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伐木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0-12-22 11:06 发表

嗯,这个我不存疑义的。
我是对原来的两个摇摆的度不太确认。



恩,这里是比较难表达的,我会再想想的,最近我一直在研究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0-12-22 11:11 发表
还有点印像~
这个修改版,干脆朗洁空间跨度极大,也是你现在的主流性。
其实我觉得你的实验诗也很好。
像刘局长,爷爷那几个 ,也是别样的风彩。:)



你不说,我都忘记了呢,下次拿来改改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八月秋水 于 2010-12-22 11:28 发表



摇摆森林、转动他的头颅这两个动作写神了。从诗中看出,这是两人拉着大锯在伐木,一拉一推锯的动作很自然带动了树冠的轻微摇晃,同时,两人的身体特别是的头颅,也必定随推拉的幅度而转动。所以,这两句其实就 ...



谢谢秋水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再读一遍

就像那个打太极拳的,推然后收在推然后回转,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明白。和旋前加三还是用和弦比较好,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的一首。问好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回声与一枚落叶
同时转动他的头颅
------很形象哦, 我仿佛看见伐木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12-21 21:23 发表



恩,能给你这样的状态感我很开心~~

有时候就那么坐着,静对一片森林,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不用言语,沉默,沉默,本身也是一种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桑间濮上 于 2010-12-23 16:06 发表
呵呵…………再读一遍

就像那个打太极拳的,推然后收在推然后回转,呵呵



恩,是想建立气场和稳健的线索逻辑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余好 于 2010-12-23 16:23 发表
没看明白。和旋前加三还是用和弦比较好,商量



恩,和弦中有:
大三
小三
属七和减七和弦

这个可能是太专业了些,我小时候是学钢琴的,我特喜欢和弦哈~~

问候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0-12-23 16:35 发表
理性的一首。问好阳光:))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0-12-24 06:24 发表
一个回声与一枚落叶
同时转动他的头颅
------很形象哦, 我仿佛看见伐木人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夏季在等待那枚叶子
从拉琴人的头颅上飘落,他们猜测
伐木人将在黎明锯开狭长的海岸
——————结尾很有穿透力,给人遐想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兄这首,诗句的流动感很强,而且读来的节奏非常好,意象的象徵感夠准确,且让读者容易拓开想象力,我推个重亮 支持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5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伐木的声音很响————起笔下文,是拉琴人的感觉
拉琴人闭着眼睛继续摇摆森林
一个回声与一枚落叶
同时转动他的头颅————这三句,呈上文,依旧是拉琴人的感觉与回忆。

河流呼啸越过,人群向四野散去————很有立体画面,应该是伐木倒木的瞬间印象。
他们躲进石窟
睡衣,门把,妻子在三和旋里渐渐聚拢————应该是摄取的伐木人的某一生活片段

整个夏季在等待那枚叶子————一种盼念
从拉琴人的头颅上飘落,——————可能是拉琴给予音乐的想象,所以会从他“头颅上飘落”
他们猜测
伐木人将在黎明锯开狭长的海岸——————结尾意境豁然开阔,突显艺术张力。海岸,这里象征漫长等待的思念之地。
    好了,先解读至此,才终于明白,阳光似乎仍旧是写的一种恋思。
    这里奇诡的地方在于:谁在恋思谁呢?伐木为何与拉琴人粘上关系?
    应该写的是一个女子对恋人的思慕之情,但这里并没有一个“她”字;思慕的对象如果实指的话,应该是一位伐木工人;虚指的话————也就是象征意义所指的话,应该是具有伐木意蕴指代的那种成熟的很有才干的男性。
     那么,拉琴人与伐木人以及怀春的女子,形成了如何的逻辑关系与关联呢?这就让人实在纳闷?众多的物事和意象,在以伐木人为主题的材料选择中,为何要以拉琴人为线索,并贯穿始终?
     因为拉琴人的琴声会勾起人的回忆与联想————也许的可能,怀春女子的男友也会拉琴,或有过如此方面的记忆储存,或者琴丝的物感联想触发与伐木的类似感觉,总之,这里都没有做交代,只有依靠读者去联想与发挥。
    这首诗的高超之处,我认为就是抒情主体的隐伏。这种情况很奇险而绝。似乎也只有阳光敢冒这个险(有惊无险),也只有阳光会写这种诗。
   拙见,不当,望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