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145|回复: 98

整理并关注讨论话题:我们应该写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日下午北京时间六点半,由陶小牛先生最先提出该话题,随后得到阳光总管、千朔版主的支持和众多诗友的响应,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活动一直持续到本月25日,其间因为另有笔赛等活动,虽是断断续续进行,但结果尚觉圆满。
    这不是教科书上的材料,也不是一家之言,而是采集现实的新鲜的东西,笔者觉得弥足珍贵,遂整理之,以飨读者。


  
                         一、诗歌的承载与揭示

       陶小牛(11月1日18点37分):当前,社会上面临着一些坏的东西,人格的丧失、人性的分裂、道德的败坏,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一个爱好诗歌的人,更应该写一些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生活中一些美好的友情、爱情、亲情,努力用文字这种载本去唤醒一些良知、本真,让人积极,让人向上。诗是具有意义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句子,再好,再有技巧,只能叫做玩物,而不能叫做诗。
     阳光(11月1日18点55分):你说的这些我都支持,但我个人认为,诗歌应该是广角的在歌颂美唤醒真情的同时,要揭示某些坏现象的本质,因此我一直认为,诗歌有揭示的功能。
   陶小牛:是这样的。你可以这样想,揭示某些坏现象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唤醒————也就是你说某件事不对,那么它的反面就是对。
   阳光:我写诗歌有2个目的:           
    1、表达我(仅仅是我)对事物的看法,用独特的角度,或许是很自私的看法,我并不顾及别人怎么想。
    2、最大限度地去发挥文字的魔力,魔术般的组合以及最高的承载。
    陶小牛:没有意义的诗,它会成玩物。我们必须尊重诗。
点评:  
      1、陶小牛强调的是诗歌具有的承载功能:写真善美、揭示丑恶坏,唤醒良知、本真,这就是他认为诗歌必须有意义;这是继承了孔子关于“兴观群怨”与“思无邪”之说,很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强调了诗歌的社会作用。
    2、阳光强调的诗歌揭示功能,不仅指对现实、历史的揭示,也指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从而表达诗人自己对事对物的一种看法,实际也是强调诗歌的一种承载功能。
    3、陶小牛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现实的教化功能;而阳光则重于诗歌的本质功能。仅是侧重点不一样。
    4、对生活的揭示方面,钓鱼斋主很自觉,很多作品具有讽刺意义,值得关注。


                           二、强调诗歌的现实性

         深圳欲望:诗具有时代性的,当前我们应该写什么?诗具有时代性的,当前我们应该写诗歌。问好。回答完毕。一定正确。比以上任何签案都正确。
      廖孚嘉: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下层疾苦,是诗歌历史的一个很好的传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批古代优秀诗人都能做到,而当今为何不能,而很多人还在唱赞歌,继承了浮夸风吟唱的几十年传统。这点上,我真佩服徐乡愁的“垃圾诗”,用大便来鞭笞讽刺现实,虽然不可取,但显示了他的勇气。
     陶小牛:今天读到:“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诗歌正是最好的给心灵抚慰的艺术。”
       堰鹤:关键是我们能写什么?写的水平如何?这个是了解时代需要什么,我们能不能提供的这样一个双向选择!
     大环境决定小环境,自古使然;上层建筑的一声吼,胜过无数的低头沉思。改革开放的目的似乎针对精神文明的少,而是寄希望于物质文明的高强之后来带动精神文明的大发展,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也是长久的趋势,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决定思想流向。只是时代大背景。针对小我的存在,如何顺应和感召大的潮流,不为眼前暂时的歌舞所左右,才是诗人的思索。当下忙于赚钱的人们需要什么精神产品?能消化哪些?是要解释才能被理解的诗歌,是要口水般的不能回味的诗歌,是要歌功颂德的,是要针砭时弊的,是要引导未来的,等等,选择什么,这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诗人们自己准备好了吗?我们写的不要总是被当做笑柄,不要总需要一大堆的密码解锁器来诠释诗歌的“难度”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主题,看似很简单,其次又很难。个见,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一缕悠香(11月25日):起初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很爽!•后来俺想不能这样写,没劲!再后来就想,不再写伤感的文字了!没劲!自已伤心,别人看也难过!没劲!现在俺反思了一下,要写点让心灵有小小震撼的!与众不同的!有点意思!那些带有感伤的文字,加进一些反思,我想会提升一个高度的,有点意思!
下个时刻起,俺想写点关注社会的,弱视群体的,起到积极作用的,有点意思!
点评:
        1、悠香现在的观点是,写作要“关注社会的,弱视群体的,起到积极作用”,实际是强调诗歌创作的现实意义。
    2、悠香的观点是很有变化的,从自由派到感伤派,到揭示派,再到现实派,这种变化其实很有代表性,反映了诗人不断追求、探索的心理历程。历史上无论中外很多诗人跋涉的脚步无不如此。
    3、强调诗歌的现实性,也是笔者很重要的一个写作理念。因此,我的诗歌写作,很喜欢对时代背景场面的描写,希望以巧妙的笔触描绘当代的生活与文化,并通过独特的构思来达到漫画式的讽刺效果。但我的笔调却是冷峻的,浪漫的、忧悒的。
     4、诗歌的现实性,实际也具有诗歌的揭示性、承载性,但还有讽刺性、悲剧性。因为生活与人生本来就是悲剧性的。
    5、深圳欲望其实也很巧妙地回答了写作的目的性,那就是注意诗人的时代背景和诗歌的时代性。
    6、陶小牛提出的“关爱生命,热爱生活”,本质也是关注现实。
    7、堰鹤提出了写作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选择的观点————贴近时代主题,看似很简单,其次又很难————选择什么,这很重要。
   8、笔者认为,选择比写作本身重要。歌功颂德写一辈子的诗歌,还不如李绅的一首锄禾日当午有价值。

               
                三、自由的主观抒情
  
        亚拉河:不是时代的也可以写,我喜欢,很多事情和时代无关。
      赵家大少爷:同意楼上的,今天阳光不错,与时代无关
     ZLG:在荒凉的原野竖起井架;在结痂的疤痕上扎出血来。
     荆无涯:乐在其中。很赞同。对于诗歌不必刻意去承担责任,喜欢就好。
     郁郁香芷:郁郁写诗也喜欢随心所欲,何必局限于某种题材,或出于某个目的呢————想写就写,天马行空的多好。
     有人强调要关注现实题材,一切从生活中发生的事或感悟出发,但如果一味秉承这种观念,诗歌的路也会越走越窄,因为你会觉得,可以让你写出情绪,写出感慨的现实,给予你的太少了
不反对做梦,不反对缠绕的梦呓————只要不深陷其中,偶尔写写梦境,也是不错的。
     阳光:恩,我们其实没什么感慨,最感慨和感动的仅仅是我们自己。支持!
     堰鹤:关键是诗歌已经失去了广场基地,换言之,无人读诗歌的境地是何其凄凉!诗歌圈内说诗歌有点孤芳自赏了。
     我也是这种状态,喜欢天马行空,写美好的爱情,写感动的事实,也写记忆深刻的东西,对于现实的一些邪恶的东西(暂时这么认为),写有什么用吗?除非造成自己的心里负担和给他人的负担!因为文化,尤其诗歌目前处于弱势,弱势群体的言论也许被别人反方向理解,那也许不是写诗者的初衷!
     和谐,看似很中立的提法,背后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也许不是我们能理解到的,国家能提出这个口号,肯定是经过很多智商和智慧远远在我们之上的一群人,一大群人集思广益的结果,似乎不是专职王朝下“焚书坑儒”般的一己之私!
     阳光:恩,我们其实没什么感慨,最感慨和感动的仅仅是我们自己。支持!
     繁华尽暮:想咋写就咋写,网络论坛嘛,写得再多,久不上来空了不是?写得再好也只为一个心情。
     堰鹤:你的名字包含很多风霜,你对待文字的态度也也一样,没有激情。
     阳光:恩,诗歌确实需要激情,但有时候冷静的揭示会更有意义
     木中巷:还没认真的想过。写的时候我很快乐,我愿意,如此而已。至于写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平。而且也会随着时间阅历改变。
     阳光:恩,在精神和思想上,给我最大自由的就是诗歌啦。
     亚拉河:我只想写我想写的,我不想写的我写不来。
      亚拉索:关注现实,也关注自己的内心。
     赵家大少爷:感动最重要。
     靖子(11月25日):我有一首诗歌也许能说明什么:我心里有一种弱/比如一簇春草钻出墙角/暮春以后/一瓣又一瓣的桃花凋零/月光如银/流水似金/小小蚂蚁/执着地扛着它们的粮食/母亲的笑孩子的眸/还有故事里的人物/或者一个大团圆结局/诸如此类/我用一个词
概括自己的状况:情不自禁。
    凉风(11月3日):
     诗和其他文学类别比较,注定是更加私密和自我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她站的太高,不须用社会责任和道德水准去衡量。因为一个有良知的诗者,绝不会堕落到惨不忍睹的境地。
当今诗的状态,毕竟是小资型的,脆弱而敏感。这种筑泥于潮流之外的小舍,别指望她有包罗天地的气势和能量。
    那我们写点什麽呢?
   1、写点小情绪,譬如苦闷时的茫然,伤情时的泪水,乡间的小路和老房子
   2、写点人世的悲欢离合,写点世事的艰难,还有入梦的怀想
   总之,诗是自由的,有灵智,也有愚钝。
    点评:   
      1、以上看出,他们的写作都很注重诗歌的自由创作与随感抒发,强调灵感和激情,并寻求的是一种洒脱与快乐,不拘时限物限;
    2、实际上,他们是有意或无意继承了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代表的明代公安派和清代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说”, 其核心都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3、在这方面,我所了解的代容、堰鹤、郁郁香芷、木中巷、石菩提、茜然,很有代表性。现在又涌现出来了不少的新人:亚拉河、靖子等,值得关注。
    河那岸才女千朔的诗歌较多元化,但本质上也应该划入这个范畴。可惜她平常批注时有关的写作观点,我一时没有找到。
    4、最有意思的是凉风,他应该是自由派当中的“自我派”,他更强调诗歌的自我与隐私,很重视梦境。他的诗很值得一读。
    5、以上观点是本论坛最具有代表性的。



                      四、本土意识的回归   

       陶小牛:我觉得“翻译”这个词很好玩,以前有翻译古诗、外语诗,现在又多了种翻译,翻译中国现代诗。当诗需要专业人士来解读的时候,诗就应该不存在了,死了会更好。
堰鹤:不知道诗歌在国外的情形,不过,我看外国诗歌真的不是很优秀,绝不是盲目排斥他们!
      也许外国的诗歌在整篇诗歌的精神营造上值得我们去学习,但论道诗歌语言以及诗歌的意象等,还是汉语诗歌更有前景,只是目前的诗歌良莠不齐,影响了整体诗歌给人的印象,同时也缺乏真正努力写诗歌的诗人————可能现实也不允许,毕竟生活还要继续,靠诗歌养活不了家人甚至自己!
     努力提高诗歌语言的精炼和包容力,以时代主题精神来展示出来,无论是赞颂,还是批判,我都看好!
    钓雪斋主:新诗是泊来品,无论形式和内容,到现在还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转。有使命的诗人,要写出自己的东西来,让人家来步你的后尘。
    阳光:我们的软实力是中国灿烂的文化,但必须剔除封建的成分。
    陶小牛:我欣赏马新朝的观点:“这是我人生观的体现。人不能太于狂妄,虚妄,人要回到大地上,诗也要回到大地上。大地才是所有生命寄存的地方,它是一个实在,是及物。回到大地,就是回到平民和平民意识,回到生命的根部,存在的根部,并爱它们,用诗抚摸它们。回到大地,并不拒绝想象,李白的想象力仍然有效。因为即使一棵小草,一个垂死的人,也会做梦。世界上几乎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对低处的抚摸。即是庙堂高官,只要有平民意识,同样能写出低处的诗。我问过一位美国诗人,如今的美国诗坛哪位诗人最受关注,她说是米沃什,而米沃什的诗,就在低处。虽然它的诗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那些想象力像风筝的绳子终归都握在大地的手中。
     我们现在的一些诗人,读西方的书多,却消化得不好,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概念和各种主义的理解上。这些概念主义最后成了绳子,把自己捆死了,人也变得萎缩不堪,精神能量减少了,怕这怕那。诗者,如果没有一颗大的爱心或悲悯之心,人立不起来,心中无光,仅靠技巧怎么能行。他们可能一时会写出几首好诗来,但最终会败下来。”
      堰鹤: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血液,老是啃老本,注定是越啃越少。
      点评:   
       1、本土意识的回归,也就是写作的本土化,杨兴昌和陶小牛做的最好,他们的诗很注意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但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意蕴蕴藉,隽永耐读。堰鹤的很多意象,也很本土化,尤其是最近写的“红颜体”郁郁香芷这首,很多意象都很本土化,建议大家去读读。
    2、堰鹤提出“外国诗歌真的不是很优秀”,足见勇气和胆量,但也指出了中国当今诗坛之弊诟,很多人盲目崇拜外国诗歌。要知道外国诗歌的象征与意境,都是从中国引进的。庞德作为象征派的鼻祖,他就是读中国诗歌受到启发而形成了自己学说实践的。所以,笔者很佩服堰鹤的胆量与自信。
    3、堰鹤同时提出了要创新,与时俱进。
     
            
     
                      五、诗歌的悲剧美  

         薛省堂:我写诗歌是为了记录成长经历和一个家庭的悲剧美,同时影射这个社会,透达自己的多愁善感。
    点评:   
    1、这方面参与讨论的人不多。但薛省堂绝对是一个很有代表性和个性的诗人。他的观念很直率。他的很多诗歌都与他过去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在农村长大,对故乡一直抱有深厚的感情。他说他很喜欢他过去的忧郁和苍白的面容。他的目的也主要是,记录成长经历和一个家庭的悲剧美。
    2、这种文学理念在西方很盛行,其创作理念源自哲学家叔本华,他认为人生是可悲的,是宿命的。从局部看,命运也有悲剧性的。笔者也一直很推崇这种创作理念,并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悲剧美,诗歌也如此。
    3、在悲剧性的揭示方面,代容是很有代表性的,她善于揭示现代生活的爱情悲剧美。可惜这次没有她的发言。


   
    廖孚嘉:大家继续探讨,我到时整理一下。
    阳光:支持加加的想法
    廖孚嘉(11月16日)
    我一直没有忘记要将这个议题整理出来,因我承诺过,所以我要在覆盖很深的诗稿里找到它。现在诗友们都似乎为短诗赛事所淡忘了。在大家忙绿之余,别忘了还是进来喝杯咖啡,聊聊“我们究竟写什么”的话题。这个话题,还有待探讨和深化————特别欢迎新来的朋友,进来坐坐,发表你们的高见,留下你们的足印。
     廖孚嘉(11月25日凌晨):
     我马上要整理出来了,为更丰富些,望大家多参与,尤其是还没有参与的“诗哥诗妹”们。
     以上感谢参与的版主与诗友,特别感谢小牛对论题的提出,感谢堰鹤的热情参与,让这次讨论更成功。很多没有参加的诗友只感到遗憾。但愿这篇拙稿能记住大家跋涉的履迹和声音。有不当之处,望提出并致歉。
                                                                   2010年11月25日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0-11-25 16: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算完成了自己许诺的一件心愿。所以,当稿子贴上去,感到很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孚嘉辛苦,挂起来继续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可阅读性

诗歌只要写出来就是读者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也不是专家的。诗人是自己作品的解释者,甚至可能是最权威的解释者,但不可能是垄断者。诗的存在之没有衰亡,正是因为我们还可以说话,还可以阅读、聆听,还可以自由的想象……
如果有一天我写的诗可以让乡野村妇、可以让少年顽童都能看懂的话,那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不用知道我是谁,只要看懂那些诗就行,嘿嘿。
看诗经那些诗歌流传了千年,还在一直传颂,但我们又有谁知道它们的作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廖孚嘉 于 2010-11-25 16:45 发表
又算完成了自己许诺的一件心愿。所以,当稿子贴上去,感到很轻松。


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着顺畅!这就是传说中的讨论加点评,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来得及参与前面话题讨论的版主、诗友,请在此继续讨论。就贴在后面。我将继续整理、补充与完善。
  谢谢大家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谢过容容、阳光、悠香、之莘给予我这么快的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总结得很好!
但楼主对我的那两句话的归类与我的原意有所出入哦~
我的意思是:
在荒凉的原野竖起井架——发掘本质(在本质的面前,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荒凉的原野);
在结痂的疤痕上扎出血来——激醒麻木(现实生活在人们的熟视无睹下,很多现象都是与我们的追求走向相反的,诗歌应该揭去结痂的伤疤,还原存在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迟到的回复【我们该写什么】

刚才进入这里,才看到孚嘉老师的短消息。算是迟到,确实抱歉。各位诗哥诗妹原谅。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对可以值得探究与关注的诗歌话题。诗歌走到今天的地步,走到
如此苍凉的地步,到底写些什么?才能挽救这仅仅剩下的精神食粮。才能让我们自身的诗歌走得更远。让我们泱泱华夏的文化继续传承或者突破。我们必须得好好想想了。
前些天在天涯看到了一个叫砖妹儿写的诗歌,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我也找不到诗歌的灵魂所在了。 ■■
  ■蒲团上的妩媚娘——我的小三生活
  
  1.
  蒲草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蒲团
  胯下生香
  
  2.
  我是妩媚娘
  我坐在蒲团上
  我一面想着怎样忘掉男人
  一面又把男人想
  
  3.
  秀色若可餐
  媚娘何甜甜
  郎戏媚娘前
  郎戏媚娘后
  郎戏媚娘左
  郎戏媚娘右
  郎戏媚娘中
  
  4.
  菩萨啊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你曾经化身美妓
  凡有来客
  无不接纳
  而一切男子
  与你交接之后
  欲心顿歇
  菩萨啊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你什么时候
  变个和尚
  拯救小女子一下下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

面对这样的诗歌 我真的一时间找不方向了。当然她是可以说她是真性情,但是这样的东西也无法排除哗众取宠,诗歌的品味在哪里?低级趣味还是媚俗文化?我不知道,但是我也很想知道。所以我觉得我进入诗歌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也许是我进入的时间较晚,这些或许已经见怪不怪。可是对于诗歌本身的成长我们要从什么地方去寻找?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写什么诗歌的看法
很多人说诗歌是个人的思想和舞蹈。我承认。但是作为一个漂泊者,一个打工仔,一个农民工的多重身份,我想我的写作观念紧紧抓住了现实生活的核心,更加坚定的凸显了生活的直白,所有我有时候在写作中常常直抒胸臆,我知道虽然苍白,但是更加贴近了现实。歌颂或者更加朦胧的状态我常常很牵强去写,这往往让我觉得生硬。
其实说了半天都不知自己在说什么
我觉得我们写诗歌应该更关注民生 更关注底层的生活,摒弃无病呻吟。画饼充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一下,真的每一篇回应都有看啊,只是我怎庅都沒留话呢~真是晕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0-11-25 19:14 发表
先顶一下,真的每一篇回应都有看啊,只是我怎庅都沒留话呢~真是晕呀~

——————千千就写写有关论题的东西留在下面。我找了很多地方,没有找到有关你批注关于论题的话题。期待中。

[ 本帖最后由 廖孚嘉 于 2010-11-25 20: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文才 于 2010-11-25 19:08 发表
刚才进入这里,才看到孚嘉老师的短消息。算是迟到,确实抱歉。各位诗哥诗妹原谅。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绝对可以值得探究与关注的诗歌话题。诗歌走到今天的地步,走到
如此苍凉的地步,到底写些什么?才能挽救这仅仅 ...

——————谢谢文才的支持,待后面内容多些,我将添加在上文内容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11-25 18:54 发表
嗯,总结得很好!
但楼主对我的那两句话的归类与我的原意有所出入哦~
我的意思是:
在荒凉的原野竖起井架——发掘本质(在本质的面前,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荒凉的原野);
在结痂的疤痕上扎出血来——激醒麻木(现 ...

————好的,我重新把你归类。望你不惜笔墨,再添加些内容在下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8: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