?这并不是一条凭空捏造的河,也不是一条无心插柳的河。在墨尔本,亚拉河不仅是一条在地理上分割整座城市的河流,也是一条在行政和社会阶层上分割整座城市的河。因此,亚拉河是一个抽象的代称,象征着因为定居城市而引发的城镇户口现象。而最后一句说门卫“他极像村里的二墩子”,则再次体现了作者对底层社会的关注和同情。
作者胸襟广阔,颇具野心。在引入了这么多的社会现象之后,诗歌非但没有肆意罗列的嫌疑,也不曾带上枯燥无味的诟病,反而还显现出惊心动魄的光泽。一处处精彩的修辞有如不同的颜料,紧握在作者手中,并以作者的意识分配比例,最终粉刷出这一座气象万千的大房子。
精彩的诗歌需要推广,而推广的目的在于借鉴和学习。希望我粗鄙的牛刀和马勺,能将一头膘肥身健的黄牛,烹制成一道让人大快朵颐的菜肴。





                              ——     年微漾 2009年9月18日于福州鼓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祝年先生新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胸襟广阔,颇具野心。在引入了这么多的社会现象之后,诗歌非但没有肆意罗列的嫌疑,也不曾带上枯燥无味的诟病,反而还显现出惊心动魄的光泽。一处处精彩的修辞有如不同的颜料,紧握在作者手中,并以作者的意识分配比例,最终粉刷出这一座气象万千的大房子。”
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重,读不过来1
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写得好,赏析也写得好,推荐大家来读啊~~~~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0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诗和诗评!祝年先生新年好!老乡好久没来诗歌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