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半遮面

周身都是痛(一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锐角之锐
———兼读半遮面的《周身都是痛》

     面面说,《周身都是痛》,这源于她亮出了诗歌的锋芒。她写下的一组《45°角》《35°以内》,或者《声之角》,不得不让我想起锐角,不得不用锐角之锐来概况她的诗歌特性。她的《重返三里屯》等一系列作品,尽管没有用上角度的标题,但无不折射出锐利的光。半只眼在点评精华榜里一些诗歌的时候,指出许多尽是“浮云”。我想,面面的诗歌,正是与之相反,是诗歌天空中的惊雷和闪电,是深入社会生活、精神内质的匕首。对面面的诗歌评读,欲望兄解读得已经非常好了。我极喜爱,却限于水平,不能完整的去解读。
     面面这组《周身都是痛》同样不乏深邃之美。既然讲的是周身,在第一、二首诗里,主要还是从作者自己本真的视角出发,来深剖包围自己的种种感悟(当然是对外在世界,而非个性情绪)。
    《中途》,“一辆大客车被迫行驶”,这是人生的客车,对大多数人而言,不想继续都不行,尽管要穿越“黑暗的隧道”,遇上灯黄(规则或者潜规则)、你、车轮和夜(依旧是黑),“唱最忧伤的歌”。在当下的社会,对于最普通的大众来说,所面临的一切,“俯拾即是”。“与生俱来的,在一点点逆转”,且“受伤于自己的刀尖”。这样的行程,还只是《中途》,也许,只有到人生的终点,才能说出“难言之隐”。面面的诗里,处处充斥着痛的忧虑,她痛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浮士德”,指责“你这可怜虫,永远把灵魂卖给了魔鬼”。这里,许是在自责,“三十七年”,保持着“沉寂的声音”,体现了诗人崇高的自省。
     《调色板上的画》,同样是一首内省的诗。不作深入的解读。不过,真的非常欣赏这里面的语言美。“星空的衣服,夜的领口”,在生活的调色板上,这是多么机智的语言。
     对面面的诗歌,我要说最为可贵的是,她始终把视角深入周围世界,尤其是用许多诗篇直接解剖(也就是欲望兄指出的现实性)。比如她早先写的《拆》,就是映射了当下“强拆”这种社会现状。再比如这一组里的《打渔税》,反映出渔民被税赋重压的现实(农村取消了农业税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打渔税,但面面至少是关注了这个曾经有过的政策,或者通过这个来,映射当下其它不合理的强权)。“把爱着的与被爱的, 诅咒的与被诅咒的/统统归于一类, 他们是生活的一根箭/不止是痛, 还有死亡的沉默”。这起句三行,以哲学般的经典诗句概况出社会的现实。“生活的一根箭”,直射我们的内心,使我们血气翻滚。接下的诗句,以询问一个“渔娘”(应该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娘)的角度,一句紧逼一句,“你要去哪儿寻找歇脚的地方”?关注关怀,体恤之情溢于言表。当“暗黄的霉菌”,“杂沓而来”,“你在隐忍什么”?可是,面对“霉菌”,处于弱势的渔娘,不隐忍,又能怎么样?所以的“机械动作”,“都难填补船舱的空洞”。可是,人毕竟还是有脾气的。伟人曾经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于是,也有过“厮打, 尖叫/烧章程, 骂逻辑,  捣毁潜规”。然后,最终,“在众神的目光里”,依旧是“逃遁”。 在无奈中,“当你沉下去, 触及的不止是一种囚禁/还有晚归的鸟, 等待一粒米”。为了生活中的最后一粒米,最终,不得不妥协。这就是当下。
     以上解读,纯属胡说八道。请面面见谅。格木说,要你走出生活。我想想,也对,也不对。你可以退出来远观一会儿,但不可丢掉你的长矛。锐角之锐是你,浮云之浮如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体而言,我覚得面面写作的思想与內容是非常的好,但三首的文字方向,都偏向散文化;所以,面面,妳自己覚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荻舞浔阳 于 2011-1-10 22:03 发表
锐角之锐
———兼读半遮面的《周身都是痛》

     面面说,《周身都是痛》,这源于她亮出了诗歌的锋芒。她写下的一组《45°角》《35°以内》,或者《声之角》,不得不让我想起锐角,不得不用锐角之锐来概况她的诗 ...

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一地 于 2011-1-10 22:41 发表
推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10 23:29 发表
整体而言,我覚得面面写作的思想与內容是非常的好,但三首的文字方向,都偏向散文化;所以,面面,妳自己覚得呢~

我想说,不同意你的看法, 但是你说出来了, 就是我的问题, 我在去磨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了一下, 阳光和千朔的帖子, 也许就是旁观者清, 容我再整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面这一组仍是带着很强的生活气息。
一些生活中的痛在笔端“挣扎”,加个引号吧,嘿嘿~
第一个结尾很锋利 ,就是前半节,
个人更喜欢第二个的语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11 05:52 发表

我想说,不同意你的看法, 但是你说出来了, 就是我的问题, 我在去磨磨

面面,提出来只是一個參考,如果妳覚得不恰当或不适合,就別放在心上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11 06:23 发表
想了一下, 阳光和千朔的帖子, 也许就是旁观者清, 容我再整理自己




不必介意,审视角度不同,会有些不同的看法,所有看法都是参考,我自己这么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10 23:29 发表
整体而言,我覚得面面写作的思想与內容是非常的好,但三首的文字方向,都偏向散文化;所以,面面,妳自己覚得呢~

去打针之前先来初读一遍,其实之前已经读过。千朔指出的这一点其实倒真的应该引起面面的深入思考。这种“散文化”在我看来是语言的密集度太大了。在疏朗和跳跃性上如果再加强些就好了,我回来再好好读,非常有味的诗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11 08:44 发表
面面这一组仍是带着很强的生活气息。
一些生活中的痛在笔端“挣扎”,加个引号吧,嘿嘿~
第一个结尾很锋利 ,就是前半节,
个人更喜欢第二个的语感。

恩,恩, 好的,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11 09:17 发表

面面,提出来只是一個參考,如果妳覚得不恰当或不适合,就別放在心上哦~问好

也不绝对, 你让我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11 09:24 发表




不必介意,审视角度不同,会有些不同的看法,所有看法都是参考,我自己这么看的

呵呵, 哪有这么小气, 你们说出来, 肯定是有道理的, 只是自己还没觉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格木 于 2011-1-11 11:10 发表

去打针之前先来初读一遍,其实之前已经读过。千朔指出的这一点其实倒真的应该引起面面的深入思考。这种“散文化”在我看来是语言的密集度太大了。在疏朗和跳跃性上如果再加强些就好了,我回来再好好读,非常有味的 ...

心意心领了,赶紧去打针吧, 好点再说, 也不急于一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