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342|回复: 48

读木木(木中巷)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一直想写一些关于读木木诗歌的感受,却不敢提笔,怕曲解了她诗中的美好。
这里用“美好”一词,不是因为她的诗与大多数女子诗歌一样,耽于轻灵唯美,而是给予观诗者一种来自心灵的撞击,碎成细屑后的星子,你抓也抓不住的,有层不出不穷的新意和惊喜。

我也知道,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进入得了木木的内心,因此,读这样的诗,写下一些零碎的感言,只是试图靠近,和学习。

木木的语言是特别的,诗歌是特别的,没有人能一句话概括出她诗歌的个性,这就象她诗歌的本身一样,一直在跳跃着行走,无人可以复制和重述。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一直在想她写诗时的状态,是不是均沉溺于某种情境中,使得她的诗歌充满了意识的流动,意外却亮眼。

阅读木木的诗歌,有时候是需要静止的,反观自己则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木木的诗则不停地观照外部与内心,不停地调换方向,让人在跌宕起伏的节奏中,各取所需。
我试着用一些范例来解析一下,来窥视她诗歌的个性。

一、
找一个恰当的入口,你想从这座城市醒来
最好,心原路返回。暖色调的留着一座城池的记忆
并非疲倦,有蓝色的句子沿着夏天奔跑
你身染重症,弄不清上苍意属为何
浮云其实已经凉了

你已无法把昨日的敲门声当作小鸟
假设这是已知,最接近的旧事对着一版陌生的广告牌
怀有越来越恍惚的好奇
你在52号公交车上,尾随灯火
其实就是一个念想的失却
——摘自《微型往事加工厂》

木木的诗歌,关注的点与大多数女性一样,是自身和自省。只是事件的触发不一样,她的视线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而是信手拈来,皆可成文,成为她入诗的对象。
比如这组《微型往事加工厂》的第一节,在进入诗的一瞬间,你就象随着诗人进入到一个奇幻的口子,并随着她视觉的转换,不断地跳跃,所有所见所闻,均是她渲染的对象。你也仿若“找一个恰当的入口”,却又像无法找到。其实,诗歌的线索就是诗人的心理空间,而不是即定的现实空间,只有真正进入到她诗歌的所说所想中,你才能感受和触摸到这条无形之线。

找一个恰当的入口,你想从这座城市醒来
最好,心原路返回。暖色调的留着一座城池的记忆
并非疲倦,有蓝色的句子沿着夏天奔跑
你身染重症,弄不清上苍意属为何
浮云其实已经凉了


“这座城市”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向征性的,是过去的,是未被忘却的,也可能是正在经历的,因此,诗人以她感性的语言,极力从理性的现实中跳出来,便就显出了一种复杂的折射,来回的拉动,使得句子生机盎然。诗人的挣扎,有“这座城市”的现实和记忆,还有美好的和伤痛(你身染重症),这多重的经历,正如所有人的人生一样,就在诗人平静的描述中,呈现。而一句“浮云其实已经凉了”,蕴含了多少世事沧桑?击中了多少观诗者的伤痕?我们不都一样吗,还没有弄清楚上苍的意属,就已经沧海桑田。

木木对诗歌的驾驶能力,对语言的操纵,相当的成熟与得体,与很多女诗人不同,她几乎没有多余的枝节,读她的诗,就象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每一个点都可以找到让你心驰神往的景色。

你已无法把昨日的敲门声当作小鸟
假设这是已知,最接近的旧事对着一版陌生的广告牌
怀有越来越恍惚的好奇
你在52号公交车上,尾随灯火
其实就是一个念想的失却


“敲门声”与“小鸟”,这样的联系非常有意思,一个善于创新的诗者,才可能有如此鲜活的比喻。
这个在城市中穿梭的女子,很容易让我想起电影《罗拉快跑》里的女主人公,罗拉是为了即定的命运,其实也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在奔跑,木木笔下的人物也仿若一个在不断寻找的人,在命运的城市里奔跑。她一会儿在城市的入口,一会儿面对一块陌生的广告牌不知所措,一会在公交车上尾随灯火。结尾一句“其实就是一个念想的失却”,也具备了罗拉影片中那种蝴蝶效应的表达,串起了后面的心理线索。看木木这组诗,你完全可以融入一种幻象,加入声光电的背景,便可以与她诗歌奇特的意象拥抱和交流了。

木木的诗,没有冷峻的语言,却有许多平静的思考,对生活,对人生,对现在和过去。
我爱上了这种表述方式,不是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却似一个下午茶的时间,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感觉,更能直击你心灵的要害。

我一直说“知人论诗”,可是我和木木也只是论坛上回贴的渊源,几乎没有私下的接触,但却从进入论坛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独特的“诗想者”。

二、
夜把52号公交车煮沸
你终于承认:
镜中的你和你一样认可这种说法
镜子老了,那里面住着一个小妖,唇红齿白
记忆如果不发生差错的话,从四面八方挤来的人流车流
一如无限的时间无限下去
假设这也是已知
茫然它未卜先知


这组诗的第二节,续接了上一个的手法,继续转换,从镜子里外的空间,到实际存在的时间,一句“镜子老了”,心酸而俏皮的小女人心情尽显。最有意思的是这一句
从四面八方挤来的人流车流
一如无限的时间无限下去
假设这也是已知
茫然它未卜先知”

这是一个有些深奥的哲理,被木木浅显化,尽管如此,要看得懂也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无限的时间无限的循环,就算是已被证明,但我们所要面对的,还是一片茫然。那么,茫然这种东西,是不是要比先知更具有先知的力量了呢?所以,最终,我们都还是回归到一切是空的状态!
哈哈,我也是瞎解,觉得这句话有可能是诗人的一时灵感之作,也有可能是理性的写作。总之,我很喜欢。一首诗成为观诗者喜欢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某些触及其内心的句子吧。毕竟,这样的句子,是诗人的心血,是她累积薄发的结果。

读木木的诗,会被一种特殊的音乐性所控制,会随着她一起在城市、森森、旷野甚至花朵上奔跑,随着音乐的起伏,一起流淌。
《毛诗序》里讲“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也就是诗歌音乐性的阐述。虽然新诗打破了韵律、平仄和节奏的严谨整饬,但也同样有其内在的音乐美。木木的诗把这种美发扬得极好,有抑有扬,收放自如。

三、

冬天的时候
你陷入休眠期
年青的风,从眼前,也从褐色的言辞中穿过
有来自心底巨大的回声
你管不着外面的花开与花落

应该有月亮,却不见月亮出来
狎呢的语气,使夜闹慌,迷惘流连
白天,太阳,玻璃,独见白色生黄
你在这个最繁华的十字路口
一阵又一阵惊悚

四、

或者,这是你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你喜欢给予语言生命
翻过一页一页的日子
“嗨,你们好,
这是最恰当的角度,
这是微型往事加工厂。”
就这样终结,或者序曲


如果说一、二节是以较强的电子乐为背景的话,这两节则变得舒缓而轻柔,因为,诗歌的节奏,实际上是以情绪转换为基准的。在这种情绪的流动中,诗人时而奔跑,时而驻足,时而迷惘,时而自省,在读这组诗的时候,我不由喟叹:那个女子,你手握着美好的年华,还在寻找着什么呢?
其实人人都一样,木木在刻画这种迷茫的时候,有一种独道的精彩,以第二人称的叙述,也仿如面对芸芸众生的亲切交谈,这种交谈,却注定变成一股细流,浸入人体的内核。
当然,也许这也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是我这个充满好奇的好事者观木木诗歌的感受。因为好多人在解读一首诗时,关于音乐性,总是不断地从字词句中找到对应的依据,但我更注重一首诗内心的感受,那种情绪的起伏,才是依据和诗歌的命脉。而这种起伏,在这组诗中,一直存在着,引导着我们向下走去。

说实话,我一直很拒绝解读,诗歌中无意识的东西太多,我们又不是神,怎能清晰透彻地看清楚呢?

只是,木木诗中那些平静却准确的句子总是吸引着我,这个女子,有着一双不同于我们的眼睛,懂得“一边是坚硬,一边是柔软/这往往是一个女人芬芳的理由”。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万水千山/鹅黄,黛绿,青紫,朱红/所有的空寂都化为/一株被时光磨砺的狗尾巴草”,看她的诗,更象在与她交谈,谈往事,谈生命,谈内心,谈希望,谈未来,此时我多想说我很了解她,可是我却对她一无所知。她只是在诗中真诚地交出自己:

“木巷在繁花之城,不是所有的视线都可以感知
超出知觉,到底哪般风景?
你到底是谁?我又是谁?
我们哑默在各自的冥想里
这个时候我们所爱的千山万水处在和谐的国度
巷子外的世界俨然异域
行走,是一种不断消失的幻觉
它也许就叫坚持”


她和所有的女人一样,面对生命和未知,有一种柔软的迷惑,也有一种柔软的坚持。心中充满了爱,从小我一直到大我的爱,虽然不断消失,也在不断地重整。
其实读到这里,你就能清楚地感知到,这组《微型往事加工厂》实际上就是一场生命的盛宴,虽然诗人还年轻,却以年轻的经历总结出许多生活本真的道理。

你拆开自己又缝合,便是触及心底的疼
不过是一把握不住的光阴
昨天偶尔提起,今天想来尤甚


谁说不是呢,生活便是不断重复地经历,直到把我们的内心打磨得更开阔,更为博大。因此,诗人才说:
到了终点,复又开始
庆幸,自己的羽毛那么白,那么轻

我也很庆幸,我们这群爱诗的人,在岁月的河流上周而复始地漂泊,但最后,羽毛都那么的白,那么轻,都还是原来的自己。
我不敢说木木有多么深刻,可是她每句话都能说到我的心里,触及我的柔软,在她的诗里,我们是一群没有壳的人,多么自在的一起呼吸和游动啊。

用清泉的汁滋养所有的欢喜”
“某阵风的翅膀上,安放着所有的沉浮”

这些想象,为什么都那么象一泓水,有力而温暖地包围着我们呢?

沿着岁月的行踪,晃动柔情
我还要说,冬天不冷,月亮在手中温着
如果你也来加工


如果我们一起来加工,我们的往事与过了一半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模样?我们会不会也与诗人一样,唏嘘之余,看到的都是柔情与温润,和手中那枚温着的月亮!那是月亮吗,明明是一壶阵年的酒,在“诗想”的巷子里迷漫出浓淡相宜的香味。

我没有把木木的这组诗一一解开,但读诗不是解码,许许多多的感受,最直接的还是来自于诗人的诗感和读诗者的诗感,过多的打开,反而失去了意义。

在读一首诗时,我更容易被某种我所喜欢的叙述方式所折服,我确定那是一种诗人营造的气场,因此,我想了想,还是给木木的诗歌下一个笼统的定义:
紧凑而温软,象一个智者在娓娓叙说;又象似流水,一直缓缓地行走,有湍急也有平静,只是因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下面,是她《微型往事加工厂》的全文:
一、
找一个恰当的入口,你想从这座城市醒来
最好,心原路返回。暖色调的留着一座城池的记忆
并非疲倦,有蓝色的句子沿着夏天奔跑
你身染重症,弄不清上苍意属为何
浮云其实已经凉了

你已无法把昨日的敲门声当作小鸟
假设这是已知,最接近的旧事对着一版陌生的广告牌
怀有越来越恍惚的好奇
你在52号公交车上,尾随灯火
其实就是一个念想的失却

二、
夜把52号公交车煮沸
你终于承认:
镜中的你和你一样认可这种说法
镜子老了,那里面住着一个小妖,唇红齿白
记忆如果不发生差错的话,从四面八方挤来的人流车流
一如无限的时间无限下去
假设这也是已知
茫然它未卜先知

三、
冬天的时候
你陷入休眠期
年青的风,从眼前,也从褐色的言辞中穿过
有来自心底巨大的回声
你管不着外面的花开与花落

应该有月亮,却不见月亮出来
狎呢的语气,使夜闹慌,迷惘流连
白天,太阳,玻璃,独见白色生黄
你在这个最繁华的十字路口
一阵又一阵惊悚

四、
或者,这是你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你喜欢给予语言生命
翻过一页一页的日子
“嗨,你们好,
这是最恰当的角度,
这是微型往事加工厂。”
就这样终结,或者序曲

五、
这个最繁华的路口,与你没什么关联
你曾经尽责职守,没有留下一瓣芬芳
一个人,在别人的城市,独自舞下去
心里某个地方狠狠地动了一下,又动一下
没有其它可供选择的答案,又总怀疑是不是自己
还是说:你站在过往,冷对火热的墙

你认识它,永远记得它。
一从摇曳的三叶草在你冥想中走来
一边是坚硬,一边是柔软
这往往是一个女人芬芳的理由
撩开一角湿润的绿荫
才产生近乎纯白的语言

六、
仿佛是悠忽之间的事
便只满足于这样安宁地坐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万水千山
鹅黄,黛绿,青紫,朱红
所有的空寂都化为
一株被时光磨砺的狗尾巴草
因为后知者的迟钝
它奔跑于未知的森林

七、
木巷在繁花之城,不是所有的视线都可以感知
超出知觉,到底哪般风景?
你到底是谁?我又是谁?
我们哑默在各自的冥想里
这个时候我们所爱的千山万水处在和谐的国度
巷子外的世界俨然异域
行走,是一种不断消失的幻觉
它也许就叫坚持

即便,浓缩成一滴泪水
落下也是最美的姿态
长空下,对逝去说起逝去
也就是生活还原生活
谁能打开影子的枷锁
我。生存

八、
猫有九命。我需要一场雪
燃烧蓝色的夜,在雪的背后
木围栏的星光守候远行的心
我们都需要一场雪,在世外祥云煮酒
远方,远方啊
为我们的灰烬焚香吧

一切在未进入之前已经了悟
有那么一会儿我眼花缭乱
你拆开自己又缝合,便是触及心底的疼
不过是一把握不住的光阴
昨天偶尔提起,今天想来尤甚

惊叹便打了折扣
象征性地指了几下
人人都是这样
自我推翻自我超越
而天地鸿蒙,混沌初开

九、
这个时候应该让措辞古香古色一些
其实我们需要的生活比想象简单
很多植物亿万年前就出生
大地在他们脚下挪移,生命在它们种子里
何时睡去,又何时孕育
似乎从来也没有发生过改变

近处,听者有心
喇叭花搬运着嗅觉
仿佛在等待一场无止尽的睡眠
目光永远是流动的,它们且歌且行
青春有时遮蔽了自己的想法
徐徐的剪影只不过因为眷念
到了终点,复又开始
庆幸,自己的羽毛那么白,那么轻

十、
用清泉的汁滋养所有的欢喜
我就要说到我的往事了
玻璃橱窗内,紫色的水晶未觉春草梦
这能不能作为一种存在?

不过是残留的体温
许多的指望也难免落空
但人总得义务承担并容忍无话可说
在云上?在云下?还是在
某阵风的翅膀上,安放着所有的沉浮

十一、
收敛起锋芒,一起听钟声
那些年我们让时间嫉妒
一笑醉了千年。此时
请不要叹息
风是打碎了月色
莲叶却驮着我们的想象

则眸子清澈,很多音符被绿色拥着走
他们说这就是奔跑
因此,仅作提醒
因此,只是强调

十二、
沿着岁月的行踪,晃动柔情
我还要说,冬天不冷,月亮在手中温着
如果你也来加工
被唤作孩子的我们拒绝沉默
句子倒置了,关于明天
你又知道什么?

我们的旅途可能会遇到荒原或急流
单纯的念想配合美好,无雪的冬天让呼吸去倾听
也许多年以后,还可以拥有另一种味道
暂,止笔。


[ 本帖最后由 淡若春天 于 2011-2-6 13: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侃了几句,不成熟的随感,谨以此文向挑战者所有的斑竹和诗友拜年!

请木木担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砍得真好。把我今年的几首,也砍砍吧,我需要柴来盖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偶像!谢谢带给我兔年又一欣喜!现在在路上,回去或明天再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抱抱春天,这一年我一直在练习,我想从练习中去发现什么,明晰什么…,也仍将继续,所以有时我让自己姿意或特意…这个微型往事加工厂是我有一天站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突然很想说些什么,所以分几次写的,中间就出现一些断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在催,回去再来回复!过年好,永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问好春天和木木

改日来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评诗的好功力啊,千朔先提亮,再慢慢滴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春天之评,是春天里最大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样,红包还没给洒家我呢,春天姐。言之入木。评诗当如此,以神交的方式,汇入诗歌的感知触点或渠道

[ 本帖最后由 守望炊烟 于 2011-2-5 20: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給力--------姐姐的,木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来,这个木木应该是木中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上所有的,拥抱大家,阳光斑的话提醒了我,平时叫木木惯了,忘了有人不知道木木就是巷子,嘻嘻,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评得真好!我也喜欢木的诗,不单单是诗歌语言的独特,在她诗中,如果没有用心去读,是很难捕捉住她那细腻而又敏感的诗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中巷是个女士,我以为会写得婉约,她却写得豪放;许多男士我以为会写得豪放,却偏偏婉约。在一个婉约过度甚至泛滥成灾的当今诗坛,木中巷是难能可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